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漢元帝這種貨色居然能有高宗的廟號,簡直是登月踫瓷,其程度和宋真宗封禪泰山不相上下,畢竟歷史上還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高宗皇帝,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給老爹加謚號愛好者,女帝的丈夫,武周皇後(純屬戲稱哈)——唐高宗李治。由于親爹光芒太過耀眼,老婆又太過特立獨行,李治的存在感一直不高,再加上宋朝暗戳戳搞黑材料,影視作品傳播範圍太廣,很多人提起李治,想到的都是怕媳婦的窩囊廢。】
(突然發現把劉秀給忘了,作者會在李治後面補上)
李治︰我怕皇後?!
武則天︰認真的嗎?!
李世民臉色凝重,女帝丈夫,武周皇後,這都什麼跟什麼啊!他對兒媳真的稱帝這件事有了最直接的感知。
武皇後臉一白,忙跪下請罪,冷汗浸濕了華服。
雖然她日後登基稱帝,但現在李治還活著,她還只是皇後,還處于李治的掌控下。
李治想殺她,那是輕而易舉!
李治雖然在笑,但笑意卻不達眼底,他注視妻子半晌,這才伸手將她扶了起來。
李治輕笑︰“皇後,你可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
武皇後勉強微笑,她知道,皇帝隨時準備除掉她,他怎會容忍一個篡奪李唐皇位的女人依舊存活于這個世上?
趙匡胤︰泰山封禪?!這宋真宗是干了啥?
【貞觀二年,晉王李治在東宮麗正殿出生,他年幼時就很聰慧,端莊仁慈,和兄弟也非常和睦。李治上有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不出意外的話這輩子都只會是哥哥的好弟弟,好臣子,李治對自己是這麼要求的,李世民對此也是樂見其成,他對這個兒子很是疼愛,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生母是長孫皇後,另一方面便是長孫皇後去世時,李治哭得格外傷心,這讓李世民非常憐惜,可順風順水的生活偏偏就出了意外。】
李承乾和李泰︰“……”
真是不好意思哈。
長孫皇後心疼極了,那孩子還小,就要承受喪母之痛,多讓人憐惜。
李世民嘆息︰“觀音婢,你這次可要活得久一點,雉奴這孩子太讓人不放心了!”
好好一個皇帝,都成皇後了,雉奴看女人的眼光真不怎麼樣。
他泄憤似的捏了捏兒子的小臉,小雉奴委屈地哭了起來。
李世民哼哼︰“你還有臉哭。”
長孫皇後責怪道︰“雉奴還小呢,你欺負他做什麼。”
兒媳成了女帝,這跟李治脫不開關系,但她兒子這麼小,哪里舍得責怪呢?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在奪嫡中斗了個兩敗俱傷,李世民不得不考慮另立儲君,他覺得李治仁孝寬和,立他為儲可以保住心愛兒子們的性命。為此他不惜在重臣面前表現出被兒子傷透心要自殺的樣子,大臣們拼命阻攔,認為可以立晉王為儲君,李世民如願立李治為太子,全力培養他,哪怕上朝也要帶著他,學習怎麼處理朝政,為了給兒子鋪路,他把英國公李積貶到外地做官,讓李治登基後再把他召回來,以此施恩,還讓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輔佐他。】
【提起李治,就不得不提女帝武則天,李治登基後,武則天進感業寺當尼姑,二人相遇後舊情復燃,恰好王皇後為了打擊受寵的蕭淑妃,主動提出把武則天接進宮,李治順水推舟,武則天重返宮闈,成為二品昭儀。王皇後本想拿武則天對付蕭淑妃,卻不曾想武則天入宮後盛寵加身,王皇後反倒成了墊腳石,李治想把武則天封為一品宸妃,但受到大臣反對,只能不了了之。王皇後以為自己接進宮的是對付蕭淑妃的利器,沒想到卻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李世民看得頭疼,好兒子,你不喜歡王皇後,廢了也就廢了,耶耶也不說什麼,但你的這個新皇後比王皇後還要命啊!
大唐白月光︰@我很荔枝,你這立的什麼皇後,還不如王氏呢!
我很荔枝︰@大唐白月光,耶耶息怒,都是雉奴的錯。
發完彈幕,李治沖武皇後笑了笑,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武皇後則心思急轉,思考如何才能保全自身。
朱八八︰@大唐白月光,有一說一,武則天還是可以的,而且最後又把皇位還給李家了。
至于怎麼還的,讓他們自己看去吧。
武則天可以歸可以,但他的後宮里絕不能出現武則天這樣的人物
皇帝們︰你站哪邊的啊?!
李世民︰……我可真是謝謝你了。
他詭異地感到了一絲安慰。
李治沉吟,武氏又將皇位還給了李家,是他的兒子麼?
【廢王立武並不是因為李治有了新歡忘卻舊愛,而是庶族集團與關隴集團的爭鋒,李治則是他們的裁判。關隴集團是古代的一股門閥貴族,從西魏到唐朝,許多皇帝皇後都出身關隴集團,楊堅建立隋朝,其中就有關隴集團的幫助,他的皇後獨孤伽便是出自關隴集團的獨孤家,唐太宗李世民身上也流著關隴集團的血,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也是關隴集團中的重要人物。李世民任命長孫無忌為輔政大臣,希望他能盡心盡力輔佐自己的兒子,長孫無忌也這麼做了,但李治顯然不想要舅舅的輔佐。】
長孫無忌︰6
李世民撓了撓頭,我這不是不放心雉奴麼?哪里還有人比輔機更令人放心的呢?
李治呵呵一笑,長孫無忌是他的舅舅,母後的兄長,但不妨礙李治除掉他。
哪怕是舅舅,也不能對他指手畫腳。
長孫皇後憂慮地說︰“陛下,我早勸過你不要太重用長孫家了。”
她了解兄長,長孫無忌一向忠心有才華,為大唐立過功,但權力之爭向來是不留情面的。
武皇後覺得有些諷刺,世家門閥的血脈多尊貴,她的父親也是開國功臣,曾和高祖李淵交好,受封國公爵位,可在門閥貴族眼里,她照樣是低門之女。
【如果李治真的如史書所說的那樣懦弱,他大可乖乖地躲在舅舅的羽翼下,但李治顯然不是這種人,他無法忍受自己的權力被長孫無忌轄制,他希望實現皇權的獨裁,因此也無法忍受這位血脈相連的舅舅,畢竟在政治面前,親父子都要靠邊站,舅舅更是不用說了,漢朝皇帝殺舅舅的時候,也沒見他們手軟。永徽年間,高陽公主為了搶奪爵位,誣告駙馬的哥哥房遺直,結果駙馬謀反的事漏了,長孫無忌趁機把吳王也給牽扯進了謀反的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