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李世民深表憂慮︰“這個烏承恩靠譜麼?不會壞事吧?”
他不認識烏承恩,對他自然不放心,萬一烏承恩行差踏錯,露出馬腳怎麼辦?本來史思明可能還沒打算反,要是烏承恩露了餡,這可就不妙了。
李治擔心地說︰“烏承恩千萬要小心行事……”
史思明降而復叛,這是他忘恩負義,可要是烏承恩做了什麼不該做的,叫史思明抓住把柄,這事可就不一樣了。
屆時,史思明大可以說是唐廷苛待于他,因此才選擇反叛,如此一來他們大唐可就不佔理了。
他可不想看史思明一副受害者的嘴臉,太惡心了。
李隆基眉頭緊皺,他本能地不太信任兒子做出的安排。
他讓烏承恩作為內應,伺機除掉史思明,可烏承恩要如何取得史思明的信任?又如何除掉史思明?
退一萬步講,烏承恩真的有這個本事弄死史思明,他又打算如何安撫史思明死後必然混亂的軍隊?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不能亂來,烏承恩擔得起這個責任麼?
劉徹似笑非笑地說︰“哼,史思明又不是傻子,憑空來了一個副使,他難道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這哪里是副使,這是大唐派來的探子啊!史思明怎麼可能信任烏承恩?
【烏承恩的辦法是,他總是穿著破衣服游說士兵,這令人懷疑的舉動很快讓史思明發現了,並告到了史思明那里,史思明沒有輕舉妄動,萬一烏承恩沒有那個意思,是他們誤會了怎麼辦?烏承恩這個大聰明,他來慰問的時候,史思明留他們一行人住下,派了兩個人躲在他們床下,晚上,烏承恩便和他的兒子說,皇帝讓他除掉史思明,事成後便讓他做節度使,床底下的人一听好家伙,原來你打的這個主意,馬上從床下鑽出來,史思明也知道了朝廷的算盤,立刻把他們抓了起來,還從他們的行李搜到了朝廷公文之類明晃晃的主意,李亨的計謀徹底露餡了。】
李世民︰???
他艱難地說︰“認真的麼?這就是李亨選出來的內應?”
烏承恩這素質,當什麼奸細啊,他自己就把計劃全露出來了。
李治︰“……”
他揉了揉太陽穴,低低地說︰“啊,我頭疼……”
武皇後立時上前,滿面擔憂地說︰“聖人,可是頭風又犯了?”
李治抬頭看她一眼,頓覺頭更疼了。
李隆基嘴角抽搐,他的懷疑果然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烏承恩究竟是何許人也,一出手便暴露了己方的所有謀算,這種人是怎麼得到李亨信任,並且來做內應的?
他都懷疑這烏承恩是史思明派去的奸細呢!
劉徹也沉默了,史思明是不是傻子不知道,但烏承恩絕對是個驚天大傻逼,派他來的朝廷人士也沒聰明到哪里去。
烏承恩他去的可是史思明的地盤,他居然什麼都敢和兒子說,難道他沒有想過,史思明未必不對他心懷警惕麼?
難道他沒有想過,史思明有可能會派人監視他的言行麼?這奸細的職業素養很不過關啊!
嬴政露出一個明晃晃的嫌棄表情,他手底下要是有這種蠢人,早被他趕回老家去了。
內應的職責便是配合朝廷,拿下心懷不軌的反賊,將叛軍收歸己用,連本職工作都干不好,要你何用?
他們定下內應人選之前,難道都不考核一番的麼?
【史思明質問烏承恩為何要這樣做,烏承恩把責任都推到了李光弼身上,說這都是李光弼謀劃的。史思明當然不听,召集百姓大哭一場,言語之間都在哭訴他如何忠心,朝廷卻反過來要殺他,然後他把烏承恩等人亂棍打死,囚禁了李亨派來慰問的宦官,直接上表抗議。李亨對此能說什麼,除了埋怨烏承恩這個大傻子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也就只能干巴巴地說這都是烏承恩一個人地打算,與我和李光弼沒有關系啊!這個解釋實在太蒼白了,換作任何一個人都不會信,更何況是本就賊心不死的史思明。】
李世民一臉木然,把柄沒抓到,人也沒殺成,反被對方掀了老底,他還能說什麼?
他便是有一萬句髒話要說,也傳不到那些不孝子孫的耳朵里,等等……傳不到?
他險些忘了,他是可以的啊!
大唐白月光︰爾等不孝子孫,若是沒本事,趕緊滾,我李家有的是青年才俊,不缺你們來給我添亂!
李亨︰“……”
他尷尬一笑,裝作沒看見,他哪里能不做皇帝,這大唐天下還需要他來支撐呢。
他不做皇帝,難不成讓他那老糊涂的阿父做皇帝?
我很荔枝︰@大唐白月光,耶耶息怒,大唐不會這麼輕易就被打倒的。
大唐白月光︰@我很荔枝,最好是這樣。
香孩兒︰@大唐白月光,李兄你別急啊,安史之亂最後可是平了,可你大唐的問題,不止一個安史之亂啊!
李世民︰???
他勃然大怒︰“這廝是不是在看我的笑話!?”
長孫皇後︰“……”
這人好像一直在看你的笑話,反正你也沒少看他的。
朱八八︰@大唐白月光,趙家兄弟說得沒錯,大唐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李世民惱羞成怒︰我和你們很熟嗎?叫誰李兄呢?!
【乾元元年,以郭子儀為首的九位節度使領兵二十萬進攻相州,安慶緒接連大敗,無奈之下只能退守鄴城。為了自己的小命,安慶緒也顧不上忌憚了,他派人去找史思明求援,還許諾只要史思明出兵,他就把燕國帝位讓給他,史思明便帶著十三萬兵馬來救安慶緒。李亨此人有許多皇帝都有的毛病,那就是多疑,皇帝多疑不是什麼稀罕事,但他的多疑在當下就有些不合時宜了,他一方面要指望武將去提他平定叛亂,一方面又擔心武將不受他的控制,于是他想出了一個餿主意,他派了九位節度使領兵,卻不設元帥一職,派去監軍的也是魚朝恩這個宦官,李亨為他的多疑付出了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