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倒也有幾分道理。
他不是個傻子,隆科多和年羹堯是誰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
因此這二人的位置緊要,他也不會不明白,或許這正是他樂于見到的,這意味著皇位繼承人的權力會無比穩固。
即使真的有什麼意外,老四也可以迅速穩定局勢。
劉徹道︰“篡位,或者不是篡位,都有各自的理由,但還是要看皇帝怎麼想。”
他幸災樂禍地笑了︰“那個康熙皇帝,應該也在看天幕吧?”
“當他看到了這些,心里會想什麼呢?”
別人家的樂子,就是好看吶!
【總之,最後的勝利者是雍正皇帝。無論他用了什麼手段,篡位還是正常繼位,他都是最後的贏家,其他皇子爭了一場,最後也是一場空。大皇子胤 最早敗退,慘遭圈禁,長達二十六年,雍正十二年,六十三歲的胤 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死去,喪儀只有貝子的規格,在郡王和貝勒之下。】
幾個皇子之中,康熙皇帝最討厭的就是老大和老八。
一個毫無兄弟情義,狠毒至極,一個結黨營私,博求賢名。
老大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他不僅沒有絲毫不忍,反而還深覺暢快。
我還沒說要怎麼著,你就敢提議誅殺弟弟,你想干什麼啊?有沒有擺清自己的位置?!
對兄弟這般狠辣,又怎麼指望你孝順君父?!
李世民哼道︰“能活著,就已經是幸運了。”
多少在奪嫡之戰中失敗的人,一家老小都要跟著上路?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位大皇子犯的錯還沒到那份上。
【三皇子胤祉被雍正皇帝派去看守皇陵,後來遭到彈劾,被奪爵囚禁。曾經的十三皇子,後來的怡親王胤祥死後,因他遲遲不來,且沒有憂傷神色,再次被奪爵囚禁,就這樣一直囚禁到死。八皇子胤 在雍正年間多次被打壓,雍正皇帝對他十分防範,最後他也因罪被關押。】
【雖然這麼做好像有些心狠,但從皇室的角度上來說,正常操作。任何一個贏得奪嫡之戰的人上位,都不可能對從前競爭過的兄弟們放得下心,而雍正皇帝本人是個出了名的小心眼,也不可能輕輕放過這件事。倒是十三皇子因為支持雍正皇帝,二人關系很好,因此雍正皇帝一上位,便非常重用他,終雍正一朝都受到皇帝的信任,還成為了清朝第九位世襲罔替的親王。】
康熙皇帝神色不明︰“小心眼……”
一個小心眼的皇帝,刁難兄弟也就算了,最好不要在君父的事情上整什麼ど蛾子。
但他有一種莫名的直覺,老四應該不會這麼干。所謂忠孝,他姑且信一信吧。
不少人都感慨︰“這就是押對寶的好處啊!”
在奪嫡之爭中,大臣若是能選好主子,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前提是別作妖。
皇子也是如此,選好支持者,只要對方人品過得去,日子總不會很難過,遇上人品好的,還能風光個幾十年。
要是押錯寶了,呵呵,祈禱你是魏征,而對方是李世民吧。
【曾經的廢太子不再風光無限,在囚禁中死去,但雍正皇帝應該不曾刁難他,因此胤 心懷感激,還讓兒子弘皙忠于皇帝,在他死後,雍正皇帝對他的家眷也不錯。不過弘皙並沒有按照父親的意思老實本分,在乾隆年間意圖不軌,最後被乾隆皇帝給收拾了。】
康熙皇帝心情有些復雜,對太子這個兒子,他現在是真心疼愛的。
但看到太子日後的所作所為,說不生氣也是假的,他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因此感受不是很深刻,處于兩相拉扯的情況。
一方面心疼憐憫,一方面又忍不住忌憚。
無論如何,老四能夠善待他,再好不過了。
李世民笑道︰“這個弘皙也是拎不清,你爹都敗了,你還能怎麼做呢?”
他知道這人在想什麼,無非覺得自己的父皇曾是太子,他差一點就能坐上皇位,因此心里不甘。
可人活一世,不甘的事情那麼多,怎麼可能件件如意?想要圖謀不軌,也得有那個資本啊!
雍正皇帝冷笑一聲︰“好啊,我給他機會了,自己不稀罕!”
原本先帝交代他善待廢太子和其家眷,他也不打算為難對方,誰知道他自己找死!
【說起廢太子胤 ,就不得不提起某乎上一個非常著名的問題︰嫡出王爺和庶出皇帝的社會地位誰高?這個問題算是嫡庶神教的究極形態,看上去就非常荒誕,但胤 和雍正就非常符合這個問題,也可以得到答案,哪怕你是嫡出的王爺,但你就是要比當了皇帝的庶出弟弟要矮一頭。最重要的是,沒有庶出皇帝這種東西。】
李世民︰????
他的耳朵好像出了什麼問題︰“什麼叫庶出皇帝?好新鮮的說法!”
劉徹茫然︰“庶出皇帝是什麼,有這種東西嗎?!”
當了皇帝的人,還分嫡庶?!
雍正皇帝愣住了,滿腔怒火不知道往哪里發。
這個問題好離譜,以至于他都愣住了。若是有人攻擊他篡位,他或許會破防,但這個問題……過于離譜,甚至有一點好笑!
庶出皇帝,哈哈,他第一次听到這個說法,都有些沒回過神來呢。
康熙皇帝︰“等會兒,庶出皇帝,按這意思,我豈不是也是庶出皇帝?”
別說他是庶出皇帝了,順治皇帝也是庶出啊!
可問題是,眼下根本就沒有庶出皇帝這個說法啊!
嬴政也被震撼到了︰“這是後世人所創造的麼……”
等等,他不會也是後世人口中的庶出皇帝吧?
【做皇子的時候,有庶出皇子和嫡出皇子,但當庶出皇子成為皇帝以後,就沒有庶出皇帝這個詞了,這本就是一個虛假的名詞,庶出皇子做皇帝以後,母親往往會被追封,而皇帝本人也會成為大宗。】
【除非大宗之子死光了,否則輪不著其他小宗繼位,嫡出王爺再是嫡出,也只是小宗。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是庶出皇帝的地位高,具體可以參考李隆基和李成器,胤 和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