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

第175章 信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君子如珩 本章︰第175章 信心

    qzone.io,最快更新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 !

    第175章 信心

    “我們很多人學醫總是不得其門,不知道該怎麼學好中醫,覺得中醫難學,門檻高。”

    陳陽繼續講著︰“其實學中醫有一條捷徑的。”

    听陳陽說到這兒,不少同學都瞬間來了精神。

    中醫難學,門檻高,易學難精是大多數學中醫的學生都公認的,也是很多學中醫的人都頭疼的。

    都說學醫三年,口出狂言,再學三年不敢妄言,又學三年,沉默寡言,再學三年,無須多言.......

    其實整個醫學高校的幾年對醫學生來說可以歸結于前三年,沒有進入醫院之前,學了多年理論,學了多年醫,覺得自己了不起,進了醫院就想著一展所學,覺得自己能成為名醫。

    可等到了醫院,實習、規培、住院,一年又一年下來,才發現自己是多麼膚淺。

    學醫三年,口出狂言,說的就是那種覺得自己一肚子理論,沒有接觸過臨床,沒有被打擊的醫學生。

    這個現象其實放在學中醫中,更為準確,中醫的條文,中醫的一些理論,不少學生都背的滾瓜爛熟,可到了臨床卻開始抓瞎。

    如果說西醫是精細醫學,可以靠著儀器,有著數據參考的話,中醫就屬于感覺醫學了。

    就像是稱東西,西醫等于有著電子秤,東西往上面一放,你就知道有多重,可中醫等于是你用手掂量,你覺得他是多重,要靠感覺。

    比如切脈,望色等等,雖然有著標準,可一個人和一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什麼是沉脈,什麼是滑脈,什麼是弦脈,是需要靠感覺判斷的,如果感覺方面差,那是真的很難入門。

    所以又有說,如果切脈三個月不能入門,那麼基本上一輩子都很難入門了,就像是學車,有的人天生沒有天賦,一輩子都沒辦法開車,即便是強行考到駕照,那也是馬路殺手。

    這幾年,其實中醫也出了不少輔助器械,比如針灸器,推拿器等等,甚至還有診脈儀等。

    像診脈儀,其實也不過是通過一個標準來判斷,但是每個人和每個人的個體是有差異的,這也是中醫最難的一點。

    陳陽頓了頓,道︰“最捷徑的辦法就是,以點破面,先學一個方劑,把一個方劑學通,學精,學懂,懂得他的加減變化,懂得他的對應病癥。”

    “上學的時候我們會背誦很多歌訣,也會學習很多方劑,與其掌握所有的方劑,還不如把一兩個經典方劑完全掌握,先把其他的拋在一邊。”陳陽道。

    “陳陽學長,這樣在臨床中能給患者診病?”有同學禁不住問道。

    “問問題的時候要舉手。”

    柯文輝站起身高聲道。

    陳陽壓了壓手,表示自己听到了。

    “大家覺得一兩個方劑沒什麼用?”

    陳陽道︰“其實這本身就是謬誤,中醫的一個方劑即便是學透了,也是能治療很多病癥的,就比如之前我說的麻黃湯。”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傷寒服此襪淋湯。”

    陳陽道︰“從歌訣里面我們就可以看出麻黃湯可以治療外感風寒導致的惡寒、發熱、頭痛、頸項酸痛,患者服藥後汗出邪去。”

    “借鑒惡寒甚而全身關節疼痛嚴重者,加附子、細辛;鼻塞而流清涕、頭痛者,加川芎、蒼耳子、白芷。咳痰黏稠者,加前胡、甦子。氣喘胸悶者,加干姜、五味子、白芥子.......”

    陳陽繼續說道︰“再加上麻黃湯的各種變化,又可以治療不少病癥。”

    “同時還有桂枝麻黃各半湯,其實也算是麻黃湯的延伸。”

    “麻黃湯雖然是治療感冒的方劑,但是在許多皮膚病發病的過程中患者常常也會伴隨有惡風。寒熱、無汗等表證,在臨床上,麻黃湯同樣可以治療一些皮膚病,主治病機為衛郁營滯........”

    頓了頓,陳陽繼續說道︰“僅僅一個麻黃湯,如果大家能夠學明白,就能治療不少病癥了,遇到麻黃湯對癥的病癥,幾乎是藥到病除。”

    “作為醫生,沒必要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的多邊形戰士,只要能治好自己擅長的病癥,就是很了不起的醫生了。”

    陳陽繼續道︰“像麻黃湯、桂枝湯、小柴胡湯,這些比較常用的經典方劑,如果大家能吃透,基本上常見的感冒發燒等很多傷寒病癥我們都可以解決了。”

    “作為醫生,有不會治的病癥不丟人,可如果出手治療了,治不好才丟人。”

    “有句話叫,一招鮮,吃遍天,只要能把幾個方劑吃透,我們畢業之後哪怕是開個診所,也絕對能聲名遠揚。”

    “小陳說的太好了。”

    柯文輝對吳耀林說道︰“醫學浩瀚,像我們這些人,窮其一生也不能完全把中醫搞懂,可如果只是從點出發,掌握簡單的方劑變化,在臨床上確實已經能治療不少病癥了。”。

    “嗯。”

    吳耀林點了點頭︰“陽陽的這個說法,倒是有點經方派的味道。”

    經方派,就是研究經典方劑的,開方必問出處,像陳陽說的,只是掌握幾個常用的經典方劑,研究方劑的加減變化和適應證,其實確實算的上是一種捷徑。

    遇到自己不會的,不去接手,遇到自己有把握的,果斷出手,當醫生不一定要來者不拒,來了患者,醫生都能治療,那才是不現實的。

    陳陽繼續講著,不知不覺,一節課就這麼過去了。

    陳陽先從為什麼學中醫,再到如何學中醫,然後到怎麼學好中醫,通過病案講解,方劑分析,講的非常明白。

    特別是陳陽最後說的以研究幾個方劑著手,吃透,研究透這個說法,讓不少同學都不免有點心動。

    醫生的信心主要來源于能不能治好病,只要能研究透幾個方劑,治好病癥,就能讓醫生有信心,對自己產生信心,對中醫產生信心。

    很多中醫醫學生進了醫院之後受到現代醫學的影響,也是因為失去了信心,一旦失去了信心,那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中醫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方便以後閱讀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第175章 信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第175章 信心並對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