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趙匡胤深覺劉光世不安好心,說道︰“他幾次拒絕支援,究竟打的是什麼主意?”
金人攻下大宋領土,對他有什麼好處?
岳飛就是再能打,也不可能孤軍擊敗金人啊!
神宗說道︰“外有蠻夷,內有流寇,皇帝昏庸,又有劉光世這樣的人渾水摸魚……”
真不是他悲觀,實在是現實壓力太大了。
李世民嘆道︰“戰場v之上,最怕遇見的就是劉光世這樣的同僚。”
你和敵人打生打死,同僚卻不來支援,運氣不好恐怕就生生把你拖死了。
宋朝的那個楊業不就是因為同僚瞞著他跑了,結果只剩下他的部隊,楊業最終力戰不敵,被金人所俘。
劉徹了然︰“劉光世不支援岳飛,會不會是因為他和趙構一樣,畏懼金人,因此才不敢出兵?”
除了這個,他想不明白劉光世為什麼不支援自己的同袍,難道說他是金人奸細?
比起奸細,似乎前者更有可能一些,只是他幾次拒絕朝廷詔令,為何不將其罷免?
嬴政頷首,他對岳飛十分欣賞,這樣的人才不可多得,即使他手下不少良將,但也不介意多一個岳飛。
趙構不懂什麼是知人善用,禮賢下士,他懂啊!
【紹興三年,岳飛入朝覲見,趙構賞賜岳飛,其中包括一面錦旗,上面有趙構親自寫的“精忠岳飛”四字,這面旗子可以拿來張掛在軍營之中,還撥了不少人給岳飛。這時還有一件關于岳飛的趣事,岳飛曾酒後毆打了兵馬鈐轄趙秉淵,趙構便讓他戒酒,岳飛說戒就戒,真的不再飲酒,旁人看了,也得感嘆一句“君臣相得”,至少迄今為止,他們的君臣關系還是不錯的。】
趙匡胤敏銳地捕捉到那句“迄今為止”,心里一咯 ,不祥的預感越來越重。
他早就知道,岳飛這樣的人遲早會礙趙構的眼,二人對于金人的分歧實在太大了。
岳飛力主抗金,趙構則極力退避,寧願稱臣納貢也要與金人議和。
他曾想著,岳飛說不定能為大宋一雪前恥,可岳飛即使有這個能力,可趙構會怎麼想?
眼下二人君臣和睦,到了那一天,君臣又會走向什麼結局?
神宗臉色微變,自古君王猜忌手下將領,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像趙構這樣道德感低下的皇帝。
岳飛再忠心耿耿,也免不了引起趙構的猜忌,可千萬不能是這個時候。
李世民說道︰“這麼說,他們的君臣關系後來惡化了。”
他為岳飛感到不值,也加深了對于趙構的昏庸程度的認知。
一個李綱,一個宗澤,趙構已經辜負了兩位忠臣,難道連岳飛也不珍惜?
果然,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以趙構的腦子,注定做不了那個伯樂了。
嬴政皺眉︰“岳飛忠耿,自然不會有錯,那一定是趙構的問題。”
一個是昏庸軟弱的趙構,一個是忠勇善戰的岳飛,誰更值得信任,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嗎?
岳飛神色一緊,天幕所言,難道是在說他與官家生了嫌隙麼?
他不是傻子,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而他與官家的矛盾,其實早就有了。
他不怕官家降罪,只怕有生之年不能收復中原,洗清金人加諸在大宋國土上的屈辱。
待北伐事畢,官家若是不放心,他便將兵權一交,免得君臣二人走向不可挽回的境地。
他堅定地注視著前路,只要再等一等……
【這就要回到剛開始的話題,岳飛上書提出收復襄漢六郡的主張,宰執朱勝非和趙鼎對此大力支持,然而趙構卻似乎並不高興,雖然允許岳飛帶兵收復襄漢,卻只準岳飛收復六郡之地即可,不能說什麼北伐、收復開封等語,如果超過六郡之限,哪怕岳飛立下大功,也要懲罰他。雖然有趙構的唧唧歪歪,但岳飛還是踏上了收復襄漢的路途。】
【岳飛先是攻郢州城,只用了一天就攻破郢州,殺敵七千多人,然後兵分兩路,張憲、徐慶二人攻隨州,岳飛則直撲襄陽,據守襄陽的李成听說岳家軍一日攻城的戰績,嚇得魂飛魄散,竟直接逃跑,岳飛不費一兵一卒便收下了襄陽。而張憲和徐慶也順利攻下隨州,俘虜五千士兵,岳飛的長子岳雲十二歲便隨父抗金,此次戰役中更是勇冠三軍,第一個沖上隨州城頭,不過十六歲而已。】
趙匡胤大為憤怒︰“趙構在胡言亂語些什麼!”
你到底是趙家的皇帝,還是金人的皇帝?
趙德昭腦中靈光一閃,忙道︰“父皇可還記得完顏構這個名字?”
趙匡胤一愣,完顏構,這是天幕說過的,排在雪鄉二聖之後,完顏是金人姓氏,而趙構也有個構……
趙匡胤悟了,完顏構,說的不會是你趙構吧?!怪不得你叫完顏構啊!
仁宗驚喜地說︰“這岳雲莫非是我大宋的冠軍侯?!”
當年的霍去病十八歲領兵,功冠全軍,岳雲與他竟有幾分相似。
李世民欣喜地說︰“不愧是岳飛之子,不墮其父威名!”
精忠岳飛的兒子,正該是這個模樣!
劉徹笑道︰“去病,你來看看,他像不像你?”
霍去病輕哼,傲嬌地說︰“還不錯吧。”
他是個驕傲的人,除了陛下和舅舅,很少有人能被他放在眼里,如今多了一個岳飛,他的兒子岳雲嘛,也還不錯啦。
但岳雲如果只能止步于此,那他就不太會把他放在眼里了。
嬴政說道︰“將門子弟,正該如此。”
岳雲十六歲便有這樣的成績,大概也會是一位名將。
岳飛露出幾分不易察覺的笑意,他對兒子一向嚴格,但也會為兒子的成就感到高興。
【岳飛首戰大捷,偽齊皇帝劉豫忙調兵增援,李成帶三十萬兵力反撲,想要奪回襄陽,被岳家軍擊敗。劉豫搬來的金人救兵與李成會和,仍舊敗于岳家軍之手兩百多位金人將領被俘,只有高仲逃過一劫,躲入鄧州城。然而鄧州也很快被岳飛攻克,岳飛仍是登城第一人,高仲也被活捉。岳飛又部將李道帶兵收復了唐州,接著又在王憲和張貴的掩護下收復復州,自此六郡歸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