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宋仁宗確實挺仁慈的,但這個仁字是對大臣的,對讀書人,對統治階級的,至于底層百姓,他們是享受不到來自皇帝的仁慈的,史書為什麼吹捧宋仁宗,因為他對文官好啊,文官踫上這麼個老好人上司,那不得使勁吹捧,哪怕宋仁宗除了仁慈外並沒有什麼值得說的政績,哪怕西夏打成那個樣子,文官們也可以昧著良心說宋仁宗是明君。】
趙禎︰“……”
我知道很丟臉,能別再嘲諷我了麼?
今天是他被人陰陽怪氣最多的一天!
趙匡胤陰著臉︰“是啊,只要皇帝對文官好,哪怕他一事無成,也能被說成是千古明君。”
他曾經認為文官對國家造成的傷害比不上武將,但有些文官也是真討厭啊!
整天就知道打嘴仗,一點成績都做不出來,別人有本事又要上去念叨,好想打他們一頓啊!
劉徹回憶了一下,他對大臣好像也不怎麼好,只是格外愛重那些有用的臣子。
不會有人暗戳戳說他壞話吧?
最好別讓他知道,不然……哼哼!
嬴政壓根兒不覺得他的風評會有多好,他又不是傻子,就拿這些宋朝文官來說,估計他是這些人最討厭的皇帝。
不過他也不在乎,誰會在乎一群廢物的想法——他並不是說宋朝文官都是廢物,只是除了寇準、範仲淹這些人,他還沒見過有用的文官。
【宋仁宗無子,過繼宗室子趙宗實,也就是宋英宗。這位皇帝身體不好,雖有改革之心,但身體條件不允許,只做了四年皇帝便去世了,改革自然無從談起。他之後的宋神宗頗有作為,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改善了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但因為新法的一些弊端的,執行過程中的不足,用人不當等等緣故,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王安石因此受到許多非議,最終王安石罷相,但神宗依舊推行新法。】
(感覺王安石變法這里理解起來有些難。)
趙匡胤心情大起大落,好不容易見著一個好苗子,一看他才做了四年皇帝,頓時有些喘不過氣,好在這位宋神宗看著也挺給力,那口氣又喘順了。
趙匡胤連連稱贊︰“好,好,這王安石很不錯!”
若是指望變法是完美的,顯然不太現實,但只要能對現狀做出改進,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經歷了一群妖魔鬼怪,趙匡胤的接受程度十分良好。
高興之下,也顧不上隱藏了,直接發了一條彈幕。
香孩兒︰範仲淹和王安石都是我大宋的好臣子,是大宋對不住你們!!
發完彈幕他又皺了皺眉,不滿地說︰“怎麼是神宗,這個廟號不好。”
範仲淹呆愣在原地,只覺胸中涌動著一股熱流,他為官多年,已經許久沒有這樣激烈的情緒了。
他不禁眼含熱淚,遙遙一禮︰“臣身為大宋子民,自當為國盡心竭力,當不起太祖的稱贊!”
他只是做了他該做的事情而已。
熙寧年間,王安石面對變法的種種艱辛,幾乎筋疲力盡,但他不願就這樣放棄。
若是半途而廢,如何對得起官家的支持?
他看到天幕中太祖皇帝的褒獎之語,頓時滿血復活,渾身充滿了干勁。
他想,我一定不能輕易放棄,否則怎能對得起太祖皇帝和官家!
他要好好改進一下,務必給大宋帶來最大化的利益。
宋神宗也很是激動,太祖皇帝也贊同變法!這件事多適合拿來做文章啊!
不過我的廟號怎麼是神宗,這是在嘲諷我吧?
李世民憐惜人才的毛病又犯了,嘆道︰“若能生在貞觀年間,我必然予以高官厚祿,豈能埋沒了這等人才?”
大宋你真是好福氣啊,雖然皇帝不怎麼樣,有才能的大臣倒是一茬茬的。
劉徹挑剔地說︰“這個神宗還算不錯,比他家先祖強。”
就是這廟號,感覺這皇帝做得很不順遂。
衛青輕笑,能讓陛下說一句不錯,還挺難得的。
嬴政輕哼︰“這宋神宗的做派,可不像趙光義的子孫。”
不過這皇帝的廟號怎麼是神宗,听上去不是什麼好廟號。
【熙寧五年,宋神宗派兵征討西夏,取得了十分可觀的勝利,但因在永樂城遭遇慘敗,神宗大受打擊,郁郁而終。宋哲宗繼位,神宗的母親高滔滔垂簾听政。高太後是反對新法的,等到她一掌權,致力于恢復祖宗舊制,火速召回了以司馬光為首的反對新法的大臣,司馬光全盤否定了王安石的變法,打擊變法派,廢除了大部分新法。】
趙匡胤懵了︰“哎哎哎?怎麼回事?”
他氣紅了眼︰“這高氏和司馬光是怎麼回事,我的新法就這麼給廢了?”
王安石呆呆地看著天幕︰新法……廢除了?
是了,曹太後和高太後一向反對變法,官家去世後,高太後掌權,怎麼可能容忍新法的存在。
他還想著怎麼樣改善天幕所說的弊端,誰曾想新法這就廢除了。
雖說我的變法有許多不足,但你也不能全盤否定吧?
宋神宗呆住了︰我郁郁而終?母後你——?
接連遭遇了兩個晴天霹靂,宋神宗感覺自己有些承受不住。
高太後不言不語,若她垂簾听政,肯定是要廢除新法的,祖宗法度豈能容王安石等人敗壞?
一直沒說話的英宗看向妻子高滔滔,有心說什麼,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嬴政搖搖頭︰“看來這宋朝是命該如此啊。”
劉徹直接幻視了祖母竇太後,有這樣的祖母,真是大不幸!
【宋哲宗與父親神宗一樣,是個不安于現狀的皇帝,他即位之初,高太後把持朝政,直到十七歲也不還政于皇帝,大臣有事也只跟太後說,這讓宋哲宗感到十分不滿,高太後還壓制哲宗的生母朱氏,絲毫不考慮哲宗本人的感受。高太後去世前,預感到朝中風雨欲來,叮囑哲宗不要學神宗,哲宗當然沒听她的,親政後啟用變法舊臣,打擊高太後重用的元佑舊臣,司馬光已經死了,宋哲宗還要追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