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嘖嘖道“你看看人家!”
他這話是對著呂雉說的,若呂雉也能這般識大體,他做夢都能笑醒。
呂雉反唇相譏“陛下要不要看看別人家的丈夫是怎麼做的,再來要求你的妻子?”
她不可能像長孫氏一樣,長孫氏擔心母族風頭太盛,是因為她的家族已經到了鼎盛的時候,沒必要再追逐更高的權力。
只看她不是擔心自己家族勢力太大而不是太小,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對她是個什麼態度了
而呂雉則是唯恐呂家弱小,因為她的丈夫靠不住,無法帶給她安全感,只能依靠自己的家族,她怎麼可能去學長孫氏?
李世民怏怏地說"如此看來,倒是我害了輔機。"
若不是他給了長孫無忌太多權力,雉奴也許不會忌憚他,長孫無忌也不會落得那樣的下場。
長孫皇後道“我明白二郎的苦心,你擔心雉奴太過仁弱,無法壓服臣民,這才讓兄長輔佐他。”
“二郎的慈父之心,並沒有錯,只是兄長他沒有掌握好分寸,把皇帝當成了孩子,還以為他是長孫家的外甥。”
“若是兄長可以擺正自己的位置,何至于此?”
長孫無忌“……”
知道了知道了,我一定把下一任皇帝當成真正的皇帝!
他想想未來的那個李治,心里不由地發涼。
【李世民與長孫氏少年夫妻,走過許多年的風雨,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彼此都一直保持著真摯的感情與信任。一般帝王都擔心後妃干政,但李世民並不是這樣,他會主動詢問長孫氏對于政事的見解,長孫氏都無奈閉嘴了,他還是要問,並不忌諱妻子是否會干預政事。除去對長孫氏能力的欣賞,也離不開他對妻子的信任尊重,他相信妻子即使干政也不會做出什麼危害大唐的事情。】
【有一次長孫氏寫了一首詩,名為《春游曲》,這首詩的風格並不符合一國皇後的氣質,明朝人鐘惺曾這麼說過“開國聖母,亦作情艷,恐傷盛德,”由此看來,這首詩在世人其實有點艷情詩的意思,長孫氏這樣端莊的女子怎麼會寫這種詩呢?其實,很多人對長孫氏都有一種誤解,也許是因為看多了長孫氏的賢德事跡,就以為她只是一個賢妻良母,沒什麼趣味,實則不然,她也是一個靈動的女子,不然也寫不出這樣的詩。】
李世民大怒“怎麼啦,寫首詩而已,關他們什麼事?”
所謂《春游曲》是艷情詩之說,不過是因為寫得稍稍奔放罷了,這叫風流!
我們大唐風氣開放,寫幾首詩罷了,關明朝人什麼事?難道這首詩還能讓長孫皇後失去賢名麼?
所謂“恐傷盛德”,不過是那些人心里不干淨,所以看誰都髒罷了。
長孫皇後失笑;“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後世風氣保守,有這樣的想法都不稀奇。”
現在和從前,都不是很看重貞潔,可後來還不是愈發重視了?風氣變得保守,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
朱元璋回想了一下長孫皇後寫的那首詩,一本正經地說“這首詩的確不是很端莊。”
一個素來端莊的皇後寫了一首不太正經的詩,很容易讓人覺得詫異。
【李世民看到妻子的這首詩,稱贊不已,他並不覺得這首詩有什麼問題,畢竟大唐本就開放,以李世民的心胸,妻子寫幾句艷情詩也不是什麼大事。何況李世民也並不是什麼古板之人,貞觀六年,他正在和妻子長孫氏在九成宮避暑,某日他拉著妻子一起在宮中散步,走到某個地方時,李世民發現腳下的土地格外濕潤,好奇之下,用手杖挖掘腳下的泥土,結果挖出了泉水,二人十分高興,這副場景讓人幻視了小孩子拿木棍挖土的景象。】
【為此,李世民還特地讓魏征寫了一篇文章,再讓歐陽詢將文章刻在石碑上,這就是《九成宮禮泉銘》,帝後的這番互動,也頗為可愛。李世民與長孫氏還給後人留下了一樣東西——玉龍子,這是一塊玉,在《太平廣記》和《明皇雜錄》中都出現過。據說李世民在晉陽宮中得到了一塊極為精美的玉龍子,便送給了愛妻長孫氏,後來李治出生,她將玉龍子送給了新生的小兒子李治。】
李世民大手一揮“整日里遵守那些條條框框,有什麼意思!”
他本就不是什麼老古板,年輕也是瀟灑不羈的貴公子,會玩也敢玩,還與人賭過錢呢!
想到這里,他不由感慨“後世之人也太沒有見識了,哪里懂得挖土挖出泉水的樂趣?”
長孫皇後笑道“世人大多以為帝王高不可攀,如天神一般威嚴,但他們不知道,帝王其實也是人啊。”
李治看著這些,想起記憶深處父母的片段,微笑起來。
母親去世時,他八歲,也懂得許多事情了,他還記得母親溫柔地眉眼,只是她去世得太早,他的記憶也有些模糊了。
他記憶中最多的還是父親,那個既強大威嚴又溫柔有趣的男人。
【李治長大後,大概是把玉龍子送給了武則天,等到武則天召見所有孫子的時候,發現其中一個孫子十分沉穩,說他將來一定會成為太平天子,又將玉龍子送給了孫子,這個孫子就是李隆基。這塊玉龍子最初只是送給妻子的禮物,誰知卻在李唐皇帝手中代代相傳,成了祥瑞,也象征著他們夫妻間的感情將代代流傳。】
【李世民登基後,曾經生過一場大病,長久纏綿病榻,長孫氏不離不棄,悉心照料重病的丈夫,還隨身帶著毒藥,決心一旦皇帝有什麼事,她也跟著一起死,既是出于對丈夫的深情,也是不想成為呂後。貞觀八年,帝後住在九成宮,晚上有突發現象,李世民披上盔甲,外出詢問是怎麼回事,長孫氏與丈夫住在一起,不顧自己的身體還病著,也要站在李世民身邊,但同時病情也更加沉重了。】
喜歡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