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眉頭緊皺,不悅地說;“皇後年紀大了,就該安安分分地頤養天年,緊抓著權力不放,壓制年輕的皇帝,你這是想干什麼?”
“大漢是劉家人的大漢,皇後還是安分一點好。”
竇皇後低聲應了,後背衣物都被汗浸濕了。
經歷過呂雉壓制的皇帝,絕不會允許第二個呂後的出現,若她只是听政,那還沒有觸及到皇帝的底線。
一旦觸及到皇帝的底線,她這個皇後也不用做了。
景帝對兒子充滿了信心,畢竟兒子這麼給他長臉,沒信心也難。
他由衷地認為,劉徹推行改革,一定有他自己的考慮,而這個考慮一定是正確的。
只不過,太後這一關不好過啊!
竇太後心中很不爽,這個孫兒遠不如臨江王听話,比皇帝更桀驁。
這樣一個不听話的孫子,讓她頗為忌憚。
劉徹的神色隨著他的回憶慢慢變冷,建元新政的結局,沒有人比他更了解。
為了加強皇權,也為了革除積弊、選賢任能,更是為了抵御匈奴,他雄心勃勃,想要大干一場,然後就遭到了祖母的駁斥。
祖母不認可所謂的新政,固執地覺得黃老之學才是最合適的國策,但她看不到一片安定下的大漢究竟是什麼樣子。
他憤怒,但也無可奈何,他雖然是皇帝,面對太皇太後也束手無策,還好太後沒幾年就死了。
【出于對皇帝挑釁的不滿,也出于對新政的極端不認可,竇太後做出了反擊,但她並沒有直接反對新政,而是等待一個機會。建元二年,這個機會很快來到了,輔佐劉徹推行建元新政的御史大夫趙綰等人認為,皇帝已經不必在事事向竇太後匯報了,也就是讓皇帝徹底親政,但他們的提議直接觸犯了竇太後的權威和利益,因此,竇太後將這些推行新政的下獄下獄或是罷免,扶持信奉黃老的大臣上位,太後與新帝之間第一次沖突以皇帝的失敗告終。】
【建元新政的形勢與後世的百日維新頗有幾分相似,同樣是年輕的皇帝輸給了大權在握的太後,但不同的是,進行百日維新的皇帝失敗之後再也沒能、或者沒機會爬起來,而對于武帝來說,建元新政只是一個開始,作為一個注定偉大的皇帝,他不會因為一次改革的失敗便一蹶不振,竇太後的勝利只是暫時的。】
李世民疑惑地說“百日維新?”
他默默咀嚼著這個熟悉的名詞,對它其中代表的含義頗為好奇。
維新,想想也知道,這大概是一場與建元新政類似的改革,但這個百日就很意味深長了。
結合天幕所說,莫非是這場改革只持續了一百多天,便被太後給叫停了?
劉徹驕傲地說“若僅僅因為一次失敗便失去希望,那我還做什麼皇帝?”
若他從此一蹶不振,哪里還有後世口耳相傳的大漢孝武皇帝?!
嬴政冷笑道“太後總是要死的,只要熬死了太後,事情就會很順利。”
想要解決太後專權一事,最直接也是最干脆地方法就是弄死太後,但劉徹顯然不能殺了親祖母,那就等熬死她好了。
論權勢,劉徹暫時比不上竇太後,難道論身體還比不上麼?
劉恆搖了搖頭,責備道“皇後,你糊涂。”
除此之外,他什麼都沒說。
【建元六年,折騰了一輩子的竇太後崩逝,結束了她波瀾壯闊的一生,喜怒哀樂都隨著她的死亡而消散,再也無人能扼制年輕的武帝。無論是呂後還是竇太後,她們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時間不會因為她們手中的權力便多眷顧幾分。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無論是鄉野村民,還是皇帝太後。竇太後崩逝以後,按禮制與死去多年的丈夫、孝文皇帝合葬,在她死前,她將自己的全部財富都贈給了唯一的女兒館陶公主。】
【對她來說,如今最割舍不下的可能就是女兒了,好在館陶公主雖然在母親死後經歷了親女被廢等種種風波,但她並沒有因此失去尊榮體面,皇帝也沒有對這個曾多次挾制他的姑姑做什麼,反倒對她頗為寬容。丈夫去世後,館陶公主以六十多歲高齡與十幾歲的美少年董偃私通,這一生也算是快活至極了,甚至死前還要求與董偃合葬,這大概就是真愛了吧。】
劉恆“……”
我這便宜女兒可真行,自己都六十多歲了卻還愛上十幾歲的小伙子,他這個當爹的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大漢公主尊貴,行事肆意一些也沒什麼,但館陶公主稍稍有些離譜了。
不過,比起館陶公主繼續在前朝後宮攪風攪雨,養養年輕的男孩子,也不失為一種消遣方式。
劉徹露出一個難以言喻地神情,半晌說道“算了,她要是高興,也沒什麼。”
館陶公主愛美少年,這與皇帝年老也依舊會喜歡年輕女子有什麼區別?
她與美少年私通怎麼了,只要她安分,館陶公主就是要與那男寵成親他都沒意見……這個好像不行。
館陶公主面露欣喜,說道“想來董偃一定是位美貌至極的男子吧?”
她對自己的審美還是了解的,對方一定是很英俊,才能得到她的喜歡。
【縱觀竇太後的一生,其實頗為復雜,年輕時得到帝王寵愛,中年失寵,又靠著生下了皇帝而榮登太後寶座,影響兩代帝王,可以說她到達了絕大多數古代女子能夠到達的巔峰。不過,從執政能力上來說,她遠遠比不上她的前輩呂雉,很少有人能及得上呂雉。論政治影響力和權勢,竇太後所擁有的很多,但論及執政能力,就有些不夠看了。】
【她所信奉的黃老之學,固然有自己的優點,也在漢初為國家帶來了良性、向上的影響,但隨著時代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黃老之學已經對大漢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和不利,劉徹發現了這些不足,他選擇了儒家,但竇太後沒有發現,她仍然固執地走在大漢的老路子上,但這也不奇怪,很少能有人敏銳地發現這些。總的來說,竇太後並沒有造成什麼大的危害。】
喜歡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