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劉徹︰“……”
他皮笑肉不笑地說︰“天幕你屬實有些冒昧了。”
他堂堂世宗孝武皇帝,大漢棋聖之子,天幕居然拿他和趙構比?!
打他生下來,就沒受過這種委屈!
趙構算什麼東西,也配讓他的衛霍效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他配嗎?!
衛青表示︰陛下很好,趙構就算了吧。
這樣的皇帝,是個人都消受不起。
霍去病不屑地說︰“想得美,我和舅舅才不去南宋呢,我倆活得好好的,為什麼想不開要去找死?”
陛下別的不說,待他和舅舅都是極好的,除非他們瘋了,不然誰去給趙構打工?
他們名將選擇君主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好嗎?!趙構那樣的,壓根兒排不上號。
劉邦真誠地說︰“雖說韓信那小子總給我找不痛快,但讓他遇上趙構,這個懲罰還是太惡毒了。”
韓信也道︰“陛下比趙構強上百倍,項羽我都看不上,何況趙構?”
他對于自己的君主也是有要求的,雖然他現在大不如前,但也不得不承認,劉邦真心對待什麼人的時候,還是很讓人感動的。
白起听完,十動然拒,他寧願被昭襄王賜死,也不願讓趙構那樣的小人害死,太憋屈了!
嬴政說道︰“雖然我不喜歡劉徹,但他也不是趙構可以比的。”
好好的衛霍為什麼要去南宋,嫌風波亭人太少太寂寞了嗎?
趙匡胤疲憊不已︰“來什麼,千萬不來,害了一個岳飛不夠,還要再禍害衛霍麼?”
【皇子趙瑗被立為太子後,改名趙𣐿,是為宋孝宗。他是一個與祖輩和父輩都大相徑庭的皇帝,即位之初便銳意改革,罷黜秦檜黨羽,改用主戰派官員,力圖恢復中原,並降旨為岳飛平反。他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子,但面對他父親一手締造的冤案,還是選擇了糾正這個錯誤,岳飛得以官復原職,追謚“武穆”,因此我們也會稱呼岳飛為岳武穆。寧宗在位期間,朝廷追封岳飛為鄂王,理宗即位後又將岳飛謚號改為“忠武”。】
韓世忠無語︰“皇子當然和官家不一樣,他又不是官家的種!”
官家自己的皇子已經去世,這位皇子是從太祖一系過繼來的。
幸好過繼了,誰知道早夭的小皇子成人以後會不會是第二個趙官家?
趙匡胤現在已經不相信天幕說的某某和父輩不一樣了,趙構最初也和父輩不一樣,可他後來不又向著父輩的方向追趕了嗎?
新帝這會兒表現好,誰知道他以後會是什麼樣子?
他心累不已,說道︰“岳飛死都死了,平反還有什麼意義嗎?”
趙德昭低聲說︰“為岳飛平反,當然很有意義,先不說基本的道德和良知,趙構這會兒還活著呢,孝宗為岳飛平反,是不是也代表他有意北伐?”
趙匡胤︰“……那是挺有意義的。”
岳飛沉默半晌,說道︰“新君與官家確實不同。”
張憲冷笑︰“又不是官家的種,怎麼會像官家?官家,啊不皇子可是太祖一系的後嗣!”
太祖後裔,總得比太宗一系要強吧?
岳飛滿腔的熱血在得知官家下詔退兵便冷下去了,但這位新官家的出現,還是讓他重新燃起一些希望。
他自然不會指望現在的皇子,但天幕上的那位孝宗皇帝,應該還不錯,可惜他是指望不上了。
劉徹慵懶地說︰“恢復中原?我看難。”
【獄卒隗順的兒子將父親保守一生的秘密告知朝廷,孝宗下旨將岳飛改葬在西湖棲霞嶺,英雄合該長眠在這個地方。至于家人,孝宗也多加關照,岳飛的長子岳雲被冤殺,次子岳雷在流放途中含恨而死,並沒有等來平反的一天,其余三個兒子均入朝為官。岳飛的繼妻李娃與岳飛感情和睦,岳飛沒有納妾,李娃在岳飛死後也沒有改嫁,被一同流放到嶺南,將三個孩子撫養成人,丈夫平反後北歸。】
岳飛看著長子,面露傷懷,少見地露出父親的溫情,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你很好,是我連累了你。”
岳雲眼眶通紅,哽咽道︰“父親,這不關你的事,若非秦檜小人和……和官家,事情又怎麼會變成這樣。”
岳飛嘆道︰“還有發祥,那孩子先失了父兄,底下又有幼弟,想來也不容易。”
若是容易,岳雷又怎會含恨而死?只憑殺父殺兄之仇,便足以摧毀一個少年人了。
還有妻子李娃,她實在是一個賢淑的女子,為他打理家業,孝順母親,還為他生育了三個兒子,實在是一位賢妻。
他卻沒能給她一輩子安穩的生活。
岳飛笑了笑,語帶安慰︰“好了,我還能葬在西湖,已經滿足了。”
岳雲听了這話, 更想哭了,憑著父親的功勞,陪葬皇陵也使得,哪里會葬在西湖就滿足了呢?
李世民撇撇嘴,說道︰“身後哀榮,哪里比得上生前富貴?”
無論給予怎樣的追封,給予岳家子孫怎樣的蔭蔽,岳飛也無法活過來了。
歸根結底,岳飛才是那個理應享有一切的人啊。
趙匡胤嘆道︰“這孩子,是比他父親要強上不少。”
可惜不能給真正的岳飛一些實質性的補償,只能給他的兒孫了。
神宗沉重地說︰“照拂功臣後裔,這是應該的,最應該照拂的,還是岳飛本人吶!”
趙構好日子過得不知東南西北,還是他兒子上位,才想起恩賞岳飛後人,虧趙構能坐得住。!
嬴政說道︰“這才是功臣應該得到的禮遇!”
若是有功之臣得不到應得的東西,還會有多少人願意為南宋這個已然腐朽的朝廷做事?
【孝宗希望能夠恢復中原,也派將領出征北伐,但由于北伐軍內部不和,又輕視敵人,北伐最終失敗,狠狠打擊了孝宗的決心,兩國再次議和。此時的趙構還活著,他敦促孝宗與金人議和,南宋不再向金人稱臣,而是稱佷,趙構對此非常滿意,全然不顧南宋還要割地給金人,反而因為稱呼就滿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