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德國基本上同意俄國加入to,英倫和高盧雞還需要再出訪一趟。英倫人最重視金錢和面子,相信有了勞斯萊斯和賓利等集團公司的合作,那邊不會阻攔。
高盧雞那邊肯定要多花費一些時間,相信傳統的友誼堅持,並且介紹阿三這個大客戶給他們,合作也不會存在什麼障礙。函夏那邊應該也最歡迎俄國加入to,這樣在框架下雙方貿易又可以降低不少關稅。
尼古拉把身邊的達莎塔蘭叫過來,給自己安排一下法國、英倫的訪問行程。爭取一次性把,事情都談妥,準備在4月份召開的to會議上,正式加入。
這樣最遲2004年就可以生效,只有擁有國際上的競爭才能催生俄國的產業進化。最不濟,還有自己及其背後的斯拉夫財團支撐。
打不過就收購,來俄國做生意,必須要找本地的強援合作,而尼古拉就是俄國最大的寡頭集團。畢竟1.7億及其六千多萬人口的加盟國市場,誰不心動?
俏皮可愛的達莎塔蘭,給尼古拉帶來一個好消息。“老板,俄國深空宇宙探索公司巴諾伊爾•普希金發來消息,希望您去一趟哈薩克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後天將會在那里進行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發射測試。”
“這麼快?已經維修好了嗎?原先不是計劃在安225的機背上進行發射測試。”尼古拉也確實被驚訝到了,本來還以為第二架安225飛機完成測試之後,還需要等待維修版的暴風雪號才能繼續下一步測試工作。看著這里的文件意思,目前需要準備兩個階段同時測試工作。
“老板,你忘記了嗎?俄國深空宇宙探索公司一年半時間已經燒掉50億美元,如果再搞不出點名堂出來,我都準備建議你找人去好好調查一下。
我們俄國本來航天人才就不缺,再說返修那些現成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很難嗎?當年的那些高級技術工人都還在,你給了他們生存的飯碗,他們能不賣力工作嗎?提前個幾個月完成任務,也不奇怪才對。”
達莎塔蘭倒是一點也不驚訝,並從小就是在這個環境長大的。曾經的甦國可是航天大國,就是現在的俄國航天領域,也比阿美莉卡某些方面強上許多。
尼古拉用手敲了敲腦袋,達莎塔蘭說的沒錯。現在不是2023年,而是2003年,那些航天技術人才還存在,技術還未遺忘和流失。是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自己錯判形勢。
“也對,畢竟燒掉將近50億美元,而且還從烏國那邊掏空了航天人才。我開出的工資和待遇是甦國時代的7倍,就是nasa那邊的專家待遇也沒有他們優厚。那就安排行程去一趟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
听說那個瘋狂的普希金準備開個雙震撼,第一次用火箭助推的模式把暴風雪一號發射升空,第二次準備用安225背負著助推器和暴風雪二號上太空,而且還從俄國航天局挖來兩名宇航員準備一起上太空。安全性真的可靠嗎?我就怕他鬧出一個大事故出來。”
達莎塔蘭聳聳肩,很是無所謂的回答道。“你現在開始擔心起來,當初你招募他過來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你還承諾過,你不干涉他的決策。”
尼古拉尷尬起來,以前的老毛病又犯了。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即使失敗了又如何,當初馬斯克的獵鷹火箭失敗多少次,光是放煙花都讓大家看的非常過癮。失敗是成功之母嘛,既然人家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經過充分的考量。算了,不瞎猜測,見面的時候詢問一下,不就知道答案了嘛!
隨著一架銀白色的灣流550商務飛機降落在廣袤無垠的哈薩克斯坦大草原上,在一片白雪皚皚覆蓋的廣袤無垠的大地上,突兀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矗立著,如同一座鋼鐵巨城,靜默而莊嚴。
尼古拉身穿厚實的大衣與圍巾,戴著傳統的俄國大皮帽,只露出兩只眼楮。外面呼嘯的冷風卷著寒氣直達身體內部。1月的哈薩克斯坦是最冷的時候,外面已經達到零下35度左右。
尼古拉看著發射場四周,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寒風凜冽,但這里聚集的人群可不在少數,尤其是來自加盟國及俄國的人居多。
這里也經過尼古拉的資金加持,整個發射場多了很多設備,就連發射架及設備也煥然一新。一看就知道重新刷了一層油漆,並加上從俄國航天航空局購買的專屬發射架,一切都是那麼順利。
本次過來最大的區別就是,上次破舊不堪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不見了,在發射塔的那邊,粗壯的火箭及助推器攜帶著暴風雪號停靠在那邊。上面還冒著白色的霧氣,這種低溫有助于燃料的加注。
普希金同樣身穿軍大衣,帶著手套向著尼古拉深去。“達瓦里氏,尼古拉閣下!目前已經準備就緒,我會讓你看到偉大的甦國航天科技的強大可靠。我說過,只要給我人才和金錢,我們會讓您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來吧,我帶你去控制中心參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確實感受到了,這次來這里感覺不一樣,而且那個大家伙也煥然一新。我堅信我們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可以給航天科技界帶來一次小小的震撼。”尼古拉也是忍不住贊嘆道,在金錢的加持下,仿佛重新恢復到當年甦國的場景。
來到控制中心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碩大的液晶顯示屏。中間位置播放著暴風雪號不同角度的監控,以及整體發射架的所有情況。台下是清一色的太平洋貼牌電腦,還有來自伊爾庫斯克的通訊設備。
整個大廳都是身穿統一白色制服並標有藍色地球圖標的俄國深空宇宙探索公司ogo。這些人,以中老年的技術專家居多,每個專家身邊則是配備兩到三名實習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都是這幾年剛畢業的俄國名牌大學生,原本很多人都是準備出國深造,但因為尼古拉的號召,再加上高額的工資及待遇,就選擇留下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老板!怎麼樣?我們的效率還可以吧,你看這些老專家還有這些年輕人,都是俄國航天的人才。這還要感謝當時的甦國時代,給我們培養了這麼多高精尖的人才儲備和技術積累。
這次我敢連續進行兩次發射任務,也是建立在甦國遺留下來的技術上給出的信心。如果再晚個十年時間,估計會有一大半老家伙都要去塵歸塵,土歸土了。
不過我還是要代表他們感謝您的資金支持,很多老家伙雖然退休和失業,但很多知識及技術都還保留完整,並未放棄航天夢。在我接手期間,找到了不少當初制造並維護的暴風雪號專家,在大家的幫助下,跟新換代很多電子元器件,尤其是來自阿美莉卡那邊的芯片,對整個航天系統的運算起到關鍵作用。
後續我還準備在伯力申請建設一台超級計算機,主要用于航天事業。這是50億美元大額資金花費明細,主要從事購買並翻新主要設備,人員工資倒不是最大的花費項。
此外後續的開銷就不會再有這麼大。對了,科特地瓦航天島的建設還需要持續投資。”普希金認真的與尼古拉匯報著50億美元的具體花費,畢竟所有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如果尼古拉知道對方內心的想法,估計真的只能用呵呵表示一下。對于尼古拉來說,掙個幾十億美元,真的像大風刮來的。
隨著發射時間的臨近,整個發射場的氣氛愈發緊張。工作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對航天飛機進行最後的檢查和調試。而在控制室內,大屏幕上的數據不斷刷新,顯示著航天飛機的各項狀態。每一秒都仿佛被無限拉長,人們的呼吸都似乎變得小心翼翼。
終于,在萬眾矚目中,發射的時刻到來了。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的火箭發射塔緩緩打開,露出隱藏在其中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它如同一只巨大的銀色雄鷹,準備展翅翱翔于浩瀚的宇宙之中。
此刻 特公司正在進行全球航天發射直播,本地電視台也把所有攝像機對準發射台位置。隨著紅色的落日映射著整片天空顯示出火紅色,發射台上似乎也開始點火工作。
最後在指揮員的倒計時下,點火命令被傳達!普希金看著身邊的尼古拉,在尼古拉的同意下,打開安全閥,按下紅色按鈕。監控畫面頓時傳來最新的視頻,隨著一團耀眼的火焰從火箭底部噴薄而出,整個發射場仿佛都顫抖了起來。
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在巨大的推力下緩緩升起,逐漸脫離了地球的引力束縛。在場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轉楮地盯著那逐漸升空的銀色巨鷹。
隨著升空120秒之後,兩側四枚輔助火箭開始分離。但白色的主火箭繼續工作,第一次減重之後,升空速度繼續提升。
等到200秒之後,主火箭一級分離,二級火箭繼續攜帶著暴風雪號進入上升階段。直到最後一截助推火箭脫離,暴風雪號成功進入太空。並伴隨著慣性,繼續向著預定軌道開始飛行。
當傳來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發動機點火的監控畫面時,指揮中心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與歡呼聲,這標志著本次發射任務圓滿完成。接下來,暴風雪號將會靠著自身的動力系統前往預定軌道。
此刻早已經準備好的,祝賀發射成功標語被顯示到大屏幕上。大家看到發射任務圓滿完成之後,激動無比的記者和電視台的攝像機對準畫面,使勁的拍照。
並且向著全世界人開始報道,時隔十四年之後暴風雪號終于再次飛往太空。這一刻標志著,大毛還是那個航天強國,而且是唯一可以與阿美莉卡nasa比肩的航天飛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