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臉恨鐵不成鋼︰“這就是沉迷女色,不好好保養身體的下場!”
他囑咐朱標道︰“你的為人,我自然是明白的,但我還是得說一句,萬萬不可縱情享樂,保全身體才是上策。”
朱標無奈地笑了,可一想到自己的死因,心情不免有些沉重,道︰“爹,你放心吧。”
他本就不是好女色的人,但身體健康並不是只與女色有關,他日後還是要保重自己才是。
一旦他出了什麼,整個朝堂的格局恐怕都要發生變化。
朱祁鈺大失所望︰“原來是這樣,仙藥根本不能治好朱常洛,只是讓他回光返照罷了。”
于謙面帶憂慮︰“不到一年,便有兩位皇帝接連駕崩,大明該如何……哎!”
也不知道朝堂上又會為此生出怎樣的波瀾。
嬴政終于死了心︰“看來世上果真沒有仙藥。”
人的命運,終究無法依靠仙神之力改變,即使他是帝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
這是多麼的痛苦,又讓人無力啊。
【紅丸案結束之後,緊接著便是三大案中的最後一案——移宮案,這還要從李康妃或者說李選侍說起。朱常洛做太子時,後院中有兩位李姓妃子,都是選侍,只不過她們沒有血緣關系,李選侍是西李,最受朱常洛寵愛。朱常洛的長子名為朱由校,史稱天啟皇帝,明熹宗,就是喜愛做木匠的那位皇帝,他的童年頗為坎坷,嫡母太子妃郭氏死後,生母王才人本應成為後宮地位最高的女人,但李選侍對王才人沒有絲毫尊重。】
【據天啟皇帝所說,李選侍經常虐待王才人,導致王才人早逝,但李選侍不僅沒有受到懲罰,還得以撫養天啟皇帝,只是她對天啟皇帝也經常虐待,後來還撫養過劉淑女所生的崇禎皇帝。朱常洛登基後,李選侍想要做皇後,但朱常洛還是長腦子的,他知道一旦讓李選侍成為皇後,便等于將太子送到了李選侍手中,等他死了,李選侍便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實現她大權獨攬的野望,因此只想要封她為皇貴妃,誰知李選侍卻教太子說封李選侍為皇後,皇帝並沒有答應。】
朱元璋︰“……”
他一向剛毅且充滿了精氣神的臉上少見地出現了疲倦的表情。
眼看自己的後代子孫每代都在不斷爭斗,誰會不感到疲倦呢?
為什麼就不能做些正經事呢?
馬皇後心生悲涼,她第一次如此鮮明地感受到,大明正在走向末路。
萬歷皇帝冷笑著搖了搖頭,那些大臣以為太子會是個循規蹈矩的皇帝嗎?可惜了,他比我高明不了多少嘛。
他心中升起一股優越感,我好歹命長,早年也是很有作為的。
于謙靜靜地看著天幕,他似乎想要透過天幕的話語,看到一片混亂的晚明朝堂。
他心中又是悲涼,又是憤怒,恨不能前往那個時代,拯救大明于水火,可終究鞭長莫及。
大明搖搖欲墜,可朝中公卿和帝王後妃還在爭執這些,這是多麼讓人失望啊。
【朱常洛當然不會答應,李選侍的野心已經遮掩不住,封她為皇後,太子日後登基,恐怕就要淪為李選侍手中的工具,因此他怎麼也不肯答應。禮部侍郎孫如游表示,太後和其他妃子的謚號還沒有定下,即使要封皇貴妃,也該把這些事情解決,而不久後,朱常洛本人便駕崩,別說皇後之位了,李選侍連一個皇貴妃之位都沒有得到,她甚至沒得到一個正式的名號。李選侍並不滿足,她與天啟皇帝一同住在乾清宮,並與魏忠賢聯手控制了整座乾清宮,試圖為自己爭來一個太後的位子。】
【可想而知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經過朝臣的據理力爭,他們終于見到了天啟皇帝,並帶著他迅速離開乾清宮,到文華殿接受大臣們的朝拜,並將其暫時安置在東宮居住。李選侍雞飛蛋打,依然不死心,又讓大臣們上書先交給她,再給天啟皇帝,朝臣們自然也不答應,並要求她遷居噦鸞宮,李選侍不肯,又提出尊自己為皇太後,同樣遭到朝臣們的拒絕。】
萬歷皇帝冷笑道︰“就算不封李選侍,以當時的朝局,太子恐怕也會落到別人的掌控之中。”
或是太監,或是文臣,又或是另一個妃子。
朱常洛死得太快了,也死得太早了,他沒有來得及為太子留下一個安穩平靜的朝堂。
朱元璋出奇地平靜,或許是知道了這已經是明末,因此並沒有像平常一樣發火。
馬皇後有些擔憂︰“重八,你這是怎麼了……”
朱元璋道︰“我沒事,我有什麼事呢?不就是子孫不肖麼?不就大明要亡了嗎?我是沒事的”
眾人︰“……”
你這看上去就不像沒有事的樣子啊!
朱祁鈺涼涼地說︰“不讓李選侍掌權,不知又要便宜了誰呢。”
李選侍無法掌權,難道皇帝就能平安無事了嗎?焉知不會有其他野心勃勃的朝臣或是太監?
後者還好,總歸是依附于皇帝的
【李選侍有膽子,也有野心,但並沒有與之匹配的謀略,身份也算是名不正言不順,而朱常洛死得又太快,大臣們不買她的賬,她的籌謀也隨之落空。最終,李選侍帶著她的獨女樂安公主離開了乾清宮,入住噦鸞宮,也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皇後之位。數日後,噦鸞宮失火,人們好不容易才把李選侍和樂安公主救出來,此事給了部分官員一個機會,他們趁機散播謠言,稱天啟皇帝虐待李選侍,致使李選侍上吊,樂安公主投井。】
【為了平息謠言,天啟皇帝只能披露李選侍曾虐待他與王才人母子的事情,並承諾善待李選侍與樂安公主。李選侍雖然劣跡斑斑,但在天啟年間因討好魏忠賢,在他的授意下,天啟皇帝稱李選侍與他母親的死無關,還封其為康妃。後來天啟皇帝駕崩,魏忠賢倒台,崇禎皇帝雖然厭惡她,但也沒有把她怎麼樣,李康妃一直活到明朝滅亡,直到康熙年間才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