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曹丕咬牙切齒︰“兩代帝王托孤,這是何等的信重?我不僅把司馬懿當作心腹,還視他為好友啊!結果他居然這麼對我……”
若說人終有私心,可諸葛亮也受帝王托孤,為何卻能一生盡忠職守?
曹植在很多事情上都比較理想主義,但他骨子更能認同諸葛亮的忠君行為,對司馬懿為人也很是不喜。
他生氣地說︰“我以前還很欣賞他,沒想到他是這種貨色!”
他不禁嫉妒起劉備。為何他有諸葛亮,我的卻是司馬懿?要能把諸葛亮挖過來就好了……
劉徹說道︰“早知司馬家是這等貨色,還不如是曹魏呢!”
劉備嘆道︰“司馬家爭權奪利是一把好手,可做皇帝……實在不合格啊。”
【也正因為司馬家的討人嫌,三國就更加令人懷念了,曹魏被司馬家篡位,還剩下蜀漢與孫吳兩家。一心想要興復漢室的諸葛亮死于最後一次北伐,蔣琬、費 先後接過重任,又先後離世,姜維幾次北伐也以失敗告終。最後蜀漢亡于曹魏之手,但這時的曹魏已經出于司馬家的控制下。】
劉備聞言,嘆了口氣道︰“阿斗那孩子年歲尚小,我本想著將他培養成一代英主,還是不行啊。”
諸葛亮蹙眉道︰“繼承人一事何其重要,還請主公日後擇名師教導啊!”
劉備贊同地說︰“你說的是,這孩子還太小,我不信教不好他!”
曹操皮笑肉不笑︰“如果沒有司馬家,我倒是很高興。”
司馬家已經控制朝政,即使滅了蜀漢,與他曹魏也沒什麼關系。
劉邦苦笑︰“我在期待什麼,天下的好事哪能都落到劉家頭上?”
孫權臉色木然,蜀漢亡了,不就只有孫吳孤立無援了?
若蜀漢還在,好歹還能聯手。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繼承父志,在曹魏大軍領兵據敵,但卻錯失先機,力戰而死,總算沒有辜負諸葛家族的名聲。蜀漢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建議投降,劉禪的第五個兒子北地王劉湛極力主張死戰,但遭到劉禪拒絕,悲憤之下,在昭烈廟中痛哭一番,殺死妻兒,自己也自殺。劉禪最終向司馬家投降,直到這時,姜維還想著假意投降,救出劉禪,但事泄被殺。】
諸葛亮一愣︰“這是我的兒子?”
劉備感動地說︰“不愧是孔明的兒子!”
諸葛亮忠心耿耿,他的兒子也很有骨氣嘛。
諸葛亮回過神來苦笑︰“這孩子兵法也不知怎麼學的……”
劉備語重心長地說︰“哎呀,不要怪孩子,慢慢教嘛。”
關羽大概是听多了天幕說的搞男人等語,看主公和諸葛亮總覺得哪里不對。
說到劉禪,劉備的臉黑了,他本來想著這孩子能力不夠,可他的表現卻讓劉備失望了。
你的臣民都沒有放棄,你就先放棄了?
這回輪到諸葛亮安慰他了︰“當前局勢,少主也是有心無力,死戰又能如何?若能使蜀漢上下平安,也只好忍辱偷生了。”
劉備還是有些不滿︰“可惜了劉湛、姜維還有諸葛瞻這樣的忠臣!”
曹操有些詫異︰“劉備的兒子倒是不像他。”
劉邦遺憾地拍了下大腿,到底也說不出讓劉禪寧死不屈的話來。
時勢如此,不投降又有什麼用?
劉徹感慨地說︰“這劉禪不怎麼樣,臣子倒很有氣節。”
他最欣賞的就是姜維、諸葛瞻這樣忠心耿耿的臣子,或者說正常皇帝都會喜歡這種人。
衛青輕嘆︰“我很佩服他。”
在他看來,即使姜維能夠帶劉禪逃走,東山再起的可能性也不大,兵馬、糧草、人心,這都是要考慮的事情,何況這劉禪看上去也沒有那種魄力,只是這份忠君之心實在讓人欽佩。
【劉禪投降後受封安樂公,與蜀漢舊臣被帶往洛陽,宴席間演奏蜀中樂曲,蜀漢舊臣見狀難免想起故國,紛紛感到傷感不已,司馬昭故意問他是否思念蜀國。劉禪對此的回答是︰“此間樂,不思蜀也”,蜀漢的時代就此結束了,連帶著那個興復漢室的夢想一起消失無蹤。】
劉備手一抖,臉色慢慢漲紅了。
他喃喃地說︰“他怎麼能這麼說,怎麼能就這麼說?!”
說到最後,竟然還帶上了哭腔。
你怎能不思蜀國,怎能不思蜀國啊!
劉備挽起袖子,氣勢洶洶地往後院走,看上去像是要把親兒子打死,諸葛亮忙攔住他︰“主公,你這是做什麼?!”
劉備沉著臉,說道︰“我去打死那個孽障!”
諸葛亮正色道︰“還請主公听我一眼!”
劉備強行壓制怒火︰“孔明你說便是。”
諸葛亮鎮定地說︰“主公希望少主說什麼呢?說我很思念在蜀國的日子?若他這麼說,司馬昭會不會懷疑他仍有復國之心?屆時不只是少主,其下文武百官焉能保全?”
劉備沉默了,若換個人他是不信的,但司馬家就不那麼確定了,司馬家能有道義這種東西麼?
關羽也附和道︰“是啊主公,少主尚且年幼,並不是日後的那個少主啊!”
劉備神情糾結幾瞬,坐了回去。
左右暗暗松了口氣,主公今日要是打死親兒子,那可就是他們的罪過了。
曹操面露嘲諷︰“劉備的兒子就是這個樣子?”
但還能怎麼樣呢?去和司馬昭同歸于盡,帶著臣子們一起死麼?
他笑了一會兒,慢慢收斂了笑意。
孫權看了一會兒,突然說道︰“公瑾,你說如果我是劉禪,我該怎麼做呢?”
周瑜堅定地說︰“主公不會是劉禪的,永遠不會。”
孫權自嘲地說︰“你沒听後人說麼,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我若活到那個時候,說不得也要做劉禪呢。”
周瑜無奈地說︰“主公……”
孫權笑道︰“不過我還是幸運的,沒活到那個時候,也不用親眼見孫吳亡于他人之手……”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直至消失不見。
周瑜側首看他,只見孫權眼瞳幽深,看不出什麼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