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道︰“若是有人敢怠慢皇後的喪儀,我也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說白了,哪怕乾隆皇帝並沒有那麼愛富察皇後,但既然他對皇後的喪儀這麼關注,那麼只要有人敢出差錯,就是觸了皇帝的逆鱗。
皇後的喪儀也敢怠慢,翻了天不是?沒看到我這個皇帝都這麼傷心,你們怎麼敢不當回事!
乾隆皇帝這下算是找著靶子了,他要把這些官員通通責罵一遍,那些被賜死的官員也不用干了!
不把皇後放在眼里,那就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被天幕點名的大臣們欲哭無淚︰他們都是小人物,何苦牽扯他們!
從前雍正皇帝駕崩,也有人在百日內剃頭,皇帝那時候不是沒有怎麼樣嗎?皇後死了,倒是來勁了。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後就要復雜許多,我們可以看到,清朝歷代皇後都是有謚號的,富察皇後的謚號就是孝賢,乾隆皇帝親自擬定了這個謚號。但這位皇後就沒有謚號,因此我們稱呼她,一般稱其為乾隆繼後,或是皇後那拉氏,因為沒有一個特定的謚號供我們稱呼,這是為什麼呢?誰也不知道。雍正十二年春,那拉氏成為寶親王弘歷的側福晉,家人都受到賞賜,那拉氏也按照規矩拜見了各位長輩。雍正十三年,那拉氏成為側福晉的九個月後,雍正皇帝駕崩,乾隆皇帝即位,那拉氏被封為妃,但此時並沒有封號,因此只是稱呼其為“那妃”,據推測應該是住在承乾宮,後來才搬進翊坤宮。】
【乾隆二年,那妃成為嫻妃,乾隆十年又成為嫻貴妃,此時他們的關系還很正常,甚至是很不錯的。孝賢皇後死後,乾隆皇帝已經決定將那拉氏立為皇後,只是因為皇後的孝期,並沒有馬上冊立,而是先冊封那拉氏為皇貴妃,給予她攝六宮事的權力,並讓她接受大臣的賀表,只有溫成皇後和董鄂妃有這樣的待遇,還讓嬪妃首次向皇貴妃行禮,那拉氏與皇後的地位已經差不多了。】
富察皇後一怔,輕聲道︰“嫻妃?是了,她一向溫婉恬靜,想來也擔得起皇後的位子。”
她倒是沒有什麼別的情緒,畢竟大清皇帝往往不會有一個皇後,原配皇後死了,總是盡快確立新後人選的。
她從不指望皇帝能因自己而不再立後,她只需做好皇後和妻子的職責就行了,從小到大,她受到的教育都是如此。
她只是不太明白,嫻妃看上去不像會惹是生非的人,怎麼會連個謚號都沒有?
乾隆皇帝皺眉道︰“皇後那拉氏……奇怪了,她為何沒有謚號?”
看他所做的,似乎也不討厭那拉氏,可他又為何不給對方一個謚號呢?
他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相反他的自我感覺十分良好,認為肯定是那拉氏的緣故。
【乾隆十五年,那拉氏被冊立為皇後,乾隆皇帝大赦天下。後來那拉氏生下皇子永 ,乾隆皇帝也十分喜愛。以乾隆皇帝的性格,若說他討厭那拉氏,自然不至于這麼對待她,那麼這對夫妻二人又為何會走到後來那般尷尬的境地呢?其實這一直是個謎團,我們只能通過史料記載,大抵還原出這件事的經過。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巡幸江南,這不是第一次巡幸,卻是那拉氏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最初十分正常,並沒有帝後發生矛盾的跡象,乾隆皇帝還慶祝皇後的生日,大加賞賜,皇後也給皇帝進菜,皇帝後妃們一起包餃子送給太後,皇帝也幾次給皇後賜菜。到了杭州,皇帝吃早飯的時候,仍舊不忘給皇後賜菜,但到了晚上,情況就有些不對了,皇後沒有與皇帝一起吃晚飯。清朝宮廷有專門記載皇帝用餐時的檔案,由于從前皇帝都先賜菜給皇後,因此負責記錄的人會先把皇後寫上,結果當晚皇後沒到,記錄的人只能糊住皇後的名稱,寫上令貴妃的。】
乾隆皇帝古怪地說︰“總不能是那拉氏突然瘋了吧?”
這麼看也看不出什麼,他們之間就連吵架都沒有發生過,或者說是沒有被記載。
這麼一來,他根本看不出這是為什麼。
而且,令貴妃又是哪個?
富察皇後沉吟道︰“看著倒是沒什麼可疑之處……”
她並不覺得嫻妃會做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看她為人也不像。
可若說是乾隆皇帝故意找茬,她也不信,皇帝做事是有自己的邏輯的,哪怕對其他人來說不好相處,也不會毫無理由地發神經。
他會因為皇後喪儀而處死一位大臣,那是因為他感覺到了怠慢,卻不會做一件毫無緣由的事情,比如說與皇後鬧翻,總該有個什麼理由才對。
其中,必然有一個過程,或者說有一個導火索。
【就在當天,乾隆皇帝讓人把那拉氏皇後送回京城,無人知道發生了什麼,只知道乾隆皇帝非常不高興。他召集了所有皇子公主,並審問當日照顧皇後的宮女,然後當著皇後及皇子公主的面責打宮女。然後又對皇後的待遇大加削減,遣散寢宮中的宮女太監,另外撥了兩個宮女和十個太監,還對皇後的住處進行搜查,看看有沒有邪術痕跡,那拉氏從妃到貴妃再到皇貴妃、皇後的四份寶冊都被收回。一年後,皇後病逝,乾隆皇帝表現出了極端的冷漠和刻薄。】
【他稱其“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還說她的死是因為福薄,只以皇貴妃的規制辦喪儀,但實際上比皇貴妃還低,只有皇後的兒子兒媳穿孝,沒有附葬,也沒有單獨安葬,皇後的棺木被塞進了妃園寢。妃園寢好歹是一人一個位置,哪怕你是一個小答應,也有自己的一塊小地方,皇後那拉氏卻被塞到了一位皇貴妃的地宮,棺木規制也只是嬪的級別。乾隆皇帝對皇後的冷漠,激起了民間非議,有人指責皇帝,還讓他下罪己詔,乾隆皇帝急了,說皇後發瘋剪發,他仁至義盡,皇後只有在皇帝和皇太後死的時候才能剪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