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不退

第72章 假聖旨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沐風葉 本章︰第72章 假聖旨

    明末邊軍不退!

    金大元在武呈過來時其實已經打好腹稿了“回大人的話,主要是兩件事,第一是為了看望太師,我金家商行能有今天多虧太師照應,前些日子听說太師身體不適,甚是憂心,第二則是為了生意,近日遼東局勢不穩,朝廷征收了大批軍備物資,導致鹽,棉等物價格上漲,這次來就是和太師商議具體數目,現在這些物資奇缺,雖說剛入夏,可是來回路程遙遠,要提前準備才好。”

    金大元這段話可是有些水平的,先再次突出他與韃靼太師的關系,而後用韃靼急缺的鹽棉物資做引,現在就算隊伍中真的有人露出馬腳,這探馬軍司應當也不會輕舉妄動了。

    冬季雪災是懸在每一個韃靼人頭上的利刃,在嘉靖年間韃靼還有能力突破軍鎮防守直逼京城,雖說當時主要是因為嘉靖二十年不上朝,加上嚴嵩腐敗導致邊軍甚至京營都是吃空餉的,但是也和當時韃靼的實力有關。

    現在小冰河時期,每年雪災凍死人數眾多,對于韃靼這種游牧民族來說,人口是最為重要的,現在人口相較于嘉靖年間已經減少五分之一了。

    武呈將彎刀摘下,扔到地上,這了把朱威和金大元嚇了一跳,以為剛剛說錯話了,被听出什麼來。

    可是隨即听到武呈說道“怪不得余術那老小子說金掌櫃是我們蒙古的朋友,我是個粗人,不懂什麼規矩,刀在這兒,金掌櫃可以砍我兩刀出出氣,不砍死就行,就當是為了剛剛的不敬道歉了。”

    金大元連連擺手“可不能如此,大人說了,我們是朋友,朋友之間隨心所欲,哪里用得著那些虛偽的客氣。”

    “哈哈哈,好,朋友,喝酒…”

    那大酒袋能裝個四五斤,一滴不剩全進了金大元與武呈的肚子,中間秦八過來送了些干糧,兩人也沒吃,最後全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朱威先和秦八將武呈送回探馬軍司的隊伍里,又費勁將金大元塞進了馬車…

    ……

    大清早武呈醒了在河里取水,隨意抹了把臉之後去找阿魯卡獨“達魯,這伙明人我看沒什麼問題,那個金掌櫃的會給我們送來很多的鹽棉,是好人,是我們的朋友。”

    阿魯卡獨拍了下武呈的肩膀“安達,你知道我為什麼從來不派你去大明嗎?你太容易相信別人了,這樣以後會吃虧的。”

    武呈晃了晃腦袋,想要努力清醒過來一般“達魯,你的意思是,這群明人是在騙我?”

    阿魯卡獨搖了搖頭“不,他們給你說的應該有八分是是真的,可是我始終覺得這群人去汗庭的目的,不會這麼簡單。”

    “我再去探探。”

    阿魯卡獨趕緊叫住武呈“安達,不用去了,應當問不出什麼的。先派人趕回汗庭,將消息告訴大汗,我們只要跟著他們就好,不過二十多個明人而已,翻不出什麼花樣的。”

    ………

    “金大哥,喝點水吧。”

    金大元昨日先在余術那里喝了點酒,晚上又和武呈喝了半夜,草原的酒都很烈,鐵人也扛不住啊,這會兒已經上路半天了,還是躺在馬車上,時不時的干嘔。

    “朱威,你給咱們的人說清楚,在草原上,你就叫朱常,尤其是你找的那兩個當官的,這兩貨一看就不是什麼好玩意…”

    金大元躺在馬車上迷迷糊糊的交代著朱威,這讓朱威很感動,可是也很尷尬,因為金三順和劉偉平也在旁邊…

    朱威賠笑道“呵呵,兩位不要在意,金大哥是喝醉了…”

    劉偉平原來就是一個圓滑的人,對此並沒有表現出什麼來,可是金三順不同,原本是平虜城西城門守衛總旗,官雖然不大,油水卻不少,更重要的是安全。

    “姐夫,你看看他們,咱們沒做對不起他們的事吧?你看看從出門就讓我忍,忍到最後呢?人家還是不信咱們,朱威朱大人,你要是信不過我們,何必選我們一起過來呢?”

    劉偉平拉不住,他這小舅子在家里被寵壞了,脾氣確實不好,原先還害怕朱威的身份與官威,可是現在在這大漠之中,哪里還管得了那個。

    朱威倒是沒生氣,笑笑說道“劉百戶就不要擋著金兄弟了,在這草原之上,只有咱們幾個能說上話,可不能什麼事都憋在心里,那是要出事的。今天也借此機會將事情說開,前路漫漫,通力合作為好。”

    金三順掙脫了劉偉平的拉扯“好,那我請問朱大人,這次去韃靼汗庭,可有危險?”

    “自然是有的。”

    “你為何選我們?”

    “額…我不認識其他人了…”

    “臥槽泥馬…”

    ……

    寧夏城,驛站。

    岳峰準備動身回京…

    “大人,我們不再等等?”

    “等什麼?等朱威回來?他還回的來嗎?”

    “可是這聖旨…”

    “聖旨我已經給了朱威,若是真的送去韃靼汗庭,讓韃靼異動的話,這朱威就算回來,也是個死,到時候就說他假傳聖旨,一個朱威的腦袋,若是不夠讓韃靼消氣的話,就用他全家的腦袋,還不夠的話,那就從蕩寇城開始,從千戶到小旗,有一個算一個,總會讓韃靼消氣的。”

    “這寧夏也算是陳其辰的老巢了,多死一些人總是好的。”

    原來這份聖旨是可送可不送的,至于為什麼會有這麼一份聖旨,那就說來話長了,朝堂因為這個爭論不休。

    以現在大明與韃靼汗關系,雙方都是心知肚明的,大明朝廷要的是面子,因為現在並沒有什麼能力對韃靼進行有效的控制,而韃靼要的是里子,也就是利益。

    大明諸公為了不惹怒韃靼汗,保持住面子,就先派人申飭,這樣沒有放到明面上的申飭,不痛不癢的,可是能最大程度,保住大明的面子,若是韃靼還是要與女真結盟,並且不退兵,大明就當沒申飭這回事,後面該打還是該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韃靼若是放棄結盟並退兵,那就好辦了,將這聖旨內容在國內宣揚出去,讓世人知道大明的強大…

    所以啊,這聖旨是下了沒錯,可是朝廷可以隨時不認,畢竟那上面了沒有天子大寶的蓋章,而這些朱威哪里懂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邊軍不退》,方便以後閱讀明末︰邊軍不退第72章 假聖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邊軍不退第72章 假聖旨並對明末︰邊軍不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