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始皇帝廢除分封制以後,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縣制和官僚制度。秦二世而亡後,漢朝繼續延續了這種制度,所以我們時常會調侃,說胡亥是虛假的秦二世,劉邦才是真正的秦二世,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漢承秦制。\"
“除此之外,嬴政為鞏固統治,還實行了一系列政策︰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文字。秦朝統一之前,各國都有不同的文字和貨幣,秦朝統一之後,華夏大地上的人們都用同一種文字和貨幣。嬴政又命人修築馳道和直道,這樣宏大的築路工程,對于陸路交通的發達,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義。”
劉邦心生感慨,他是真正在秦朝生活過的人,始皇帝的赫赫威儀,他也曾在對方巡游天下時見過。
他也只比秦始皇小了三歲。
秦二世而亡,輝煌的王朝分崩離析,大秦連同始皇帝一起掃進了歷史的故紙堆里。
嬴政挑眉︰“真實的秦二世劉邦?這劉邦是何許人也?”
他目光猝然凝住。
天幕剛剛說了什麼,秦二世胡亥?
胡亥就是那個該死的秦二世?!
大秦群臣嘩然,不約而同地盯住了正大快朵頤的十八公子。
原來是你這個崽種!!
嬴政臉色鐵青,一字一頓地說︰“胡、亥!”
胡亥吃東西的動作頓住,感受到四面八方都投來殺人一樣的視線。
有位公主驚呼︰“怎麼可能是十八弟?皇位明明該是大哥的!”
眾人的目光更加詭異了。
對啊,胡亥怎麼可能是秦二世?陛下最看重的明明是長公子扶甦啊!胡亥非嫡非長,看上去也不是很賢德的樣子,皇位哪里輪的著他?!
除非前面的公子們都死絕了!
胡亥險些當場嚇尿,他扔下碗,跌跌撞撞地撲上去抱住嬴政的大腿,哭道︰“父皇,兒臣冤枉!”
胡亥是真覺得自己冤枉。
他才九歲,壓根兒沒想到自己就是那個秦二世!怎麼可能呢?
父皇明明最看重大哥了!
嬴政把他一腳踹開,聲色俱厲地說︰“你有什麼冤枉的?!”
他還沒有憤怒得失去理智,仍在思考究竟是怎麼回事。胡亥禍亂大秦,收拾他是輕而易舉。可眼下擺在他面前的還有一個問題。
胡亥身為十八公子,自己從來沒有打算讓他繼承皇位,那麼,胡亥是怎麼成為秦二世的?!
難道是有人篡改了他的遺詔?!
嬴政懷疑的目光在諸位重臣身上一一掃過。
他最信任的、離他最近的無非就是那幾個人,李斯、蒙毅等人。
一個沒有實權的公子,是不可能篡改皇帝遺詔的,必定是有能接觸到的人幫忙。
而他身邊有機會接觸遺詔的,從來也只有那麼幾個。
等等,他眼中寒光一閃,緩緩看向了身側茫然的趙高。
“朕仿佛記得,令你教導十八公子。”
趙高明白了什麼,慌忙跪下哭訴︰“陛下,老奴冤枉,老奴對陛下忠心耿耿啊。”
嬴政冷笑,令侍衛將胡亥和趙高拿下。
他言語中仿佛透著血腥氣︰“你們最好祈禱,此事與自己無關。”
群臣噤若寒蟬。
贏稷起初覺得十分不錯,土地與國家的統一並不代表真正的統一,只有在文化上同化百姓,才能讓六國之人真正融入進來。
當他看到那個所謂的秦二世胡亥後,胸中壓抑的怒火噴薄而出.
\"我那好曾孫是不是瞎了眼,怎麼選了這麼一個無能的繼承人!\"
安國君弱弱地說︰“也不一定就是政兒的緣故,萬一是那昏君篡改遺詔呢?”
子楚︰“……還不如瞎了眼呢。”
謀朝篡位,勢必要掀起一番腥風血雨。與其讓秦二世踩著鮮血登基,他寧願是兒子瞎了眼。
李世民嘆息︰“始皇帝開幾千年制度的先河,卻苦了大秦百姓。”
要是沒有那什麼大唐白月光說的他劉徹與秦始皇半斤八兩,他這會兒指定樂顛顛地看秦始皇的笑話,不像現在提心吊膽的。
大秦百姓好奇地看著天幕,不時地竊竊私語。
“在統一中原之後,嬴政又開始對外征戰,始皇帝二十八年 ,秦始皇命大將屠睢率50萬大軍,發動了南征百越的戰爭。始皇帝三十三年,秦始皇命任囂和趙佗再次進攻百越各部族,此戰將整個百越納入中原版圖。”
“戰國時期中原各國忙于征戰,無暇北顧,匈奴經常襲掠與其接壤的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地。為解除匈奴對秦的威脅,秦始皇命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
贏稷喃喃地說︰“蒙恬,莫不是蒙驁的後人?”
蒙恬的祖父蒙驁原居齊國,在秦昭襄王在位時來到秦國。
蒙驁聞言,驕傲挺起胸膛。這個叫蒙恬的孩子,許是他的孫子,沒有丟他這個祖父的臉。
他贊道︰“都是好孩子啊!”
嬴政贊賞地看向蒙恬,蒙恬神色謙恭,並無任何驕橫之色,
忠肝義膽,嬴政很是放心。
“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這是賈誼的《過秦論》,讀起來不由得讓人熱血沸騰,這是多麼偉大的功業。”
趙簌簌嘆了口氣︰“可這也帶給百姓沉重的負擔。”
嬴政微微一怔。
百姓們抬起頭,茫然地看著天幕。
仙女是在說他們嗎?
他們早就習慣了。從前六國還在的時候,一打仗他們就成了炮灰,還要忍受官吏的刁難,忍受貴族的踐踏。
後來秦人滅了六國,他們不再經歷連年不休的戰亂,可貧窮依然糾纏著他們,還有嚴苛的秦法,時不時就要參加的徭役。
他們也說不清什麼時候的日子好過。
大抵是習慣了這樣的日子,乍一听見仙女說起百姓二字,才會有些愣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