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趙匡胤默然良久,嘆道︰“夠了,已經足夠了。”
天下為他們趙家付出的已經夠多了,靖康之恥的時候,冤殺岳飛的時候,趙家皇帝並沒有對得起自己皇帝的身份。
他們早已不配做皇帝。
飽受苦難的臣民沒有推翻趙宋王朝,或者說沒能推翻,而是繼續容忍一個又一個趙家皇帝安坐皇位之上,已經稱得上情深意重了。
流盡最後一滴血又怎麼樣呢?難道大宋就會起死回生嗎?
他知道軍民未必就是為了趙家,而是為了自己,為了天下所有人,但這些已經足夠了。
哲宗臉色木然,他很高興能有這樣忠心的臣民,但趙家的皇帝顯然配不上這份忠心。
這時候要是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說我要做皇帝,他根本不會有任何意見。
趙家皇帝佔著茅坑不拉屎,怎麼好意思繼續佔著皇位?
當然,如果說我要做皇帝的那個是蒙古人,那還是算了。
端王︰“……”
趙構本人︰“……”
昏庸無能,膽小如鼠,這說的不就是我們嗎?!
天幕還是這麼喜歡cue他們。
李世民嘆道︰“趙家皇帝對不起這個天下啊!”
身為皇帝,享受萬人之上的榮華富貴,卻沒能盡到皇帝的責任。
與其說臣民是為了皇帝,為了趙家,不如說他們是為了“大宋”。
朱元璋聞言說道︰“文天祥,陸秀夫……這些都是真正的忠烈之臣。”
【南宋臣民護送恭帝的兩個兄弟趙腂和趙𦩑逃出臨安,趙腂在群臣擁戴下于福州即位,並護送兩兄弟逃往海上,右丞相文天祥沒有拋棄已經名存實亡的小朝廷,積極組織南宋軍民抵抗元軍。新帝登基三年,十一歲的小皇帝在抵達雷州不久後去世,大臣擁立趙𦩑為帝,這是南宋最後一任皇帝,年僅六歲。】
趙匡胤這次沒說什麼難听的話,畢竟一個六歲的小皇帝,他的唯一作用就是當一個吉祥物。
他的列祖列宗造孽,怪不到六歲的小孩子身上,同樣的,指望他力挽狂瀾也是不可能的。
六歲的小孩能做什麼?!怕是連大臣都沒認全吧?
神宗喃喃地說︰“文天祥……?”
這就是大宋最後的丞相麼?他是個好官,也是個好臣子,居然還願意追隨這個破破爛爛的王朝。
可惜,南宋已經沒有什麼能給他的了。
哲宗顫抖著閉上眼,他知道,已經快要結束了。
岳飛目露敬意︰“文丞相忠孝節烈,實為我輩楷模!”
張憲暗道,將軍你已經是楷模啦,哪里還用像別人學習!
趙官家感慨︰“岳飛和文天祥,此二人都是我大宋的祥瑞啊!”
他又對秦檜說︰“秦卿,你可要多學著點!”
秦檜︰“……”
他勉強擠出一個笑容︰“是,官家,只是臣有一言……”
趙構打斷了他的話,說道︰“對了秦卿,你還沒給我表演耍大刀呢!”
秦檜︰???官家算我求你了,把大刀這事忘了行不行啊?!
劉徹挑了挑眉,哪怕是他這樣砍丞相如切菜般的人物,面對文天祥這樣的丞相,都下不了手。
這可不是那些用完了就能隨手殺掉的臣子。
嬴政輕嗤,南宋雖然腐朽得不成樣子,可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會涌現出幾個忠臣良將,岳飛如此,文天祥亦是如此。
可他們活著的時候,似乎並沒有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起文天祥這個世人耳熟能詳的名字,他有一句詩同樣很出名,相信讀過書的人應該都知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首詩就是他輝煌一生的真實寫照。宋理宗在位時,二十一歲的文天祥考中狀元,但因直言指責奸臣董宋臣和賈似道而數次遭到貶斥,三十七歲的他干脆自請致仕。】
趙匡胤搖搖頭︰“又是一個被昏君奸臣耽誤了的人才!”
二十一歲考中狀元,這得有多重的含金量啊!
滿大宋能找出幾個狀元?更別說是二十多歲的狀元!
要是這文天祥生在他的時代就好了,南宋那就是深淵啊!
甦軾長吁短嘆︰“詩是好詩,人也是好人,就是這運氣太不好了!”
怎麼就生在這個時候呢?要是文天祥能與他生在同一時代就好了,他多想與文天祥結交一番!
他不住地搖頭,可惜了,可惜了!
李世民念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讀完,贊嘆不已︰“好文采,也好氣魄!”
詩寫得容易,做起來難,難得文天祥都做得很好。
遺憾的是,他從這句詩里已經能窺見文天祥日後的結局。
留取丹心照汗青麼……
嬴政滿頭霧水,天幕經常說一些讓他听不懂的名詞,狀元是何意?
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此後大概是做了官,不然也不會有後面的劇情,考中狀元就能做官麼?
【德佑元年,蒙古軍南下攻宋,文天祥拿出自己的全部家財募兵勤王,後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經歷幾次兵敗,母親同兒子都已去世,他仍然沒有放棄抗元事業,最終在五坡嶺不幸被俘。元軍將文天祥押解到元大都,面對元人的威逼利誘,甚至許諾他宰相之位,文天祥依然不願背棄宋朝,從容赴死。】
趙匡胤重重嘆了一口氣,文天祥兵敗,南宋離滅亡恐怕不遠了吧?
他不會指責文天祥最終失敗了,因為他做得夠多了,來日地下相見,他非要與文天祥好生敘舊不可。
這樣好的臣子,是他們趙家配不上啊!
神宗一怔,淚流不止,有這樣的臣子,是他們大宋的福氣。
只是這點福氣馬上就要到頭了。
哲宗苦笑︰“章相公,我現在只有一個願望,大宋的皇帝千萬不要再被俘虜了。”
因為這個,他受到的屈辱已經夠多了,他希望大宋最後能有骨氣一點,不要再出個昏德公、重昏侯之類的了。
雖然皇帝只有六歲,可他生在趙家,又做了皇帝,一人的榮辱便代表一個國家的榮辱,這就是他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