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康熙柔妃!
嬪妃們也都隨著皇後起了身,只是她們沒有皇後的待遇,有帝王親自扶起來。都是奴才們伺候著起身的。此時眾人也轉了身。
皇後溫婉道“皇上請上座。”
康熙帝也無需客氣,由皇後伺候著,便坐到了上座,皇後原本的位置上。而由四個奴才,又另外抬了一張稍遜些的椅子來。
帝王不僅是大清的天,也是後宮的天,無論到了哪里,都是眾星捧月的存在。他是一輪耀眼的太陽,強光逼人,帝王在的地方,就所有人都得戰戰兢兢、細心貼意地伺候。
這便是天理。見怪不怪!
皇帝上座。
沁柔上前,與皇後、鈕祜祿行禮問安,“拜見皇後娘娘、鈕祜祿妃娘娘。”
皇後確實不會為難她,皇後一貫賢良,皇後一笑,道“免禮,你也歸位吧!”
皇上在跟前呢?便是皇上不在跟前之時,皇後也溫婉賢良,是一個賢後;遑論是當著皇上的面,當著皇上的面去為難皇上正寵著的庶妃,這麼傻的事兒,皇後從來不會干。
她原就知道,今日里是納喇庶妃在乾清宮里伺候。此時會與皇帝一道來也不奇怪。
方才眾人行禮之時,沁柔避到一旁的動作她們也有用余光瞧見。
沁柔也站去了一旁,自己的位置。
皇上、皇後跟前,難得的能面聖的機會,即便庶妃們不得寵愛了,也戰戰兢兢、不敢出錯;而還想著得寵的,就更想要在皇上跟前表現一下自己的賢良淑德。
庶妃們都樂意給沁柔讓一個位置。畢竟她得寵啊!
皇上正寵著呢?指不定一會兒會借機看一看納喇庶妃,站在沁柔的身邊,指不定還能也叫皇上看在眼里,指不定哪天或是某個時候,皇上就能想起來召了她們侍寢。
要不,嬪妃們怎麼會想要與皇上正當寵的嬪妃維持好關系呢?就是想要近水樓台先得月,說白了就是要以別人為踏板,作為自己得寵承恩的向上之路。
因而什麼排擠之類的,不存在的。這之會針對于,皇上想不起來、也沒印象的小嬪妃。
眾嬪妃們想要爭寵,因而這樣不受寵的庶妃,自然是打壓下去一個就一個。人少了,自己侍寢的機會就增加了。
就如一個大蛋糕,一百個人來分,每個人都想要都多佔一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減少分蛋糕的人數。分蛋糕的人少了,能分的的概率和份額,也都變大了。
這也是宮妃間互相傾軋的原因。就是想要減少競爭對手。所以說,後宮紛爭,永遠不會停止。
“審到何處了。”康熙帝坐在了上手,便直接開口詢問道。
“回皇上,臣妾已經命人查驗過了,那個叫芽兒的宮女所言,博和里氏對其虐打一事,怕是不假。”皇後也坐在了奴才們新搬來搬去的鳳椅上,而後自然地回話。
“那個叫芽兒的身上,沒一塊兒好肉,青青紫紫的,臣妾也去瞧了一眼,亦是叫鈕祜祿妃也去瞧了一眼,觸目驚心,臣妾與鈕祜祿妃皆被嚇了一跳。”
皇後目光看向了鈕祜祿妃,鈕祜祿妃恭敬道“臣妾確實真切瞧過了,確實如此。”
皇後行事,明面上,素來規矩有方,決計不會落人話柄一點,這一事,由宮中為二的高位,正宮皇後、與唯一尊貴的妃位鈕祜祿妃開口定論,自然不會有錯。
康熙面上看不出是什麼神情,皇後繼續道“方才芽兒還說,博和里氏還用細針扎在她們身上,針眼小,有什麼傷口也看不出來。疼在表里,她實在是受不住了。”
康熙帝聞言,總算是抬起了頭,問出了皇後口中的那個字,“們?”
“是,”皇後也笑不出來了,嘆了口氣,“博和里氏不僅虐打宮女,便是她宮里另外伺候的兩個小太監,近來也遭了毒手,臣妾早在初時便命絲雨帶了人去,將博和里氏身邊的兩個小太監帶了來,臣妾也命奴才查過,兩個小太監身上都有些新傷、老傷,瞧著也是虐打的痕跡。”
“皇後接著審吧!不必在意朕,朕听聞這這後宮出了一個毒婦,還未曾听過這般憎惡的面孔,來瞧瞧。”皇帝道。帝王沒有插手的意思。
後宮之事,如非必要,皇帝不會插手。就是要插手,皇帝也不會以自己的名義插手,要套上一個殼子。
“是。”皇後應道。皇後也不杵,該怎麼審,就怎麼審是吧!皇後心里有數,事情為真,芽兒極其全族不會有好下場;奴告主身,對上位者而言,背叛,尤其是叛主,素來是大忌諱。
事情為假;這個可能性不大,但最終結果,那個叫芽兒的宮女極其全族,下場更不會好。誣陷主子、外加叛主,更是大忌。
博和里庶妃被身後兩個小太監捂住了嘴,即便是給康熙行禮問安的時候,也不曾松開,短短時間,博和里庶妃消瘦了不少,也憔悴,眼窩深陷,已經不像個人樣。
皇後道“博和里氏嘴里不干不淨,在坤寧宮正殿內大肆放肆,臣妾便命人堵了她的嘴,免得污言穢語,髒人的耳朵。”
康熙對此沒意見,皇後堵了便堵了,不過一個不重要的人,偏偏沁柔瞧著,博和里庶妃自康熙進殿後,一雙眼楮便直勾勾地盯在帝王身上,不知是仇恨還是歡喜。
總歸,這個眼神,很是滲人……這,沁柔頓了頓,隱約察覺,博和里庶妃好似,精神不正常!
皇後也瞅著博和里庶妃眼楮直勾勾地盯著皇上,氣怒至極,“膽敢這般放肆,還不快把她的眼楮蒙起來。”
如果可以,皇後更想吩咐奴才們取下博和里氏那雙眼楮,膽敢這般放肆,真當天家威嚴,只是言語說一說不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