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758章 韓國案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758章 韓國案例

    乾隆皇帝呵呵道︰“突然就慶幸袁世凱告密了呢。”

    正常情況下,大臣背叛皇帝投靠太後,這是不對的,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袁世凱的選擇並沒有錯。

    圍園殺後若是成了,就要任由光緒帝及維新派亂搞,很可能真要賣地換錢,還要和外國人合並。

    若真有那麼一天,他死了都得從陵墓里爬出來,分分鐘掐死那個不孝子孫。

    鄧綏嘆道︰“若只是母子二人爭權,倒也罷了,總不能因為這事就廢了皇帝,或是殺了他吧?”

    “可皇帝動了殺心,還準備動手了,這就不一樣了。”

    本來這對半路母子就沒什麼真感情,現在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囚禁已經是最好的收場方式了。

    武皇後笑道︰“我突然理解未來的自己為何會廢掉親兒子了。”

    李治饒有興味地說︰“為何?”

    武皇後道︰“蠢不可怕,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又蠢又壞。”

    相比之下,她兒子竟然算是一個孝子了呢——起碼兒子沒跟外人一起謀劃要殺她。

    哦,好像沒什麼可比性,慈禧太後不是光緒帝親母,但她李弘等人卻是她親自生的。

    【如果沒有這件事,即使光緒皇帝搞變法失敗了,那慈禧太後可能也只是重新訓政,不會把光緒皇帝怎麼樣,頂多就是活得憋屈點。但問題是光緒皇帝動了殺心,他要殺了慈禧太後,偏偏慈禧太後又不是什麼菩薩,自然要還以顏色。她雖然是個不肯放權的太後,但她本質上是一個看家守業的寡婦,沒害過光緒帝這個養子,可養子要反過來殺她,這是說不過去的。據說慈禧太後對此事很震驚,但她活著的時候從不提這件事。】

    呂雉冷笑道︰“做母親的再剛強,兒子不成器,又有什麼辦法呢?”

    劉邦笑得很無賴;“自己生的,還能塞回去不成?”

    劉盈跪坐在一旁,一句話也不敢說,他無比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放棄了。

    劉徹道︰“這麼說也是,祖母在世的時候,也總是妨礙我,可我從沒想過要殺了她。”

    無論有沒有母子情分,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終歸是名義上的母子。

    養子殺了養母,這個養母還常年照管家業,怎麼說都是前者喪心病狂了。

    可光緒帝常年生活在慈禧太後的控制下,抱負不得施展,對慈禧太後產生殺意也是正常。

    還是那句話,要殺,就偷摸著殺,別給人留下話柄。

    一旦背上不孝的名聲,就是給人留下可供攻訐的空間。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圍園殺後事件和伊藤博文事件,在當時其實都是有原型的。慈禧太後的原型是朝鮮閔妃,也就是明成皇後,閔妃生前並不是皇後,而是清朝附屬國朝鮮的王妃,後來隨著丈夫高宗的升格成為皇後,後來高宗自稱皇後,閔妃也就成了明成皇後,我們以閔妃來稱呼她即可。閔妃出身名門,嫁給了朝鮮高宗李熙,雖然最初不受寵,但她實際上是一個很有手段的女人。當時的朝鮮高宗並無實權,由其生父興宣大院君攝政,實行閉關鎖國,獨裁長達十年。】

    【閔妃本是興宣大院君的親戚,但她並不忠于對方,也不願受其擺布,韜光養晦,最終成功奪權,大院君十年的勢力就在閔妃的操縱下一夕崩塌。高宗懦弱,朝政自此由閔妃外戚集團掌握,統治朝鮮二十余年,與慈禧太後頗為相似。後來日本軍人闖入朝鮮王宮,挾持高宗,閔妃自己則被兩個日本浪人殺害,尸體被澆上汽油焚毀,尸骨無存,這麼一看,是不是與圍園殺後事件相似呢?】

    康熙皇帝警惕道︰“這什麼意思,莫非是其中有日本人的參與?”

    天幕說得沒錯,圍園殺後和閔妃被殺的過程確實很像,區別在于一個沒成功,一個成功了。

    圍園殺後的計劃,是袁世凱帶人殺入紫禁城,再由殺手殺死慈禧太後。閔妃事件也是如此,殺入王宮,然後殺死閔妃。

    若圍園殺後真的發生了,日本人會不會也參與進來?

    乾隆皇帝不覺得這是巧合︰“難道是日本人在其中出謀劃策了?”

    富察皇後面色凝重︰“不無可能,維新派既然能提出中日合邦,想必與日本人是有來往的。”

    日本人都能鼓動合邦了,幫皇帝殺一個老婆子,不是什麼稀奇事啊!

    他們能在朝鮮王宮殺死閔妃,未嘗不能在紫禁城殺死太後。

    “等會兒,”朱棣突然回過味來,“朝鮮國王稱帝了?”

    明清兩朝的附屬國,不僅擺脫了宗主國控制,還稱帝了?!

    【伊藤博文事件的原型也發生在朝鮮,而主角同樣也是伊藤博文。當時朝鮮高宗已經成了日本人的傀儡,為了擺脫日本人的控制,帶著太子逃到了俄國公使館避難,日俄勢力相對平衡,高宗也在不久後擺脫傀儡地位,自稱皇帝,建立大韓帝國,沿用明朝制度。後來日俄戰爭爆發,日本人逼高宗簽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高宗再次淪為傀儡,財政外交等方面都由日本顧問做主,後來日本干脆在韓國設置統監以統治日本,第一任統監便是伊藤博文。】

    康熙皇帝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就是日本人的一場陰謀啊!

    差一點,他們就會淪落到與朝鮮一樣的下場!

    如今看來,慈禧太後竟然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若真讓伊藤博文來京,真的把中日合邦計劃做成了,大清還是大清嗎?

    李世民感嘆道︰“這日本人何其狡詐,若非我大唐強盛,恐怕也免不了受其覬覦!”

    歸根結底,還是弱小的問題,若大清正當強盛,日本人就是有這個心,怕是也沒這個膽。

    【幾年後,高宗派人前往荷蘭海牙,將密信交到了向和平會議主席及各國代表手中,要求參加在荷蘭海牙舉辦的萬國會議,遭到拒絕。會議議長表示,韓國已經是日本的保護國了,不具備外交權,無權參加萬國會議。事後,伊藤博文指責韓國沒有契約精神,敵視日本,要向韓國宣戰,高宗不得已傳位給太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758章 韓國案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758章 韓國案例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