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文帝眯著眼,看得聚精會神,雖然這是馮太後推行的改革,但誰說他不能照葫蘆畫瓢呢?
改革這種東西是沒有專利費的,馮太後可以改,他也可以改,還省事了。
這個三長制,確實有點東西,在此之前北魏實行的都是宗主督護制,也就是依靠大家族或者豪強管理地方。
這也只是權宜之計,北魏無法根除這些勢力,只能任由他們盤踞在地方,現在馮太後倒給了他一個好的辦法。
他問左右“依你們來看,太後此法如何?”
左右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作答。
若是說馮太後做得好,會不會得罪了皇帝?若是說不好,又要得罪太後……
想到這里,左右心里不約而同地想皇帝與太後之間的事,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
這日子真是一天也過不下去了!
馮太後神情安詳,一點兒不在乎天幕把她的底都漏了,如今她和皇帝注定要撕破臉,也不在乎這些了。
她現在最應該考慮的,還是怎麼解決獻文帝的問題,至于怎麼解決,她還要想想。
不是她不顧念母子情分,只是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她與皇帝之間還有什麼情分可言呢?
何況她身上還背著弒君的嫌疑,無論是真是假,這事都不可能平淡地解決了。
【俸祿制便是因為北魏的一貫傳統了,北魏官吏系統是沒有所謂的俸祿的,最初北魏帝王們通過打仗起家,底下的官吏們也跟著通過掠奪來斂財,或者通過上面人的賞賜,至于俸祿則是沒有的。此後,這種制度一直延續下來,官吏們沒有俸祿,自然只能依靠掠奪甚至貪污來得到財物,這也就導致北魏的貪污現象一直很廣泛,有些皇帝想要改變這種局面,譬如文成帝就曾經嚴懲貪官污吏,但始終是治標不治本,沒有俸祿,官吏們不貪又哪來的錢呢?】
【太和九年,馮太後開始推行俸祿制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並規定如果有人貪污,數目滿一匹就要處死。太和十三年,南安王拓跋楨和汝陰王拓跋天賜撞到了槍口上,有人彈劾他們貪污受賄,原本應該按照律法處置,但他們二人的身份太特殊了,很多達官顯貴都為他們求情,畢竟在他們看來,這兩個人身為宗室,身份不一般,如果因為貪污將他們處死,太嚴重了。】
獻文帝心道可以啊,他怎麼沒有想到。
文成帝在位時期,規定官員貪污達到二丈布帛就要處死,足夠嚴格了,但貪污之風還是屢禁不止。
歸根結底,還是制度的問題,若推行俸祿制度,或許可以有效避免貪污。
李世民說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根除不合理的制度,有些事情是無法改變的。”
他自問沒有虧待過官員,沒有拖欠過俸祿,要是還想著貪污,那可不要怪他了。
朱元璋說道“就算如此,也是心慈手軟,有人敢貪污,扒皮就是。”
馬皇後勸道“扒皮是痛快,可無論貪污多少都要扒皮,為什麼不貪多一些呢?”
“何況陛下是開國之君,想扒誰的皮都行,後代子孫也能這麼做麼?”
朱元璋不滿地說“我已經很仁慈了,既然給大明干活,怎麼還老想著錢呢?”
朱標“……”
雖說人要有理想抱負,可真正有抱負的人又有多少呢?于謙倒是有,最後又是什麼下場?
【馮太後很不高興,她認為拓跋禎和拓跋天賜違法律法,貪污受賄,本來就應該處死的,應該大義滅親,而不是因此背棄律法。但因為種種原因,馮太後並沒有處死這兩位宗室子弟,只是剝奪他們的爵位,並把他們關起來。對于宗室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嚴酷的懲罰,但他們能夠因為身份而免得一死,已是非常幸運了。馮太後這麼做,也挺無奈的,如果是官員貪污,處死也沒什麼,但這兩人是宗室,又不是犯了謀反之類的大罪,如果輕易處死他們,其他宗室心里怎麼想呢?】
【難道其他宗室就沒有貪過了麼?為什麼朱允𠿭b壞萌誦模 芏噯碩季醯盟 桓 趿艋盥紡兀科渲幸桓齪苤匾 腦 蚓褪牽 煸 砂嚴嬙踔彀乇頻米苑 嬙跽餿俗畬蟺陌 鎂褪切尷桑 烊 肆 齠 佣濟揮校 煸 暗畝 永鎘脅簧儺笊 嬙躋丫 竅屯趿耍 桓雒環腹 置歡 櫻 揮欣磧扇з旆吹姆 醵急恢煸 殺撲潰 淥 嬲 幸靶撓卸 擁姆 踉趺聰耄俊 br />
朱元璋听到某個讓他憎恨的名字,臉色頓時黑如鍋底。
朱棣造反,朱瞻基和朱高熾棄邊,他雖然生氣,但遠遠比不上朱允�擰藲旌b蛘飭礁 醢說按 姆 蟆 br />
他對朱允㩒彖w昧耍 き 齷侍 錚 謇 艘淮笈 蠼 歟 竿 蘢 淮 br />
結果朱允癀a竊趺醋齙模 潘懶碩嗑茫 推炔患按 匾 撲朗迨澹 饈竊諳鞣 矗空饈竊謁 成銑 駝瓢。 br />
就算要削,為什麼不先削個作惡多端的,或者最有威脅的,偏偏把湘王給逼死了?
削藩削成這個鬼樣子,他還能指望朱允䣳c鍪裁矗坷縴謀人 慷嗔耍 br />
馮太後嘆道“我雖然是太後,但也要取得宗室的支持。”
她不能把宗室給得罪了,白給自己找麻煩。
【馮太後要是真的殺了兩個犯了貪污罪的宗室,其他宗室心里可能就在想,你是不是在針對我們啊?不過貪點錢就要死,那我們這些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甚至比他們貪得更多的宗室是不是都要去死?一不小心容易上升到迫害宗室的問題上,因此,奪爵囚禁已經是最大的處罰了,其中拓跋天賜直到馮太後死後才被孝文帝起用。】
【上述改革措施,便是北魏太和改制的前半部分,一般認為馮太後主持進行了前半部分的改革,而孝文帝向祖母學習,又主持了後半段。不過,也有人認為,馮太後只是在其中或多或少地推動,因為當時的孝文帝已經親政,馮太後改革的說法並不成立。總之,眾說紛紜,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否定馮太後在北魏歷史中的意義。】
喜歡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