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他感覺自己受到了驚嚇“這是跟自己女兒有多大的仇啊!”
他看了看自己或溫柔美麗或玉雪可愛的女兒們,根本無法想象那個畫面。
什麼的父母,才會折斷女兒的腳?什麼樣的父母,才會生生打斷女兒的腳趾?又是什麼樣的女兒,要用如此殘忍地辦法塑造出一雙小腳。
劉徹瞠目結舌“瘋了,都瘋了!”
就是後世人再喜歡小腳,也別做這種殘忍地事情啊!這是為人父母能做出來的事情麼?
他與衛子夫生有三個女兒,雖然不是個個都愛如掌珠,但也不會這麼折磨。
腳大一點有什麼,大漢的公主,還怕人嫌棄麼?
嬴政听完,臉色鐵青,有位公主憤怒道“這不就是虐待麼?!什麼纏足,什麼小腳,這哪里是親生父母能做出來的事情!”
扶甦是個厚道人,他都看傻了,世上怎會有如此荒唐的父母。
兒女的身體是父母所賜,因此身體發膚不可輕易損毀,但纏足卻是實實在在地傷害著父母所賜予女性的身體啊!
武皇後眉頭皺得簡直能夾死蒼蠅“折斷腳掌至此,女子如何走路、騎馬?”
大唐的女子們多才多藝,有擅長騎馬的,也有擅長跳舞的,要是把腳生生折斷,有很多事都做不了了。
【纏足陋習的形成時間,有很多種說法,最廣泛的說法是纏足從五代及北宋開始,南宋開始興盛,到了明清處于鼎盛。而之所以會出現纏足的情況,主要原因有兩點社會審美與上層意志,從古代封建社會的審美來看,女子自然是以陰柔為美,不止要有溫順的性情,縴細的身材,美麗的容貌,還要有縴小的腳。不過在宋代之前,雖然人們也喜歡小腳,但還沒有發展到後來那般狂熱的地步,畢竟美人有一種美麗的臉,就已經足夠吸引眼球了。】
【可到了後來,這種審美觀念越發變態,因此衍生出了纏足習俗,這個習俗越來越殘忍,文人墨客大肆稱贊小腳女子,小腳也成為了一種極端的、必不可少的審美觀念。在明代,大同和宣府有很多美人,這是因為當地盛產小腳美女,因此這兩地的名聲愈發響亮,天下美女出揚州這句話,也是因為揚州女子的腳都很小,完美契合了當下的審美。有人說女子愛美,因此不計一切代價也要纏足,可其中有多少女子是不願的呢?那些四五歲便開始纏足的女子,難道也是因為愛美麼?】
朱祁鈺說道“都說大同、宣府多美人,可听完天幕所言,我竟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他對小腳沒什麼嗜好,只要臉好看,說話好听即可,現在听完纏足的過程,更加不可能喜歡小腳了。
萬歷皇帝突然想起了什麼“太子的生母是誰來著……哦對,王恭妃,她似乎就是小腳。”
不過,他並不會因為小腳就對王恭妃另眼相待,他恨不得世上根本就沒有王恭妃和太子這對母子。
李世民不認可這個說法“女子氣度端莊,談吐文雅即可,就算沒有美貌也沒什麼,何況小腳?”
他的女兒也不是個個如花似玉,他向來要求他們做賢淑的公主,從未要求她們去纏什麼小腳。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封建社會對于纏足的推崇,無數女子被這種觀念所馴化、被逼迫,主動或被迫纏足,長久之下這種畸形的審美愈發深入人心,以至于難以拔除。而封建社會的上層階級,比任何人都更加推崇纏足,宋朝人羅大經的筆記《鶴林玉露》中曾經記載了一件軼事,靖康之恥後,一個女子自稱是宋徽宗的第二十一女,柔福帝姬趙多富,柔福帝姬已經被帶去金國,而她說自己是逃出來的,有人質疑她的腳大,不像公主。】
【這個女子便說自己是因為長途跋涉,腳才會變大,而她之所以受到這樣的質疑,也是因為宋朝公主們都會纏足,有學者經過考證,認為宋朝上層階級是最早開始纏足的。真假帝姬的故事,說起來還有些戲劇性,趙構將其封為福國長公主,送她改嫁,嫁妝極為豐厚,可後來宋金兩國簽訂紹興和議,趙構的生母韋太後得以返回朝廷,還指認真正的柔福帝姬早已死在了金國五國城,金人都笑話趙構,說他得了一個假貨。】
劉徹愕然“公主為何要纏足?”
女子纏足,無非是因為達官貴人喜好小腳,為了討好上層人士,委屈自己也是常事。
既然已經是公主,又為何要纏足?
李世民如臨大敵“公主也要纏足?不行,我大唐的公主絕不能纏足!”
趙匡胤大怒“我趙家的女兒為什麼要纏足,又不是嫁不出去了!”
時下纏足並未成為普遍習俗,雖然有一些酸腐文人有這方面的癖好,但也並不是全部。
他對纏足沒興趣,何況又听完一整個過程,愈發厭惡“趙佶那個孽障,治國不行,倒是熱衷于這些旁門左道。”
還有柔福帝姬這件事,真是讓大宋丟臉,那畢竟是公主,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改叫帝姬,但總歸代表著大宋的臉面,居然還能出現假冒帝姬這種戲碼!
【經過審問,這個柔福帝姬確實是假扮的,這位假帝姬原本是一個尼姑,機緣巧合遇到了一位宮女,這位宮女說她長得與帝姬相似,還將很多宮廷內的事情講給她听,而尼姑也因此順利假扮了柔福帝姬,騙過了包括趙構在內的一眾人士,代替死去的帝姬享受榮華富貴,若不是韋太後回來,還沒人能夠識破她。】
【但也有一種說法比較有意思,有些野史記載,假帝姬並非是假帝姬,她就是真正的柔福帝姬,只不過韋太後為了掩蓋自己在金國的遭遇,故意說她是假帝姬,以此保全自己的名譽,甚至還有野史說韋太後在金國生了一個兒子。不過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很低,無論是宋朝史書還是金國史書,對柔福帝姬的死亡日期的記載都與韋太後說得一樣,而柔福帝姬也不可能從金國一路逃回南宋。】
喜歡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