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吐完一輪,又開始吐,最後什麼都吐不出來,已經開始吐酸水了。
衛子夫焦急地說︰“陛下,還是不要看了,再這樣下去……”
她真的擔心皇帝會吐死在這里啊!倒不是她有多麼關心劉徹,而是劉徹要死也不能這個時候死。
衛青扶著劉徹,讓他倚靠著自己,劉徹則是一臉虛弱,什麼也吐不出來了。
他道︰“活了這些年,第一次見如此讓人作嘔的事情!”
李世民忙不迭讓宮人捂住了小皇子小公主們的耳朵,唯恐污了他們純潔的心靈,他覺得自己也挺受傷的。
他對長孫皇後說︰“這些年,不是沒有听過一些奇人軼事,可這種事還是第一次听說!”
馬皇後捂住胸口,十分嚴肅地對朱元璋說︰“纏足之風,必須滅絕,否則貽害無窮!”
朱元璋原本還覺得不干我事,纏足的又不是我,現在已經完全被震撼到了,所幸他見多識廣,泥土里打過滾,倒是沒有吐。
朱祁鈺滿臉嫌棄,說道︰“此人真是枉為朝廷官員,居然做出如此……如此……”
他找不出一個合適的形容詞,干脆對于謙說道︰“你我君臣少不了籌謀一番,如何將此不正之風徹底斷絕!”
【理學講究存天理,滅人欲,但一些理學家似乎並沒有滅人欲,反而一路向著色魔的方向狂奔。晚清有個叫王先謙的理學家,每當他讀書寫字的時候,都會讓妻妾與他坐在一起,還要翹起腳,因為這人有個很邪門的毛病——他必須隨時隨地握著妻妾的腳,才能安心定神,否則便會渾渾噩噩,心神不寧。還有一個姓湯的老師也是如此,不帶著蓮鞋就沒有精神,這樣的人居然也能為人師表,真的很擔心老師們的個人素養,連自己都沒有學好,還敢教別人嗎?】
【湖南還有一個叫易麓峰的文人,沒有半點文人風骨,讀了聖賢書也不像聖賢,喜歡偷女子的繡鞋藏在身上,哪怕是趕考的時候,也要隨身攜帶,然後就撞上了鐵板,他入京考試的時候,帶的最多的不是書,而是女子的鞋,而且他還帶著鞋進了考場,結果被考官搜出來,直接取消了考試的資格,當場趕走。三年後,他卷土重來,本以為會長個教訓,但他是個變態,而且是個極執著的變態。】
一眾理學家面紅耳赤,其中又分為兩派,一派是真的干過這種事,驟然被天幕揭露,不由羞恥。
另一派則是完完全全的正人君子,眼看理學家就要被冠以色魔之名,不禁為理學中有這樣的人而羞愧。
前者只是因為在全天下人面前丟了臉而羞恥,後者則要真情實感得多。
甦軾輕咳兩聲,不由自主低下頭,他也是一個有金蓮前科的人。
雖然只是寫詩稱贊過,沒有做出什麼丟人的舉動,但看到了這些人的瘋狂之舉,還是有些不自在。
他也沒想到,後世之人會如此可怕啊!
李世民氣得跳腳︰“讓他滾,這樣的人不要來玷污科舉!”
科舉是為了選拔國家人才,不是為了選拔國家變態!
朱元璋神色沉了下來,心道我大明不會也有這樣的人吧?不是沒有可能啊!
【這次考試,他依然帶了許多鞋,然後再次被趕出考場。有人勸他,科舉艱難,為了功名,還是暫時不要帶鞋了,易麓峰的回答卻是︰“寧失科考,不失蓮鞋”,臨死前,還要囑咐家人,不要任何陪葬,有繡鞋就可以了,眼看是要與繡鞋在地下相依相伴。這就是讀書人,這就是國家預備人才,簡直瘋魔到了極點,嘴上說禮義廉恥,內里卻是一個十足卑劣,讓人作嘔的色中魔鬼,這是正常人麼?!】
【有個名詞叫戀足癖,是一種心理障礙,戀足癖患者往往會痴迷于異性的足部以及絲襪、鞋子等物品,與蓮足癖頗為相似,但戀足癖遠遠不如蓮足癖要喪心病狂,畢竟普通戀足癖只是喜歡收藏異性絲襪,喜歡異性的腳,即使遏制還有回頭的余地。為了他們的身體健康,我真心提出一個建議,如果實在離不開三寸金蓮,不如親自纏足,這樣便可以自給自足了。想想,不用花錢,不用麻煩別人,不用背上罵名,這是多好的事啊,可惜大多數人應該都沒有這個膽量。】
李世民嘲諷道︰“這樣的人,若是考一輩子不中,便是國之大幸了!”
這樣的人進入官場,鬼知道他還會做出什麼丟人的事情,有了官員的身份,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
讀書人偷蓮鞋,這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官員偷蓮鞋,就是徹頭徹尾的衣冠禽獸了。
朱元璋突然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若大明也有這樣瘋狂的人,豈不是丟我大明的臉?
若他僥幸考中了,我大明的官場不就是髒了麼?
朱棣猶豫地問︰“大明,應該沒有這樣的人吧?”
徐皇後直接道︰“現在或許沒有,d安將來可就說不準了。”
朱棣一听,當即下定決心︰“纏足要禁,而且要禁得干干淨淨!”
【部分人不僅將蓮足視為風雅、美人的象征,還將其當成了靈丹妙藥,煞有介事地寫了一本醫書,里面盡是這些不正經的東西,真擔心哪天吃出問題來,也不用擔心生病怎麼辦,直接永遠都沒病了。中醫博大精深,生了病還請找正經醫生,不要信一些奇奇怪怪的譬如纏足女子的洗腳水能清醒之類的藥方,沒有任何可信度的。】
【我要是喝了洗腳水,我也得醒,醒了還會吐,誰家好人用洗腳水治病?腳上鞋上多少細菌,真不怕得病!還有更可笑的,明朝萬歷年間,有一個叫瞿九思的理學家,為了遏制蒙古人,便獻上了一道計策——蒙古人之所以犯邊,肯定是因為朔方沒有美人,只要讓朔方美人多起來,再教她們纏足,就可以讓蒙古人沉溺于美色之中,也就不會犯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