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韻的媽媽連忙擺手,根本就不承認自己的手藝。
    她這有啥手藝呀,這個年頭的人肚子里面都缺油,這剛才的油一碗飯搞了一勺子油下去。
    這麼一拌,再加上這咸菜也是女婿帶來的,這女婿的手藝那可真是比以前的那些御廚都要好很多了。
    難怪以前能夠在廠里面的廚房里面當上班長,就這廚藝少小說也有個九級吧。
    國宴大廚可能都做不出這種味道來。
    雖然只是簡單的咸菜,做出來的味道就是和別人的不一樣,別人的要好很多。
    所以這些知青工廠的工人,稱贊的話語倒也不算錯,只是稱贊的人錯了罷了。
    不過甦韻的媽媽倒是沒有想過要把真實的情況說出來,畢竟這個年代的大男人們都有點大男子主義,就算是家里面的油壺倒了都不願意弄一下。
    甦韻的爸爸還好經常會幫忙,但是對廚房的事情也是一竅不通。
    進去,最多也就是幫忙切個菜,洗個碗,但這已經比這個時代的其他男人要好許多了。
    至于這些知青們都已經下鄉來了,自然沒有其他的辦法,都是要輪流做飯的。
    雖然手藝不太好,但確實也必須要自己下廚。
    只是等他們未來結了婚之後,這個事情就難說了,或許又會變成連廚房都不願意進去一趟。
    添個飯,都需要老婆填好了端到桌子上來的。
    畢竟他們現在都已經進了知青工廠當了工人,雖然沒有回到城里面,他的身份已經不一樣了。
    甦宇拍了拍手說道︰“好了好了,額外吃了一碗飯,咱們也應該繼續開始工作了。
    咱們抓緊點這兩天做出一批樣品來,讓我妹夫帶到帝都那邊去,回頭糧油集團的人會過來商量價格,把東西帶走。
    接下來咱們這邊也該跟村里這邊商量一下,工廠的廠房要安排起來,還有咱們自己工人住的宿舍。都要安排起來。”
    說起來他們這些人現在還住在知青點了,好多人住在同一個屋子里面,這住宿條件自然是不太行的。
    听到這個事情跟自己息息相關,自然這些人都是賣力的。
    沒兩天就把已經曬出來的這些花生和大豆都給榨成了油。
    另外陳玄還幫忙弄了一些紅薯,煮開了之後切成塊,擺在廣場上面曬了起來。
    這是做紅薯干。
    做的好的又軟糯又好吃,甜滋滋的,味道特別好。
    這些東西用來充饑的話是不太好,但用來當零食,解解饞那是最好不過了。
    三天後陳玄走了,帶走了一批油豆油,還有花生油都有。
    另外加了一些紅薯干,還有一批土豆。
    今年的知青工廠種的東西不太多,其他的還沒有成熟,只是帶了這些東西過去,在城里面也都是很緊俏的。
    不過現在這再由功放的功率不太高,出油率達不到後世的水準。
    一斤花生才能出三兩多一點的油,確實是有一些浪費。
    這還是花生油,大豆油的話就更少
    一般來說大豆的出油率只有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二十,一斤大豆還抽不到一兩油,確實浪費了不少。
    花生的出油率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他們這出油才百分,只有三十多一點,確實也浪費了不少。
    主要是因為技術還不夠成熟,另外他們這些執勤啊的力氣確實還小了一些,所以留下來的那些大豆渣和花生油渣里面的含油量都不少。
    陳玄給甦宇他們提了個建議,可以另外再購買幾頭豬苗,將這些東西拿來喂養豬。
    到時候過年也好,還是其他時候把豬殺了,這又是一筆收入。
    可換錢,也可以當做福利待遇分給資金工廠的人。
    甦宇覺得這個建議很好,當即就開始寫報告,準備去公社那邊申請了。
    畢竟這個年頭不管是養雞還是養豬都是有定額的,每個人家里只能養兩只雞,兩頭豬,多了是不允許的。
    但是以工廠的名義來養那就不一樣了,就好像是村里面也會以大隊的名義來養,數量就會多一些。
    除了一部分送到收購站那邊作為任務機任務豬,其他的還可以殺了分給村里的人。
    相同的道理,私人不可以做,這是割尾的行為。
    但是以集體的名義,比如說這家工廠就是集體,卻可以多養上幾只。
    公司這邊倒是還算是通情達理,主要是連這工廠都辦起來了,養幾頭豬養幾只雞,這倒不是問題。
    因為這件事情讓他們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知道甦宇幾個人雖然是下鄉了,可是在帝都那邊絕對是有背景的,要不然是知青工廠的,手續可不太好辦呀。
    更不要說文件是從帝都那邊下來的,但到了地方這邊的機關單位可不是那麼好說話的,能夠通過決議讓他們把這工廠辦起來。
    可見著這些人的背景還能夠通到本地,手段還是挺多的,自然也不會一直卡著他們。
    隔天,甦宇他們就興致勃勃的跑去買了些豬苗和雞苗回來。
    甦韻的爸媽已經在鄉下學會了這些,幫忙弄了一些豬圈和雞籠,將這些豬苗雞苗都給養了起來。
    正好這個時候村長上門來詢問,甦韻的爸爸媽媽連忙將村長給拉了進來,所謂縣官不如縣管,雖然女婿給他們帶來很多的好處。
    村長對他們也都是挺熱情的,平常的時候也都挺照顧其他來這邊的那些老朋友們都得了照顧。
    甚至是有一些住在牛棚的村長也沒有對他們太過干涉,甚至沒讓村里的人去找他們的麻煩,面子還是要給一些的。
    坐了一會兒,村長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的。
    還是甦韻的媽媽詢問道︰“到底怎麼樣?有什麼事情村長您就直說,如果能幫忙的我們自然都會幫。
    在鄉下住了這麼長時間,村長你也挺照顧你的,這個人情我們都認。
    能幫上忙的地方我們自然不會不幫。
    有什麼事情您就直說吧,咱們也都不是那彎彎繞繞的人不是?”
    這話說的就很熨帖。
    做了好事,雖然說自己也得了好處,還是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