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入秋後的清晨帶著一絲涼意,陳陽剛結束在京都市中醫醫院的早查房,就被文浩東叫住。
“陳陽,有個病人情況很復雜,你幫我看看?”
文浩東的臉色帶著凝重︰“西醫那邊做了各種檢查,始終查不出明確病因,癥狀還在持續惡化。”
陳陽跟著文浩東走進病房,只見病床上躺著一位約四十歲的男性患者,面色萎黃,眼窩深陷,呼吸微弱。
陪護的妻子王莉紅著眼楮,緊緊抓著丈夫的手。
“患者叫張立偉,半個月前突然出現乏力、消瘦、發熱,以為是感冒,吃了藥沒好轉。後來出現口腔潰瘍、關節疼痛,最近三天開始意識模糊,皮膚黏膜出現瘀斑。”
文浩東快速的介紹病情︰“之前也看過西醫,血常規顯示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肝腎功能異常,自身抗體檢測顯示抗核抗體陽性,但具體分型不明確,西醫考慮結締組織病,但治療效果不佳。”
陳陽走到床邊,先觀察患者的面色、舌苔。
舌質紅絳,苔少而干,舌面有多處潰瘍。
接著伸手觸摸患者的皮膚,溫度偏高,瘀斑按壓不褪色。
然後拉過患者的手開始診脈,脈象細數而弦。
“張太太,”
陳陽聲音溫和地詢問,“您先生發病前有沒有什麼特殊經歷?比如接觸過什麼化學品、去過疫區,或者情緒上有重大波動?”
王莉想了想,哽咽著說︰“他是搞科研的,在實驗室工作,不過防護措施一直很嚴格。發病前一周,他負責的項目出了點問題,連續熬了幾個通宵,壓力特別大。”
“實驗室?具體研究什麼?” 陳陽追問。
“好像是關于某種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毒性檢測……” 王莉不太確定地說。
陳陽心中一動,結合癥狀和職業暴露史,這可能不是單純的結締組織病。
接著陳陽又仔細檢查了患者的口腔、關節,發現除了潰瘍,指間關節有輕微腫脹,但無畸形,符合 “熱痹” 的表現。
“二哥。”
陳陽看向文浩東︰“從中醫辨證來看,患者氣陰兩虛是本,熱毒內盛、瘀血阻滯是標。發熱、口腔潰瘍、舌紅絳為熱毒熾盛;乏力、消瘦、脈細數為氣陰兩虛;瘀斑、關節痛為瘀血阻絡。但病因可能與職業暴露有關,需要進一步排查毒物或化學物質接觸史。”
“已經讓西醫那邊聯系毒物檢測了,但結果還沒出來。”
文浩東道︰“我也詢問過患者的病史和職業史,這種化學物質中毒的情況我還是第一次遇到,現在西醫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不好,患者情況越來越差.......”
對于很多中醫來說,哪怕是一些有水平的中醫來說,越是之前沒怎麼接觸過的病癥,越是難以著手。
比如新型的一些化學感染,化學物質中毒等.......
文浩東的水平也不算差,一時間也有點沒有頭緒。
“還是想的太多。”
陳陽笑著道︰“其實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病癥,病因病史是一方面,臨床診斷也是一方面。”
“你的意思是?”文浩東問。
陳陽笑著道︰“從中醫的角度講,患者工作勞累,不考慮化學物質接觸等方面,單純以脈證論,可以以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治則,不過需要根據病情動態調整。”
說著陳陽拿起紙筆開始開方︰“西洋參 15g另煎),麥冬 12g,五味子 9g,生石膏 30g先煎),知母 12g,玄參 15g,丹皮 12g,赤芍 12g......先開三劑,每日一劑,水煎服,分兩次溫服。”
“生脈散合白虎湯加減。”
文浩東看了一眼處方。
“不錯。”
陳陽道︰“脈散益氣養陰,白虎湯清氣分大熱,加玄參、丹皮、赤芍等涼血活血,煎藥時注意火候,石膏一定要先煎半小時,西洋參另煎後兌入,確保藥效。”
“其實無論是化學物質還是食物之類,都是毒邪,現代科學分類繁多,作為中醫,在臨床上不要被一些東西誤導,听著是新東西,就覺得沒頭緒。”
陳陽笑著對文浩東的︰“其實無論是化學物質還是放射性傷害,從古至今都是有的,只不過沒有明確命名罷了。”
“嘖。”
文浩東咂吧一下嘴巴︰“你小子,這腦子是怎麼長的?”
說著文浩東又問︰“既然如此,那你還讓做毒物檢測是什麼意思?”
陳陽斜眼看了一眼文浩東︰“搞清楚是什麼,也能判斷毒性,從而對癥用藥吧,中醫解毒就不需要知道是什麼毒?”
文浩東︰“.......”
“最起碼屬性如何總要搞清楚吧,溫、涼、寒、熱總要搞清楚吧?”
陳陽笑著道︰“人家武俠小說中什麼七蟲七花毒之類的,順序不對,都不能解毒,中醫又不是萬能的。”
當晚,陳陽回到宿舍,反復研究張立偉的病例。西醫的檢查顯示自身抗體陽性,但無法明確診斷,這讓他想到中醫 “伏邪” 的概念 —— 毒邪潛伏體內,遇誘因發作,損傷氣血津液,阻滯經絡髒腑。
文浩東︰“......”
下午結果就出來了,陳陽根據結果在原有方劑基礎上,又加入了少量具有解毒作用的中藥。
“劑量方面必須嚴格控制,你隨時注意患者情況,避免傷正。”陳陽給文浩東交代道。
第二天一早,陳陽先去查看張立偉的情況。
患者體溫略有下降,但仍意識模糊,瘀斑未見消退。脈象依然細數,但弦象稍減。
“藥已見效,但熱毒仍盛,氣陰耗傷嚴重。” 陳陽對文浩東說道︰“還需要加強解毒和養陰之力。”
說著陳陽又在原方基礎上做了調整︰西洋參增至 20g,加金銀花 30g、連翹 15g 增強清熱解毒;加生地 15g、石斛 12g 加強養陰生津;同時加入半枝蓮 12g、白花蛇舌草 15g,這兩味藥現代研究顯示有一定的解毒和調節免疫作用。
陳陽特意叮囑︰“不過半枝蓮和白花蛇草這兩味藥苦寒,不可久用,三劑後根據情況調整。”
“好,我知道了。”文浩東點著頭。
陳陽這是手把手在教二舅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