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瘋娘別怕,好日子在後頭!
“娘,三嬸,這牛要養哪里,家里沒有多的地方養牛了。”
“師傅們在坡邊上搭了個屋子專門放牲口的,白日要用他們拉料,咱們把它趕到那處去,跟師傅們說一聲就行了。”
三人經過吳氏家門時將褥子卸了下來放在了堂屋,馮氏跟孩子們這才知道她們回了,正準備問情況,就見周瓊跟吳氏什麼也沒有說就急急忙忙又出門了。
“你娘她們這是干啥去?”馮氏看向小樹,幾個孩子則是圍著新買的被子問個不停。
“奶奶,咱家得了一輛牛車,娘她們要給它騰地方呢。”
看牲口的師傅見她們要臨時放牲口,二話沒說就給她們騰了位置,還讓她們放心,說都看著在。
“弟妹,你要不要去看看三弟。”
周瓊的一句話把吳氏整害羞了,“老夫老妻的有啥好看的,他這會兒肯定睡下了,明早我再過來。”
二人一回屋就被馮氏跟幾個孩子圍住了。
“我听小樹說你們在路上遇到人口販子呢,到底什麼情況。”
“馮嬸子,我們都已經平安回來了,您還有什麼好擔心的,不過這個事兒可精彩了,還是二嫂厲害,找人把人販子一鍋端了,最後官府還獎勵了二嫂一輛牛車呢。”
吳氏坐在火邊給她們講得繪聲繪色,精彩的時候引得孩子們陣陣驚呼,孩子們不相信的時候就跟一旁的小樹求證,小樹只不住的點頭。
“這回你們二嬸說要教小樹功夫,得寶,娘可是跟你二嬸說了,讓你跟著一起學,你可千萬別淘氣,不然小心娘揍你。”
“娘,我也要學,我也要打壞人。”桂寶一听不甘示弱。
“我也要學!”小苗忙附和。
蘭花看了看眾人,又看向周瓊,“二嬸,我,我也想學。”
“我也是。”望弟聲音弱弱的請求。
“你們兩個丫頭片子湊什麼熱鬧,你二嬸哪有那麼多的閑功夫去帶你們。”
周瓊見兩人默默低下了頭,不認同的拍了吳氏一把,“弟妹,誰說丫頭不能學,我自己就是丫頭長成的,我不是學的好好的,如今都要帶徒弟了。”
她笑著看向二人,“別管你娘說的,要學咱們肯定是一起學的,等那頭房子做好了我理個時間出來,到時候再通知你們。”
孩子們都很高興,她們對二嬸是既歡喜又崇拜,因為這個二嬸,她們之前穿了棉衣如今又有了棉被,真是太好了。
“沒想到出個門這樣的危險,這次若不是阿瓊有能耐,怕是有去無回了。”
“可不是,我當時的心都是砰砰跳差點就要跳出嗓子眼兒了,看守的那兩人都拿著大刀架旁邊呢,結果您猜怎麼著,其中一個人的刀還被二嫂給奪了,就只是架子嚇人而已。”
幾個孩子听了跟著在一旁“哈哈”笑了起來。
“你們這趟出門銀子掙夠了沒有?”這是馮氏最關心的。
“娘,差不多夠了,今日都二十九了,房子做了有大半個月我都沒顧上,後頭我不出去了,一直等房子做好了再安排其它。”
“是應該留一留的,今日師傅還找了我,問我們做不做院牆,這房子眼看著沒幾日就要完工了,若是做院牆,他們還得提前去訂磚漿。”
“那我明日去給師傅答復。”
“我這兩天怕也不走了,他爹沒空,明日就三十,我得聯系人殺豬,後頭有空我就趕車跑一趟趙家村,順便給人家的布送過去,就是有一點,我這算賬不太利索,不知道成不成?”
“沒事,你不是不會,只是要花些時間,不著急,若是我得空,我就跟你一起去。”
大家說著說著又開始聊起了棉被,一說到棉被吳氏便嘆起了價格,“上回才450文一斤,這次直接是620文一斤,一床被子就恨不得貴了一兩,早知道當時就應該多買回來了。”
“三生,你如今越發的舍得呢。”
見馮氏調侃,吳氏笑了笑,“沒法子,如今孩子們蓋慣了,若是不用,我怕他們叫喚,原本也是答應他們的,這兩日天一直陰著,不知道會不會下雨,若是沒被子難得熬了。”
“我也正擔心呢。”馮氏看向周瓊,“眼看屋子就要好了,若是下雨又得耽誤工夫。”
“下雨又不會下很長時間,反正工錢都談好了,正好讓師傅們歇兩日。”
第二日早晨,周瓊去了坡上的工地。
黃師傅一見到她便問她院牆的事兒,“到底蓋不蓋你說個準話,要蓋材料那些還得提前準備的。”
“我今日就是來找您回話的,蓋啊,當然要蓋,我後頭還要加蓋兩個圈棚,該用的磚您這邊一並算另外再幫我買4面牆要用的磚漿,我要用在房子里。”
黃師傅听著她的話有些不太確定,“主家嫂子,你確定要做這麼多,這一套下來可是要上百兩銀子的。”
“我說蓋自然是想好了,您放心,要錢買材料您直接找我,我拿給你。”馮氏那處的如今只剩下8兩,他們已經交了房子的材料費還有收糧的錢總共是用了有60兩了。自己手上還有66兩5錢,這些錢余不下多少但是肯定是夠了,這次還真得多謝那姓魏的大人的一筆賞錢。
“行,你既然拿定了主意我可就按照你的意思走了,這邊屋子最多還有五六天就能完工,我們提前三天去訂材料,按你說了,大概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多訂6面牆的磚漿,你要用在屋子里?做什麼用?”
“這個到時候東西來了你按照我的意思去做就行了,我懶得買床,用磚砌幾個方便用。”
“原來如此。”砌磚床,奇怪是奇怪了些,但是既然是主家的訴求他們照辦就是。
楊工才知道她們賣藥材回來了,下坡去了。
周瓊看著起了一大半的屋子,進去里頭轉了轉,結構與她當初想的一樣,牆也砌得差不多高了,後頭主要就是建梁封頂,然後就是裝門窗,等這些做好了以後,她們的新屋就成了。
在她看來還是簡陋,但是比之從前卻是好太多,而且這套屋子意義非凡,算是她在古代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的第一套產業。
村里人對這套屋子的羨慕更是不在話下,這處建了多久,好些人就看了多久,似乎他們平日要做的活都不用做了一般,看就看,其中還各種猜測,周瓊听見了也當是沒有听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