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獨孤伽羅面露鄙薄,說道︰“既然陳叔寶無德,自然不配再做天子,大隋吞並南陳,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即使是尋常人也更希望擁有楊堅這般的君主,而不是生活在無能的陳叔寶統治下。
楊堅微微笑道︰“我還要謝謝陳叔寶,若非他無能昏庸,恐怕大隋無法這麼順利地統一天下。”
獨孤伽羅驕傲地說︰“即使武帝、文帝、宣帝三位陳朝皇帝在位,又能如何?誰都無法與陛下相比。”
楊堅輕聲道︰“這可不一定,李家的那個二兒子可不一般。”
提起李家,獨孤伽羅眼中也不由蒙上一層陰翳,李家對他們夫妻來說,始終是一個禍患。
劉徹嘆道︰“我收回剛才那句話,陳叔寶的運氣並不好,居然遇上了一位強勁的對手。”
不,或者說壓根兒不是對手,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豈是陳叔寶可以比擬的?
嬴政鄙夷地說︰“世上怎會有這樣的蠢人。”
他很看不上陳叔寶這種人,多看一眼都覺得髒了眼楮,陳叔寶除了文采出眾,似乎也沒有什麼優點了。
陳 掩面而泣,說道︰“百年之後,我還有什麼顏面去見先帝?!”
【隋朝大軍野心勃勃地向著江南進發,此時戰報也一路送到了陳叔寶手中,隋軍入侵,十萬火急,亡國之禍就在眼前,陳叔寶卻不以為意,就連大臣們也毫不擔心,因為他們有長江的保護,這條河流宛如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將南北隔開來,在他們看來,隋軍如何能渡過長江天險?】
【當時陳叔寶寵愛一位狎客,名喚孔範,此人專門陪陳叔寶作詩取樂,還與宮中的孔貴嬪結為兄妹,十分受寵。他與陳叔寶談及此事時,認為隋軍絕不可能越過長江,一定是邊將想要立功,這才故意將戰事說得緊急,還說隋軍若是渡江,他便做太尉抵御隋軍。陳叔寶被哄得十分高興,不把戰事放在心上,朝廷上下仍是一片歌舞升平,這般景象不禁讓人覺得荒誕,南陳朝廷已經爛到了骨子里,無藥可醫了。】
劉徹搖了搖頭,說道︰“看來南陳勢必要亡在陳叔寶的手中了。”
南陳不過仗著有長江阻攔,便覺得可以高枕無憂,這樣的想法何其危險。
一個國家如果失去銳氣,失去對戰爭的防備,離危險也就不遠了。
陳 吐出一口氣,懸著的心也算是死了,他恨不能把安成王一家都拖進宮亂刀砍死。
不是他生性殘忍,實在是陳叔寶太過荒唐,他忍不下這口氣。
楊堅冷笑道︰“即使是天險,也並非不能逾越,陳叔寶如果以為長江可以攔住我大隋的將士們,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在他看來,陳叔寶愚蠢至極,以為僅憑長江便能攔住他的大軍,錯得離譜。
這般自大愚蠢的人,怎麼配成為他的對手,若陳叔寶不死是南陳的國君,他看都不會看一眼。
嬴政匪夷所思地說︰“皇帝愚不可及,大臣們難道沒有一個清醒的麼?”
扶甦輕聲道︰“南陳朝野上下都是一片靡靡之氣,即使有人意識到危險,也根本不會得不到重視。”
李世民說道︰“如此庸碌的君王,怎能擔起天下?亡于文帝之手,已經是南陳最好的結局了。”
即使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隋文帝已經是極為難得的明主,即使南陳滅亡,也只是南陳朝廷滅亡,而南陳的百姓也不會因此受多少苦,對百姓來說未嘗不是幸事。
江南富庶,落在陳叔寶手里只會糟蹋了,百姓也只會受苦,還不如給隋文帝。
【南陳上下人人都以為隋軍不可能渡過長江,但隋軍偏偏就渡過了,而且還是在南陳沒有發覺的情況下,按理說大軍渡江,怎麼可能無人察覺,這都是隋朝將領賀若弼,此人在北周便頗有名氣,立下了不菲的戰功,他購買了大量的南陳船只和破船,這讓南陳朝廷認為隋軍並沒有水軍,沒有水軍自然也渡不過長江,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讓麾下士兵們在換防時制造出很大的排場,一開始南陳軍隊,還以為隋軍這是要進攻了,但時間一長,相同的場景發生過數次以後,南陳軍隊便發現隋軍壓根兒不是要開戰,只是換防而已。為了更好地迷惑南陳軍隊,賀若弼還讓士兵在長江岸邊狩獵,每次動靜都很大,南陳軍隊果然被迷惑,就這樣忽略了隋軍的真正目的,隋軍于禎明三年渡過長江。】
听到賀若弼的名字,楊堅不由露出一個遺憾的表情,說道︰“輔伯有勇有謀,立功良多,實在是我朝的一位良將,可惜……”
可惜賀若弼自恃戰功赫赫,為人也有些傲慢,不滿楊素的地位比他高,以至于對朝廷生出怨憤,雖然楊堅沒有將其處死,但他還是無法像從前那樣信任對方了。
楊廣神情有些不耐煩,若說先帝對賀若弼尚且念及舊情,從不虧待,他對賀若弼就沒有絲毫的舊情了。
自他即位以後,賀若弼愈發受到冷待。
李世民嘆道︰“賀若弼可惜了,他也算是隋朝的一員名將,誰知竟死于煬帝之手。”
這事說來也有些離譜,大業三年,楊廣巡游,為了招待當時的突厥可汗等人,不惜找人做了一頂大帳篷,這頂帳篷非同一般,竟然可以容納幾千人。
如此繁復的帳篷,耗費自然不小,賀若弼也這麼覺得,因此與旁人說起此事,這事傳到楊廣的耳朵里,賀若弼等人被處死。
【直到隋朝軍隊進入南陳境內,攻城掠地時,陳叔寶這才恍然發覺,不知什麼時候,隋朝的軍隊便已經渡過了長江。從前陳叔寶對于戰事不以為意、毫無畏懼,並非是他的膽子有多大,而是他發自內心地認為隋朝肯定無法渡過長江,會像北周和北齊的軍隊一樣無功而返,但這次他想錯了。陳叔寶驚恐之下,這才想起來派兵抵御隋軍,同時征召大量士卒,就連僧人道士都不放過,相比南陳朝廷的歇斯底里,接連戰敗,隋朝軍隊就要干脆利落許多,不僅接連取勝,還從不擾民,如此優良的作風很討百姓的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