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春,外面的積雪也終于日漸消退,眼看著孩子們的寒假也要結束了,這就意味著北方一年一度的貓冬時間即將過去。
    可能是知道宋大成、張大妮即將離去,這幾天就連一向在家待不住的娃娃們,都不約而同的窩在家里。
    看著一大家子人,張大妮大手一揮決定走之前再做一次豆腐。年前做的那些除了自家留的,都被大院兒里相熟的換走了。
    別的不說,就說張大妮這做豆腐的手藝,只要吃過就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
    宋豐美雖說從小看著、也自己會做,但是手藝火候對比下,總還是差那麼一點點。
    黃豆是昨晚就泡上了,這會兒就是研磨。
    劉紅梅一如往常的串門︰“噢喲,嬸子、三美你們這是做豆腐呢?”
    三美笑著回了聲︰“劉姐來啦。”
    張大妮看到也是熱情的招呼︰“對啊,這不是準備回家了。做點豆腐,等會兒做好你也拿幾塊回去,家里也多道菜。”
    “那感覺好,嬸子這手藝比供銷社買的還好吃,我可不跟您老客氣啦!”劉紅梅爽氣答道︰“剛好我也沒啥事,給嬸子搭把手,順便也偷學一手,回頭我回去自個做做試試。”
    這話張大妮愛听,鄉下人啥都自己學著做,沒啥藏著掖著的。手藝好被人夸,那就是對她們的最高贊譽。
    “我叔呢?怎麼沒見著?”
    張大妮頭都沒抬回道︰“在屋里看孩子呢,清清剛喂完,這會兒放我們屋里正睡著呢。
    我們這活他也幫不上忙,還不如讓他看孩子呢。”
    這話說得宋豐美低著頭偷笑,自家老爹在外面說一不二,可在家就是被娘各種嫌棄的主。
    劉紅梅陪著笑了笑,也沒再細問,有眼力界的接過張大妮手里的活,幫著放豆子。
    張大妮也沒逞強,畢竟她這年紀大了,長時間干活確實吃不消。
    有了劉紅梅的幫忙,宋豐美研磨的速度明顯快了不少,三個人邊干活邊聊天,時間都過得快了不少。
    研磨好的豆漿用干淨的紗布過濾掉豆渣,擠干水分後當然不可能扔掉,晚點做個豆渣餅也是極其美味的。
    下面就是慢工出細活的煮豆漿環節,小火慢煮,隨時攪拌防止黏鍋。等豆漿煮開後再煮58分鐘,把豆漿里面的豆腥味徹底煮透。
    張大妮舀了五碗豆漿出來加糖拌勻,冬日的暖豆漿一碗下去通體舒暢。
    讓三美給清清和宋大成各送了一碗過去,剩下的她們三個一人一碗。
    下面就是做豆腐最關鍵的步驟,豆腐能不能成、好不好吃的關鍵︰點鹵。
    張大妮拿著一早準備好的鹵水,等豆漿溫度降到八十度左右的時候,才開始均勻緩慢的一滴一滴加入鹵水,宋豐美要做的就是不停的順著一個方向攪拌。
    用量、頻率都是經驗之談,張大妮看著豆漿開始慢慢顯現出絮狀物基本就成了。
    因為要制作老豆腐,所以張大妮又繼續加了些鹵水。然後要做的事就是等,等豆漿與鹵水充分融合沉澱。
    最後一步要做的就是把豆腐花用紗布過濾出來裹好,放置到清水盆中,壓上重物等待成型。
    喜歡穿書七零︰撩漢養娃逍遙自在請大家收藏︰()穿書七零︰撩漢養娃逍遙自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