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101章 恢復民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101章 恢復民生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北方學子們面露不平,天幕的話無疑說到了他們的心坎里。

    讀書科舉是他們唯一的晉身之道,但讀書在當下並不是省錢的事情,家境富裕還好,有些家境貧寒的,十幾年寒窗苦讀,拼盡了多少努力才走到京城,結果主考官這麼一偏私,足以摧毀他們半生的努力,人的一生才有多少光陰,何況這一次不錄取北方學子,下一次難道就會錄取麼?!

    南方正直的學子們聞言也是憤憤不平,他們也是有自己的傲氣的,科舉全憑本事,若是技不如人,無論對方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他們都願賭服輸。主考官看似是在偏袒他們,可在他們看來,這對他們是很大的侮辱!來日史書工筆,他們這些南方人又會招致多大的惡名?

    但世間正直之士雖多,也不乏魑魅魍魎,有些人倒對這劉三吾等人的做法表示贊同,只是礙于臉面不敢直接表達。天幕已經強烈譴責了這種行為,若是再為其說話,少不了惹人嫌惡。

    【大家看,這些人哪怕面對朱元璋這種極其不好說話的皇帝都敢如此,哪怕皇帝給了他們一個台階,他們仍然往死路上走,當時南北之間的歧視就是這麼嚴重。這不僅是打了全天下北方人士的臉,還直接托馬斯回旋在朱元璋臉上來了一記飛踹,膽大包天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簡直是喪心病狂。古代科舉是無權無勢、無人賞識的平民晉身官場的唯一道路,他們不僅堂而皇之地把路堵死,還想要逐漸剝奪北方人士的話語權,這何其可惡!假以時日,朝堂上都是南方官員,北方人士又該何去何從?】

    【朱元璋殺伐決斷,處置了一批人,焉知不會有下一次?難道每次考試都要殺掉一批官員嗎?這對明朝的官僚系統也是一種傷害吧?朱棣遷都北京城,很好地彌合了南北之間的分裂趨勢,朱棣可能沒想這麼長遠,但客觀事實卻是擺在這里的。當然,如果後面的皇帝能很好地繼承朱棣的方針,這其後產生的一些弊端說不定也不會產生,也算是世事無常了。】

    朱元璋︰“……”

    他听不懂天幕說的托馬斯,但他知道回旋是什麼意思,也知道飛踹是什麼意思,他將二者結合想象一下,臉慢慢黑成了鍋底。

    與此同時,他心中也是怒火高漲。

    南方官員排擠北方人士,不惜欺瞞、忤逆他這個皇帝,這固然讓他感到憤怒,但其中還有一層原因。

    文官可以通過操控科舉來達成他們對于南北之間的歧視,那麼日後,他們也能通過操控科舉來達成徇私舞弊、結黨營私等一系列他不能忍受的目的。

    朱元璋磨了磨牙,說道︰“朝中可有劉三吾此人?”

    有官員說道︰“回稟皇爺,劉三吾早已歸隱故里,此時尚未入朝。”

    朱元璋想說把那劉三吾找出來殺了,管他多大年紀,轉頭就看見馬皇後不贊同的神色,硬生生憋回去了。

    算了,以後永不許此人入朝就是了。

    朱棣不由挺起胸膛,神情十分驕傲,徐皇後忍俊不禁,說道︰“百年之後,也能少挨老爺子幾頓打。”

    朱棣嘿嘿笑道︰“這下讓老爺子看看,我這老四做得如何!”

    他忽地眉頭一皺︰“什麼叫如果,什麼叫弊端?”

    難不成是他日後的皇帝出了問題?有一個朱祁鎮已經很是頭疼了……大明還能不能好了!

    【靖難之役,四載干戈,到底對社會經濟與民生造成了損害,朱棣為了恢復民生,下令山東、北平、河南有遭受戰亂無法耕種的人民,免去三年的差稅。不曾被戰亂波及的地方,也與直隸鳳陽、淮安、徐州、滁州、揚州一同蠲免秋夏稅糧,其余直隸府州各蠲免一半,建文四年七月初一日以前拖欠的一應錢糧、鹽課等一並免除。河南、山東、北平、淮南北流移的人民,令他們各還原籍復業,需要的種子牛具,令官府給付。】

    【他還千方百計地招撫流民復業,下令對這些復業的流民厚加撫恤,朱棣還特地頒布詔令,官府不得對這些流民治罪,有流民復業後被地方官追征累年拖欠的糧芻,朱棣得知後非常生氣,認為農民不得已才逃亡,如果官府再追討,窮苦的農民又怎樣存活呢?並下令“自今逃民復業者,積年所負糧芻,悉與羯免”。朱棣這種開明的做法,使得許多流民回到田間,殘破的農業生產得到更多恢復。】

    建文四年的百姓見狀,心潮澎湃。

    在這個時候,土地就是他們的命啊!若不是實在艱難,誰願意拋棄土地逃走?新皇帝還沒頒布這些政令,但不妨礙他們為此感到欣喜。

    至于之前的皇帝姓甚名誰,這誰知道,今年不是洪武三十五年麼?先帝臨終前傳位燕王,誰知皇太孫大逆不道,矯詔篡位,燕王舉兵討逆,奪回帝位。而宮中火起,太孫不幸喪生。

    全劇終,完美!

    朱元璋也微微頷首︰“老四,做得不錯!”

    燕王得了親爹夸獎,感動得一塌糊涂︰“嗚嗚嗚,謝謝爹!”

    朱標微微笑起來,諸王報以羨慕嫉妒的目光。

    這老四,得了帝位也就算了,老爺子居然也夸他!

    【為了開放大量的皇帝,朱棣也想朱元璋一樣,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朱棣對官吏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永樂十年,朱棣命令五百余位地方官吏入朝陳述當地民情,“不言者罪之,言有不當者勿問”。“諭戶部,凡郡縣有司及朝使目擊民艱不言者,悉逮治”。地方或中央還會派出使者觀察民情,若是見到民間疾苦卻不如實上報,都要治罪。民間若是發生了災情,也要及時賑災,“水旱朝告夕振,無有雍塞”。】

    朱棣滿意地點頭,這些政令未必能一絲不苟地實施,但到底得有個章程,恢復民生是其一,聚攏人心是其二。

    若是天幕能扭轉他的風評,也省得他費心思做文字工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101章 恢復民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101章 恢復民生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