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736章 兩宮不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736章 兩宮不和

    李世民長嘆︰“宮廷之中的權力斗爭,從來都是無休無止的。”

    他的後宮自然是無風無浪的,但前朝民間卻依舊暗潮洶涌,只不過他素來公正,大家也很識趣地收斂了。

    而武德一朝,才叫真正的血雨腥風,前朝有他和李建成、李元吉明爭暗斗,後宮有尹德妃、張婕妤攪弄風雨。

    若能把這些不必要的心思用在其他地方,想來也能清淨許多。

    雍正皇帝愁眉不展︰“兩宮太後不睦,太後又與親王有分歧,若不能鐵板一塊,豈不是讓他人鑽了空子?”

    只有兩宮太後與宗室齊心協力,才能穩住大清的局勢,不至于讓大清在洋人面前現眼。

    康熙皇帝不悅地說︰“重用太監?但願不會搞出什麼亂子。”

    話雖這樣說,但他了解大清的制度,太監是翻不起風浪的,他們的小命和前程都在貴人手里捏著。

    【同治八年七月,安德海出宮游玩,但他其實是擅自出宮的,沒有任何書面許可,他在游玩的同時,還大肆斂財。某日安德海來到了山東,時任山東巡撫丁寶楨把安德海給扣下了,派人去京城,詢問此事該如何處置。得到消息後,慈禧太後大為惶恐,一個太監不值一提,但安德海是她的心腹,如果要處置安德海,便會影響到她。誰料,慈安太後召見恭親王等人,商議一番,下令當場處死安德海。】

    劉徹笑道︰“這是打她的臉呢!”

    慈禧太後對慈安太後有不滿,慈安太後對慈禧太後難道就沒有嗎?

    不經過慈禧太後,直接殺了她信任的太監,說慈安太後是無意的,他都不信。

    富察皇後嘆道︰“這下子,兩宮怕是要結下梁子了。”

    乾隆皇帝笑道︰“便是沒有此事,她們之間便能相安無事了嗎?安德海,充其量只是一個導火索罷了,矛盾永遠存在。”

    富察皇後擔憂道︰‘我何嘗不知?可兩宮太後斗法,得意的只有外人罷了。’

    她說得含糊,乾隆皇帝卻明白了她的意思,外人,自然是說洋人了。

    【對于這樣的決定,慈禧太後是非常不滿的,別說她是垂簾听政的皇太後,哪怕她是一個普通的宮妃,處死她的心腹,都算得上一件極為冒犯,且足以讓她顏面盡失的行為。安德海本人不值一提,重要的是他背後的皇太後,她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慈禧太後意志的化身,他代表著慈禧太後本人的臉面。可處死安德海,在當時的輿論中是極為正面的,慈禧太後必須要愛惜羽毛,因此不可能為安德海開脫,但心中不滿,她還是能做到的。】

    武皇後冷靜地說︰“但凡她是個聰明人,便應該撇清關系,或是干脆大義滅親,絕不能讓安德海影響她的地位。”

    若慈禧太後為安德海求情,本來只是一個太監仗勢欺人,擅離職守的事情,就會瞬間變成太後無德,縱容太監跋扈了。

    孰輕孰重,慈禧太後不會不明白。

    康熙皇帝道︰“事情雖然平息,但心中的裂痕,卻是無法消弭的。”

    他只是感嘆一句,並不是想有人回應,因此南懷仁只是心中默道,是啊,華夏歷史上,最危險的不是來自外界的威脅,而是來自內部的分裂。

    就好比宋朝,它並非是完全因為金人才落到那個地步,更深層的是它內部的種種問題。

    【同治十一年,時年十七歲的同治皇帝到了成婚的年紀,兩宮太後開始挑選未來皇後,而這又一次引起了她們之間的分歧。當時有兩個人選,一個是戶部尚書崇綺之女,阿魯特氏,另一個則是員外郎鳳秀之女富察氏。阿魯特氏端莊穩重,知書達理,慈安太後很喜歡這個女子,覺得她可以擔起皇後的重任。富察氏則美貌聰穎,心機深沉,慈禧太後看著她,就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于是屬意富察氏為皇後。】

    雍正皇帝大驚失色︰“看見富察氏像看見了自己,這還了得?!”

    若這富察氏像慈禧太後,那必然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這種人做皇後,必然會引發後宮不寧。

    兩相比較,自然是端莊賢淑的阿魯特氏更勝一籌,這也是當今最典型的賢妻形象。

    康熙皇帝也道︰“皇後之位,何其要緊,必須由端莊持重的女子來做。”

    何況這富察氏還是慈禧太後的人,若真立她為後,慈禧太後豈不是要一手遮天?

    【但慈安太後認為富察氏心胸狹隘,十分狡猾,一旦成為皇後,必定攪得後宮不得安寧。兩宮太後遲遲無法達成一致,選擇權便交到了同治皇帝手中。雖然同治皇帝是一個傀儡,但他在自己的婚事上還是有一定選擇權的,這也得益于兩宮太後的分歧,最終,同治皇帝選擇了慈安太後所看重的阿魯特氏,將其立為正宮皇後,富察氏則被封為慧妃,慈禧太後對此十分不滿。】

    乾隆皇帝滿意又不滿意︰“阿魯特氏有皇後的體統,可慈禧太後想必不會善罷甘休。”

    若立富察氏為後,必然助長慈禧太後的氣焰,對新帝不利。

    可立阿魯特氏為後,慈禧又會不高興,不知道要搞出什麼ど蛾子。

    本就是兩宮太後的爭斗,卻把下一任皇後的後宮牽扯進來,實在不該。

    李治道︰“親生的兒子不听自己的話,卻听嫡母的,不高興也不奇怪。”

    論血緣,慈禧太後才是同治皇帝的親生母親,立後本就是兩宮太後的斗法之一。

    而現在慈禧太後輸給了慈安太後,以慈禧太後的行事作風來看,肯定不會容忍這種行徑。

    【在她看來,同治皇帝是自己的兒子,卻不听從自己的意思,轉而親近慈安太後,這讓她如何能忍受?更別提她和慈安太後之間有了矛盾,同治皇帝的行為無疑是拆她的台。而對同治皇帝來說,慈禧太後喜愛弄權,對權力的愛遠遠超過對兒子的愛,這讓他很不喜,而慈安太後溫柔忠厚,更有母親的感覺,他自然更加親近慈安太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736章 兩宮不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736章 兩宮不和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