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瘋娘別怕,好日子在後頭!
中年漢子走了以後二人在待客的椅子前坐了下來,周瓊四處看了看,看樣子鎮子估計經濟一般,這衙門修的一點都不闊氣,跟想象中的差太遠了。
“原來官府是長這個樣子的。”
楊工才倒是很新鮮,府衙他還是第一次來,“二嫂,一會兒咱們怎麼說啊?”
“先問價,買地跟買東西一樣,價格合適就買,不合適就算了。”
反正兩畝地也能苟著,實在不行買糧食吃也是一樣。
“你說這官府的地能講價嗎?”
楊工才一愣,“應該不能吧。”
她二嫂也真夠虎的,誰會去跟官府討價還價,想都不敢想。
很快,一個留須的中年人就過來了,看了看二人,“你們兩是要辦什麼事兒?”
二人忙站了起來,“肖大人,我們二人是楊家村的,我們想問問買地的事兒?”
“買地?楊家村的?”主簿在他們對面坐下,“你們二人是什麼關系?”
“我是他二嫂。”
“對,對,她是我二嫂。”
“一家子?”
“不是,我們兩家已經分家了,這回因為都想買地,所以就一起來了。”
“那你們看中了楊家村哪里的地?想買多少?”
听這話的意思這地似乎還能選位置!
“大人,我們是第一回買地,規矩都不懂,您不妨提點提點。”話都是周瓊在說,楊工才在邊上當起了啞巴。
“楊家村的地許久沒有買賣了,那你們等等,等我去取個冊子來瞧瞧。”
男人走了以後二人面面相覷。
“二嫂,你做主吧,若是合適我就跟著買,我這見了官兒實在是緊張,說話就怕沒底。”
周瓊想想覺得有些好笑,沒想到老三在官兒面前居然這麼慫,“行了,我來問。”
肖主簿很快就拿著冊子又過來了。
“楊家村的地定的6兩銀子一畝,你們看看你們想要哪塊兒的。”
冊子很寬,差不多a3紙那麼大,男人翻開了其中一頁攤在他們的面前,“看看吧。”
二人趕緊湊上前,周瓊是第一次看到古代關于土地管理的圖冊,上頭雖然畫得不精細,但是卻很準確的標出了土地的位置以及具體的畝數,這點倒是比她想象中的厲害。
“大人,這里頭的都能隨便選嗎?”
“打了叉的不行,那是有主的。”
她居然在里頭能找到自己現在的土地位置,還挺神奇,原來邊上的好些地都是鎮子的,但是不是已經種了嗎,沒有劃叉啊。
“大人,我們若是買的多能便宜些嗎?”
楊工才在邊上一顫。
主簿也意外的愣了愣,隨後頗覺有趣的摸了摸胡子,“賣得多你是想賣多少?”
周瓊看了眼楊工才後又看向主薄,“合起來四畝。”
就見主薄“哈哈”笑了起來,“四畝可不算多,我還是第一次見人跟我還價的,這樣,你們楊家村許久沒有人買地了,你們若真要買,我免了你們的種子錢,佃戶的賠償也不用你們管,等于說,你們買去,里頭都是種好了的麥子,可是省了許多的事呢。”
這倒是不錯,算是變相的降了價了。
周瓊看向楊工才,楊工才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行,那就我跟我三弟一人買兩畝。”
拿定了主意之後,二人開始選地,靠他們地附近的早就沒有了,商量之後他們選了連在一起離村子近的四畝地。
除了各交12兩銀子,一人還各交了200文的手續錢以及各自的戶籍。
“地契造冊蓋章那些要一會兒功夫,你們是過會兒再來還是就在這處等著?”
“我們等著,辦好了再走。”
主薄點了點頭,拿著東西走了。
楊工才有些興奮,“咱這就多了兩畝地呢,太好了,我以前就盼著家里能多兩畝地呢。”
“12兩銀子給出去不心疼?”周瓊都肉疼了。
“怎麼不心疼,沒法子啊,這還是有,沒錢的時候想心疼都沒法子心疼,想到這里我又要多謝二嫂你了。那山上日後還是要長去,多找找總能換些錢。”
主薄將她們晾在大廳晾了差不多大半個時辰總算是回來了。
“這是你們的戶籍還有地契,收好了,地契副頁有拓印的地的位置圖,拿給村里的里正登記。”
原來這地的管理比她想象的要科學不少,二人歡喜的收好了東西,跟主簿道謝後離開了鄉衙。
出了門口楊工才又笑了起來,“二嫂,咱們成了。”
“這又不是什麼難事兒。”周瓊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她看了看天,依舊有些灰蒙蒙的,這會兒應該快中午了。
“咱們是在鎮上吃了回去還是回去再吃?”
“回去再吃吧,他娘還等著我好消息了。”大概是想到了周瓊,他又笑了笑,“若是二嫂餓了,那、那就吃了回去,我請客。”
“那就回去吃吧,咱們去集市看看找不找得見挑夫,找見的話我就把石磨買回去。”
他們又去到集市,結果沒有找到熟悉的那個張姓挑夫,其他倒是有。
找了兩個人問了問,知道是一起跑一單兩個人都說沒問題,價錢依舊是一人20文。
周瓊帶他們去雜貨鋪子前先又去了一趟鎮上的布莊,買了一匹灰色的粗棉布,花了1兩2錢銀子。
還是縣城的布便宜,這處一匹就貴2錢。
買完了布才去雜貨鋪子將之前看中的那個石磨600文買了下來。
四人就這樣上了路。
楊工才見那兩人一路挑得辛苦,時不時就給他們換換人讓他們輪流歇一歇。
這回下大道的路走的與原來不同,路雖然沒有大道寬敞,但是走一輛車是沒有問題的,不像以前走在田埂子上稍不留神就摔下田。
“二嫂,你們不是家里買了不少布,怎麼今日又買布了,鎮上的布比縣城的貴,縣城才1兩銀子。”
“我們家的褥子布用了許久了,上回還是補到一起重新做的,我想著被子都換了,干脆被套兒也一起用新的好了,這換下來的不要的到時候就送給村里著火的兩家,她們不是缺嗎?”
“二嫂,要我說你是真好心,你肯定是听到他們的話了。”
“誰都有困難的時候,這對我來說不過是順手的事兒,這新的送出去別人會說我故意顯擺,我也不樂意,就送他們舊的我們用新的,正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