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疑惑地說“妹子是皇後,又不是廚子,怎麼可能把時間花在這種事情上面?”
內外命婦以及後宮的大小事務,都需要馬皇後來管理,哪有時間親自做菜?
他們都是做皇帝皇後的人,再自己動手做飯,那要廚子做什麼?
馬皇後笑了,說道“我不過是在旁指點,一道菜該加什麼佐料,食材應該怎麼處置,如何才能符合皇爺的口味,偶爾做兩道菜罷了。”
她雖然是賢妻,但好幾道菜全部由她親手做,還是比較困難的。
朱元璋露出懷念地神色“咱沒當皇帝那會兒,就喜歡妹子親手做的炊餅,煮的面……”
馬皇後溫柔地說“這有何難,我回去做給你吃就是了……”
夫妻倆濃情蜜意,底下的朱標都看不下去了,咳嗽了兩聲。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地說“太子,你有什麼話要說?”
因為朱標之前在他面前大放厥詞,他現在看他還有些生氣。
朱標“……娘,我也想吃。”
他都這麼大了,還要看一把年紀的爹媽秀恩愛,真是不爽啊。
馬皇後呵呵笑道“都有都有,我還要給老四也做一份。”
朱元璋哼了一聲,說道“給他做什麼,老四媳婦每天給他送飯,難道還不夠吃的麼?”
馬皇後嗔怪道“親娘做的,能和王府廚子做的一樣麼?你別太小心眼了。”
【馬皇後是從底層走出來的皇後,深知民生艱苦,又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道德高尚的女子,因此在成為皇後之後,馬皇後依舊非常節儉,從未因富貴而得意忘形。對貴族來說,穿洗過的衣服是一種美德,而馬皇後的美德可謂無人能比,她一向號召勤儉,並以身作則,不僅穿洗過的衣服,而且還要反復穿,哪怕衣裳早已破舊,馬皇後也依然不願意換一件新的衣服。】
【她還親自用織布機做一些衣料、被面等物,將其賞賜給孤寡度日的老人,還會裁成衣服賜給家眷,以此教給他們身處富貴也不忘勤儉的美德。其實以馬皇後的地位,是不必節儉到這個地步的,哪怕過得舒服一點,多做幾件新衣服,不會有人說什麼的,也沒人敢說什麼,但馬皇後就是這麼十年如一日地勤儉持家,正說明了她人品的出眾。一位勤儉寬厚的國母,總比一位驕奢淫逸、跋扈霸道的國母要好。】
朱元璋得意地說“我的皇後自然是最賢惠的,豈是那些妖婦能比的?”
他又開始對諸王公主們喋喋不休“皇後以身作則,你們都要好生記在心里,不要丟了皇後的臉面。”
他看向鵪鶉一般地兒子們,語氣危險“尤其是你們!要是讓我知道,你們誰敢胡作非為,那就好好看看秦王的下場!”
作為諸王中頭一個倒霉的人物,秦王算是廢了,皇帝已經派人搜集他的罪證,查出來就會被削爵,查不出來……這一輩子也別想掀起什麼風浪了。
朱棣也一臉洋洋得意“我媳婦可是娘教出來的,自然也是一樣的賢惠。”
徐皇後很早便與朱棣訂婚,入宮跟隨在皇後身邊,既是為了培養感情,也是為了方便馬皇後教導。
【在妃嬪的問題上,馬皇後也是溫和友善的,後宮里有人懷孕,都會得到馬皇後的照顧關心,要是有妃嬪惹怒了朱元璋,她也會居中挑剔,保護妃嬪。就連宮女,馬皇後也是很體恤的,某次朱元璋生氣地責備宮女,馬皇後便做出一副生氣的樣子,讓人把宮女送到宮正司,朱元璋就問為什麼要這麼做,馬皇後的回答是,帝王生氣的時候做出的懲罰可能並不合理,如果交給宮正司,就不會出現因為帝王一怒便受到不合理懲罰的現象,並勸諫皇帝如果要判定某人的罪過,應該交給相關部門,而不是因為個人好惡私自處罰。】
【作為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後自然了解丈夫是個什麼性格,別說小小的宮女了,一旦朱元璋發怒,前朝大臣也要遭殃,在治理後宮的問題上,馬皇後一向認同宋朝的皇後,宋朝的賢後比較多,她認為過于仁厚比過于苛刻更好,寬以待人也是馬皇後的一貫信條,與朱元璋的凶殘個性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正因如此,無論是朝臣還是妃嬪宮人,都非常尊敬馬皇後。】
李世民不以為意“這都是觀音婢做過的事情,有什麼好稀奇的。”
長孫皇後笑道“歷朝歷代有多少位皇後,又有幾個能如這位馬皇後一樣賢德呢?”
趙匡胤眉頭緊皺“宋朝多賢後,我更想听到宋朝多明君。”
賢後多有什麼用,他要看一點實打實的東西,比如皇帝的政績。
趙家子孫若是能出一個硬骨頭皇帝,就算他立了一個不賢的皇後,只要不干政篡權,他就能裝作沒看見。
朱元璋有些不爽“我很凶殘麼?”
他對朝臣諸王們又重復了一遍“我很凶殘麼?”
大明朝臣們心有戚戚,紛紛表示怎麼會,陛下御下寬仁,怎麼可能是凶殘的人!
朱元璋哈哈大笑“那你們為何這麼害怕呢?”
大臣們“……”
陛下,你多少有點毛病,你自己什麼性格,自己難道不知道麼?!
【馬皇後一生有五個兒子,兩個女兒,她從不溺愛,講究的嚴格教育,寧國公主和安慶公主都被教得很好,就是一個的駙馬疑似被朱棣殺了,一個的駙馬被朱元璋賜死了。但在皇子的問題上,還是教育得不夠,除了懿文太子朱標和周王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