濃油赤醬的五花肉、金黃嫩滑的雞蛋羹、湯白軟糯的黃豆豬蹄湯再加上一大盆個大飽滿的餛飩,光是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
    原本張大妮還想再搭配個蔬菜,但看著已經過于豐富的食材,還是決定節省點。
    對此沈清清也沒意見,這頓飯已經足夠滿足他的口腹之欲。
    都是自家人,也沒那麼多講究。
    等著宋大成動了筷,眾人才紛紛抬起筷子開始吃飯。每道菜都真材實料,吃的眾人滿嘴流油十分滿足。
    自家人吃飯,沈清清也不拘著要求食不言寢不語,就一個要求嘴里吃完才能說話,不能含著飯菜講話。
    也正因此,從開始到結束,張大妮收到全家人贊不絕口的夸贊,老臉上的笑意就沒有停下過。
    這樣的氛圍,張大妮甚是喜歡,就是不吃肉她都開心。
    一頓飯讓眾人徹底把剛才的糟心事甩到腦後,樂呵呵的該干啥干啥去。
    就這樣在熟悉又陌生的環境下,一家人緩緩地找回了當初生活的節奏,偶爾有相熟的軍嫂也會過來坐坐,日子眼看著一天比一天好。
    為了不讓宋大成和張大妮起疑心,也為了更好地適應適應以後的生活。她們即將去的是偏遠的海島,生活環境和狀態遠比不上如今的部隊,宋豐業的身份關注他們家的人只會越來越多,容不得半點紕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沈清清決定以後吃食這塊全憑公公婆婆做主,隔段時間吃頓好的就行了。
    雖說一開始孩子們都有些不適應,除了雞蛋和偶爾炒菜的臘肉片、肉絲,基本上再也見不著大魚大肉。
    沈清清原以為他們會有情緒,可沒想到一點點都沒有,每天依舊吃的心滿意足,這也讓沈清清很欣慰。
    不過張大妮和宋豐美的手藝好,看著普通的菜系,雖說清淡了些,但是味道很好,再配上家里各種大米、面食換著來,想不好吃都難。
    經過小半個月的休整,屋子被收拾的整整齊齊,草棚里各種東西堆得滿滿當當,院子里敞亮起來,角落的地上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為了鍛煉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也是避免老人過于勞累。
    如今早起、傍晚的澆水工作都由孩子們配合完成,大孩子負責來回挑水,小的拿著各種工具一點一點澆地,宋大成和張大妮負責指導和監工。
    沈清清每每看到他們一家人聚在菜地前,勞作後洋溢著笑容的臉,就由衷的開心。
    家從來不是由一個、兩個人撐起來的,它需要所有的家庭成員一起努力,人多力量大。只有懂得家人的辛苦,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那樣家才有家該有的樣子。
    歲月靜好的生活讓沈清清迷戀,可晚上躺炕上哄完孩子,寂靜中時不時會記掛和擔憂遠方的宋豐業。
    宋豐業離開已經半個月,至今還未收到他的平安信,沈清清心里說一點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她也知道,這個年代沒有迅猛的高科技,更沒有隨時可以聯習的手機,一切都是最原始的慢節奏。
    喜歡穿書七零︰撩漢養娃逍遙自在請大家收藏︰()穿書七零︰撩漢養娃逍遙自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