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攬天下權!
西境儒州
子城望春樓,風雅亭
鄭臨淵二人一邊品茶,一邊相互印證劍道心得。
鄭臨淵輕抿了口茶水說道
“老徐,你說我那道劍意真的有別人說的那麼強嗎?”
徐長風聞言,點頭又搖頭,開口道
“很強,其鋒銳程度此生罕見,但我始終認為劍意不勝人志,就比如現在的你,連那道劍意十之一二都沒發揮出來。”
鄭臨淵也沒有絲毫不悅,只是嘆息一聲,開口道
“是呀,劍意不勝人志,說的真好。”
鄭臨淵感慨一句後,頓了頓,繼續道
“老徐,你說我什麼時候能徹底掌控這道劍意,將其演化為劍神天道?”
徐長風這次沉默良久,不知在思索什麼,直到杯中茶水漸涼後,才開口道
“鄭兄,你的那把劍可謂天下第一神器,你的劍意也能排進舉世前三,甚至位列第一也有可能。”
鄭臨淵不明白徐長風想表達什麼,開口道
“這不是很好嗎,難道還有問題不成?”
徐長風稍微整理了一下剛才所思的脈絡,神色鄭重的對鄭臨淵開口道
“鄭兄,雖然強強聯合是好事,但太過強盛會導致過猶不及,尤其是你現今劍武雙修,一但失去平衡,就會導致你武道前路斷絕。”
鄭臨淵臉色微變,再想到自己的兩道真意,微微有些發慌。
徐長風沒有理會鄭臨淵的神色,繼續將自己的見解講給其听
“武道唯一,劍道唯一,任何體系最終登臨天上者,無一人雙修。”
鄭臨淵有些不解,開口問道
“那君生呢,他不是早就可以登天了嗎?”
徐長風搖了搖頭,開口皆是道
“君先生,由佛轉道再轉儒,最後由武入神,是不假。
不過你可別忘了,他是學一門丟一門,哪怕在武神之境,將三教學問重新撿起過,但想要登天還是需要四選其一。”
鄭臨淵心境微微有些震顫,畢竟兩道真意都是寶貝,手心手背都是肉,棄不舍,丟不得。
徐長風繼續說道
“我師父曾經說過,若是想要雙修登天,等于一人獨佔兩片天,要麼丟棄一個,要麼就是雙修皆強,強到能同時躋身兩片天。”
鄭臨淵目光恢復神采,世間最可怕的不是前路坎坷,而是根本無路,既然現今路在眼前,管他寬窄如何,盡管走下去便是,不就是同時躋身兩片天地嘛,用風哥的話來說,管他格老子的,斬開便是。
徐長風看著鄭臨淵的意氣風發,微微愣神,心中不解,若是常人此時恐怕已經開始思索取舍了,但鄭兄怎麼還興奮起來了。
就在兩人各自陷入沉思之時,房門咯吱一聲被打開。
一只玉足先映入眼簾,潔白如玉,上面掛著幾只鈴鐺隨風搖曳。
緊接著便是混入無瑕的小腿,只是看到此處,便令人遐想紛紛。
徐長風面色漲紅,不是說聖人道理嗎,這是什麼情況,但無人理會徐長風內心所想。
終于,玉腿玉足的主人徹底出現在兩人眼前。
看著眼前人,徐長風兩人陷入呆滯,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領著兩人來這風雅亭的青衫女子。
此時的青衫女子褪去青衫,換上一身琉璃緊身裙,將其身材淋灕盡致的展現在兩人面前。
鄭臨淵回過神後,搖頭失笑。
徐長風也是看了鄭臨淵一眼,笑了起來。
女子俏皮的聲音在房中響起
“公子看看,小女子現今身材有個幾分?”
鄭臨淵站起身,抱拳行了一禮,開口道
“剛剛是小子孟浪了,如姑娘這般仙子人物,怎能用分數評價呢。”
但那女子不依不饒,目光灼灼的看著鄭臨淵,繼續開口問道
“請公子評分。”
鄭臨淵一怔,看來不說是不能行了呀,便伸手比了一個九的手勢。
身著琉璃緊身裙的女子見到鄭臨淵比出的手勢,向前一步,兩團波濤直接壓在鄭臨淵身上,把鄭臨淵壓的重新坐下。
女子繼續向前逼迫,就在要再次撞到鄭臨淵身上之時,盯著其雙眸,開口道
“現在呢?”
鄭臨淵雖然一開始被波濤撞的一愣,但現在早已回神,笑著開口道
“小姑娘,絨毛還未褪去,就不要學那勾欄老手可好,不然你現在臉紅的樣子,真讓那些鶯花感覺到丟臉。”
女子本就泛紅的臉頰,此刻紅的宛如牡丹,白了鄭臨淵一眼,站起身來。
鄭臨淵也端正坐好,開口道
“小姑娘,你此時值九點五分。”
女子一愣,隨後,嘴角上揚,坐到徐長風兩人之間,自顧自的倒了杯茶,喝了起來。
鄭臨淵與徐長風對視一眼後,皆是啞然失笑。
女子見兩人發笑,微微有些惱怒,開口道
“今日就由我來陪兩位公子論聖人道理,若是兩位公子不願,換人就是,何必笑我。”
起身便要離開。
鄭臨淵擺了擺手,急忙道
“沒有不滿意,只是剛剛想起開心的事。”
徐長風急忙隨著鄭臨淵的話,點了點頭。
女子將信將疑的重新坐下。
鄭臨淵為其再倒滿茶水,並說道
“姑娘,現在可以告訴我們,你的名字了吧。”
琉璃女子檀口輕啟,吐出三字
“未長央”
鄭臨淵聲音沉了沉,問道
“長夜未央,為何會叫這麼一個名字?”
未長央面色黯然,沒有言語。
鄭臨淵見狀也不多問,畢竟人家叫什麼是人家的事。
徐長風看氣氛沉寂下來,便開口對未長央說道
“長央姑娘,不如談一談這本書吧。”
說罷,徐長風將身邊桌子上的\”教化\”一書推到未長央眼前。
未長央掩嘴輕笑,開口道
“這書,子城學子都翻爛了,還有什麼好談論的?”
鄭臨淵聞言,眼神中閃過一抹詫異,他是萬萬沒想到,老爺子口中棄如敝履的書籍,竟有如此廣的流傳度,畢竟子城學子可是四海八荒皆有,若是他們都讀過此書,那就離天下人皆知不遠了。
未長央將書籍翻開,輕聲開口讀起其中內容
“天道有理,萬物循環,書生自有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