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石器時代

第二十三章 收割備獵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射天虎 本章︰第二十三章 收割備獵

    回到石器時代!

    慶祝完探索成功以後,和在長老會上提出,如果能夠制造更大的竹排,帶上足夠的食鹽,就能在外加工肉干。狩獵隊只要到外面的大沼澤里捕魚和獵殺鱷魚,簡單處理後就可以獲得足夠的食物,運回來以後就能夠儲存到冬天。

    而巫則提出現在七月末正是最熱的時候,如果到八月份則最合適。同時現在的食鹽產量有限,需要對鹽井改進一下,才能夠使得鹽足夠。

    桑也提出,七月正是竹筍最多的時期,如果能夠在這個時候想辦法儲存一些的話,就能夠為冬天做準備。

    陸果報告說,現在能夠正確使用竹排,能游泳的人並不多,如果大規模的使用的話,會導致一些問題。

    石路斟酌了一下幾人的意見,決定先做一些準備再說。這次用的竹排雖然在上游基本夠用,但是到了下游,河面更寬,特別是鱷魚都能夠晃動竹子,很危險,所以需要改進。

    葉則考慮,需要整修一下柵欄,否則主力去大沼澤捕獵以後,村里的防御力不夠,最近狼群和其他猛獸又繞回來了,有時候還損毀了一些不太牢固的柵欄。

    石路算算時間,現在剛剛進入七月,首先要做的是把麥和豆先收割,這幾天作物葉子都已經黃了部分。同時神馬谷里應該把鹽井修理擴大一下,一直沒有人照顧著,現在都被動物給破壞了。

    修建神馬谷的據點和收割自己都必須參加,不然族人的技術會讓這類新的勞作變得一團糟。看作物的情況,他決定先在十天內把神馬谷修理一下,然後收割作物。

    修建神馬谷的同時,族人還要在那里砍伐粗壯的竹子制作更大的竹排。這期間去神馬谷就走水路,來回的路上則捕魚以及找機會打獵,解決這段時間的食物問題。這樣也避免了村子附近過度捕撈導致的問題,還節省時間加上可以訓練更多的人劃竹排。

    薛先燒制一窯磚,然後帶著老人孩子制作一些架子準備用來曬筍干以及肉干,同時還得負責這段時期的養殖。後勤組的在馬場架起十多個大土鍋,用來燙制竹筍。

    在主力去建設神馬谷的時候,勞動組將全力的采收竹筍,並且配合著後勤組在村里加工筍干。

    把各組的任務定下來以後,石路首先把收獲的白菜種子拿出一部分育苗,這時候種下去,狩獵回來就能移栽。接著就留下幾個民兵在村里守護以及保護勞動組采筍干,其他民兵隊以及幾個後勤組的則帶著工具去神馬谷。

    到了神馬谷以後,眾人紛紛去砍竹子,石路先讓後勤組的把現有的鹵水統統吸出來,架起幾個鍋開始煮鹽。他則重新規劃了一下鹽井。規劃好以後,族人就開始按照石路的安排行動起來。

    首先是把竹管統統拔掉,接著帶著幾個人在邊上挖幾條溝,把泥潭的水慢慢的排干。然後開始打鹽井。和帶著人深挖了一個十一米深的洞,直到接觸到沉積的岩石才停下來。

    能挖這麼深,是由于這里一直都是泥潭,上層石頭也不多。不然就算石路用一年也挖不出這麼一個洞。

    由于岩石上面沒有太多的鹽水滲出來,石路決定砸開洞底,直接從鹽層中汲水。研究了岩石的硬度和結構以後,他讓建設者用硬木加上簡單磨制出來的石頭做成的鑽頭使勁往里砸,砸開幾個窟窿就開始用磚頭砌上來,形成一個窄窄的井。

    井弄好以後,和帶著幾個人小心的把竹管插進窟窿里,然後封上井口,新的鹽就算完成了。這樣的鹽井,能夠提高生產效率。

    今後煮鹽就方便很多,人們只需要往一個竹管里注水,水到了井底就能溶解里面的鹽。等水的鹽分足夠,變成濃度大的鹽水之後,再從其他的竹管里抽出來,放進鍋里慢慢的熬,鹽就生產出來。

    注水的好處就是能夠更快速的獲得鹽水,比起之前要等一天才能把鹵水抽上來,這樣的方法效率很高。

    鹽井的活兒完畢之後,石路就開始改造周邊的設施。

    在泥潭周圍,首先需要加深排水溝。接著讓人找來一些石頭填平原先的軟泥地,然後圍著鹽井以及山洞的洞口建造一個牢固的柵欄,還得從隔壁山上引來水作為煮鹽用。

    以後石路還要在這里建一棟屋子,用來煮鹽以及進一步把粗鹽弄成精鹽。暫時時間緊迫,只能先讓煮鹽的在山洞里干活兒。

    這里的山洞和華洞不一樣,不是石灰岩洞,比較干燥,非常適合儲存鹽。石路決定等有空的時候要把這山洞好好的改造一下,做成一個專門的倉庫。山洞倉庫完成後,夏天保存鹽的時候就不用擔心鹽受潮。

    建設的過程是忙碌的。每天早上石路帶著人出發,劃著竹排運送著物資去神馬谷,晚上則運送著神馬谷附近采集的粗大的竹筍回村子。竹子比較好運輸,只需要把砍到的竹子捆起來,拖在竹排後運回來。

    工程進度很快,九天後神馬谷的初步建設就完成了。安排下五個人暫時在這煮鹽以後,所有的人就撤回村子準備其他的。

    神馬谷的建設完成以後,石路讓民兵隊開始制作五個大的竹排,而他則帶著幾個勞動組的人開始收割豆麥。由于種的不多,所以一天就收割完畢,脫粒時用一根短繩子拴著兩根竹棍,往作物上敲。

    收割完畢以後,石路稱量了一下,還沒曬干的兩畝麥有三百斤,估計曬干也得有接近兩百斤左右,產量不算高。不過作為這個時代的精耕細作算是不錯的,明年差不多可以種個十多畝了,那時候就不能采取今年的溝種方式。

    豆也有兩百多斤,基本上明年也可以大規模種植。總的說來,在這種條件下,野生作物的初次被種植,算是非常不錯的,本來石路估計,每種能夠收個接近一百斤算不錯的。

    收完豆麥,石路看了一下別的作物的情況,發現粟和芋頭則還得等兩個月左右才能收。南瓜和葫蘆倒不用急,可以到下雪再看。

    收割完成,民兵隊依然在制作竹排中,這時候勞動組和後勤組已經采收了將近兩千斤的竹筍。女人們把竹筍的皮剝掉,削成塊,用繩子掛在架子上曬。

    由于架子的數量不足,石路就帶著收割完成的幾個人幾天內加緊制作。同時對于肉干石路有新的想法,打算用窯慢慢的烘烤。這需要更多的木炭,以及松枝等有香味的材料。松樹附近不多,只有帶著人劃著竹排到桃林那邊去砍。

    到了七月底的時候,大竹排終于完成了,比起以前的能夠載更多的東西。在村邊的河面上試航時,這些大家伙都沒法並行。竹排上面的架子更多,甚至加上了帳篷,以及火爐,做飯都不成問題。

    沒幾天,筍干已經曬好收進倉庫的有五百多斤了,現在大廳周圍,房屋各處都掛滿了待干的筍片兒。馬場上幾乎成了筍的海洋,石路讓負責制作這些食物的婦女加快速度,要不然等狩獵隊運回肉的時候沒地兒曬。

    桑估摸著曬干以後能夠有兩千斤左右的時候就停下來。煮鹽的由于每天都不停火,加上鹵水也充足,現在運回來了一百多斤,陸續的還有更多!

    當鹽和筍干差不多已經夠數的時候,狩獵前需要做的事只有修補柵欄。石路讓大部分族人都先停下手頭的活兒,用了兩天的時間把破損的柵欄修了一遍。這樣在村里,只有薛還得為木炭和烤肉的窯忙活,其他的人都準備好去大沼澤獵殺鱷魚。

    是時候去大沼澤捕獵了,只是還需要準備一些工具,同時也得計劃好如何對付凶猛的鱷魚。

    為此石路召開了長老會議,通過了捕鱷魚的計劃用魚和一些肉類吸引,然後一部分人用竹竿把鱷魚肚皮翻過來,剩下的就用長矛刺肚子或者嘴。為了能更好的殺死這些動物,要特地制作更粗的長矛,用兩個人抬著刺。

    捕獵的地點則選擇在村子兩天的路程的沼澤,每一天都將有一組人從獵場返回。石路把能夠動用的人分成四組,其中包括一些孩子,打算先出發三組人,去建設好臨時的據點,一組則留守村子。

    打獵時,等有一組運送著獵物回來以後,留守的則出發。回來的一組負責把運回來的肉烤成肉干,曬制後保存。薛暫時作為指揮,要一直留守在村里負責防御以及指揮制作肉干。

    分配了各自的任務以後,整個村子都在為捕獵做準備,先是修好了柵欄,然後是把窯清掃以及改制了一下,接著是制作好需要利用的工具。

    等到八月五日的時候,經過煮鹽的幾個人的趕工,已經有了兩百多斤的存量,于是浩浩蕩蕩的竹排開始往下游飄去。這次石路調動了所有能動的勞力和工具,不論是大竹排還是小竹排,除了留著一個往來于神馬谷以外統統調走。

    這樣充分的準備,每個人都相信收獲的季節馬上來臨。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石器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回到石器時代第二十三章 收割備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石器時代第二十三章 收割備獵並對回到石器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