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興南唐

第81章 常州之戰(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竹里倌 本章︰第81章 常州之戰(四)

    qzone.io,最快更新再興南唐 !

    同樣是日損千人,但是上直軍是傷亡千人,每日戰死者不過二百余人。左直軍攻了兩日,卻是每日戰死近千人。而且,上直軍攻城時,對常州軍也造成了相當殺傷,但左直軍這兩日,損兵折將,常州軍卻損失甚微,這對左直軍的士氣打擊就大了。

    熊元嘉失了先前的銳氣,這第三日便只是敷衍,只命人守住陣腳,然後調了數千人去挖土堆墁道。吳越軍在常州左近強征民夫用來填城。話說李叢益也沒想到吳越軍會來這麼一招。其實這也是李叢益受歷史書影響導致的慣性思維。北宋伐南唐,在曹彬嚴令下,也可謂有王師風範,這種強虜民夫之事,那是沒法做的。但吳越軍不同,沒有王師光復需要考慮民心這回事,而丁德裕終究是個武將,在這方面的政治敏感度上,差了曹彬十萬八千里。

    一開始周邊鄉鎮被吳越軍虜走數千民夫,此時也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之後,常州以東大量民眾或躲或逃,吳越軍再抓民夫就難了。吳越軍便只好讓士卒也上,當民夫使。不過士卒畢竟訓練有素,而且身體素質也好,這堆墁道的效率便大幅提高。

    不過,便是丁德裕也沒想到,一直龜縮于城牆之內的常州軍,這回一反常態,竟然主動出擊了。

    常州軍以鐵甲戰兵為主力,兩部各有千余銳卒突然自北極門和東南面新城牆的孔道中殺出。左直軍在這兩處各有千余人警戒,還築有簡易軍壘,但是常州軍只是沿著護城河前進,這兩處警戒部隊便只能上前攔截。這樣就暴露在城牆之上的遠程戰械打擊之下。吳越軍一面與常州軍甲卒交戰,一面還得忍受城牆上的床弩和弓弩攢射,堅持了一刻鐘便敗退下去。

    常州軍出擊甲士,以重甲武士居前,持陌刀長槍大斧等破甲銳器,又或持鐵 、鐵錘等破甲戰具,當真是踫著則死,挨著則傷。常州軍出擊隊伍異常堅決,而左直軍鐵甲損失太重,普通的扎甲、紙甲士卒根本抵擋不住,前來阻擋的數支吳越軍營反倒戰意不堅,很快被一一擊退。

    攻城墁道無法有效破壞,但護河邊上的巢車、雲車、壕車,包括幾具離得較近的小型投石機,便被常州軍迅速摧毀。在熊元嘉集結主力欲上來纏斗之前,兩部便在城上指示之下,加快腳步,從大開的迎春門避了進去。左直軍看著黑黝黝的城門洞,終究是沒敢追進去。

    常州軍這一撥出城反擊,一下子打了左直一個措手不及。左直損失慘重,不但把吳越全軍戰械幾乎給丟了個精光,更又損兵二千以上。而常州軍的損失微乎其微。

    丁德裕把熊元嘉罵得狗血噴頭。熊元嘉臉漲得青紫,終究是自己太大意,卻也無法反駁。

    此次反擊,江國公和常州刺史親于城牆觀戰,常州軍副都部署姜向明親自指揮,左右兩廂副都指揮使親自領兵出城,一個自北一個自南向心夾擊,出其不意把吳越軍沿護城河戰線打了個對穿,幾乎沒有遇到強力抵抗。

    看著常州軍士卒避入城門樓洞,而吳越軍逡巡不敢進。李叢益這才向禹萬誠道︰“常州軍將卒勇猛無敵,此戰我軍必勝!”

    禹萬誠哈哈大笑︰“此戰全賴大人指揮有方!況且,若非大人給了常州軍千套鐵甲,我常州軍亦無如此二千鐵甲雄師!”

    左直軍狼狽退了出去。又換右直軍來攻。只是攻城戰械損毀嚴重,沒有巢車、雲車等壓制城上弓弩手,堆填攻城墁道的損傷便急劇上升。右直軍一面使甲卒持盾掩護,一面使弓弩手與城上對射,但城上又使床弩來射甲卒,雖說床弩射擊不準,但直面床弩的吳越軍,心理壓力那是相當的大。因此堅持一個時辰,便得輪換方行。

    右直軍又在東城牆兩側,挖掘壕溝,又兼營造牆壘,欲以床弩重箭封鎖北極門和東南城牆孔道,防止常州軍再來一次突擊。同時右直軍大量拆卸迎春門正對的房屋,欲拆出一片空地來,同時著手建造和組裝投石機,欲以投石機砸毀東城樓,更兼打掉城樓進去的那堵高牆,為大軍進城後的向心攻擊打開通道。

    有左直軍的教訓,右直軍都指揮使梁正銳便很能沉住氣。丁德裕催促,梁正銳便又請再戰七日再行輪換。如此丁德裕如今也明白常州軍主力未損,速下不得,再加上潤州戰事也沒什麼變化,便也只好勉勵梁正銳一番。

    吳越軍的投石機都是那種人力或畜力投石機,以人力或畜力拉弦,這樣佔地面積便極大。正因為如此,吳越軍的投石機大都在城外,沒在上次常州軍的反擊中損毀。這類投石機,在城外時展開倒無所謂,在城內便需拆屋毀牆。右直軍費了數日工夫,才在迎春門外拆了大片空地出來,又花了一日,這才準備停當。此時亦有數條攻城墁道堆至城牆處。

    梁正銳仍感人手不足,便又經丁德裕向上直借了五千人,防止常州軍打反擊。這才于右直主攻的第九日發起全面進攻。

    一面使四十余架投石機猛轟東門正面,一面又集結戰卒,加速攻城墁道的堆填速度,甚至使洞洞車上裝滿土,沿著攻城墁道上推,再架在城牆和墁道之間,加快墁道的堆填速度。

    一日之間,吳越軍在外子城再增六條墁道,直抵城頭。常州軍則在墁道所在的城頭,堆上木牆,上插槍刃,又再墁道兩側城牆加築牆壘,並以甲士準備反沖擊,不容吳越軍在城牆上立足。

    到得第十日,常州軍的東門城樓及左右城牆便被投石機砸得面目全非。透過城門樓洞,亦可看見里頭那面高牆也被投石所砸,部分牆體橫倒,露出後面真正的街道房屋來。

    梁正銳也不倉促攻城,只是使投石機前移,欲將東門城樓後的房屋建築全部砸塌,再令士卒全線進攻。僅用半天時間,外子城內東門附近所在,便被吳越軍的投石機砸成一片殘垣斷壁。只要沖進去後能夠將兵力展開,不使兵員密集擠在一起,則常州軍的弩箭和投石機便不會有那麼大的殺傷力。

    吃過午飯,稍事休息,梁正銳便下令全軍出擊。

    南北兩處攻城墁道所在,吳越軍一行動,城上便有人頭涌動,雙方便弓弩互射拉開戰事帷幕。但在東門城樓處,常州軍卻悄無聲息。梁正銳在東門集中了三千銳卒,欲一口氣沖入城內展開,便以廂都指揮使盧志勇為統領,進城指揮作戰。

    吳越軍的投石機一停,盧志勇便指揮各營依照順序,蜂擁入城。然而,先鋒銳卒剛沖出城樓門洞,就尖叫著頓足不前,只見面前一條寬有一丈、深幾達兩丈的大壕溝突兀出現在腳下,下面還有削尖的竹樁木棍立于溝底,直是人。頭前也有數輛趕制的洞洞車,便急忙推入溝中,但溝既寬又深,倉促之間亦無大用。便有營指揮大喊讓把壕車推上來,但人群急在門樓洞里,後面各營紛紛擠上,一時便有擁擠。

    盧志勇亦察覺前方有異,但也不知出了何事。便令後續各營在城樓門小廣場上列陣等待。同時急令前方沖入城去。此時城內廢墟後,有常州軍抬出床弩,隨即安弩上弦,一發弩箭射來,三尺多長的床弩洞穿第一人,那人砰地掉入溝中,接著穿透第二人,然後連著第三人一起扎在地上。第二人當場便死了,第三人一時沒有死透,只是慘叫不止。

    這一下,便如一鍋沸水冒了第一個泡,人群登時便沸騰起來。有人一擠,在前排的士卒便紛紛掉入溝內,後面的人一松,還以為前方已經打開通道,便又加緊往前擠,前方便更加支撐不住,只往溝內栽去。在外頭的盧志勇不知內中情形,也以為前方障礙已經破除,便又命各營繼續入城,同時令各部加快動作。

    這時異變陡生。

    李叢益帶來常州的投石機,是所謂配重式投石機。即以滑輪組吊起配重鐵塊,發射時鐵塊自由落地,帶動杠桿將石塊拋射出去。配重式投石機的優點,一是佔地面積小,二是彈道穩定。

    常州的投石機早已標定諸元,此時挪到城牆底下不遠處,便向東門外的空地上發射石塊。即時空地之上,除了吳越軍的投石機,便是盧志勇率的三千出擊部隊。

    在常州軍近百架投石機的攻擊下,這塊空地上直如人間地獄。視覺沖擊效果之強,比之那日才三十多架投石機攻擊的城內一小片空場的效果,來得猛烈多了。

    第一輪石塊落下,不光這片空地上的投石機毀掉近半,便是出擊士卒亦是傷亡數百。吳越軍士卒便炸了開來,四處逃竄,盧志勇此時也只能先顧自己逃出這片阿鼻地獄。

    在這片空地和東門之間的吳越軍,楞怔了一會兒,有的便沿護城河往南北方向跑,有的卻因慌不擇路、或有向死而生之勇,竟向城內擠去。而在城內,常州軍已經搬來數十床弩,只是不住地向城門樓洞里攢射,里頭人頭涌動,當直是連瞄準都不用。

    尸體和活人一塊跌落深溝,也就一刻鐘,竟將溝幾乎填滿,便有人踏著尸體從城樓門洞中沖出,迎接的便是箭雨。等常州軍的投石機擲了十輪石彈,稍一停歇,擁擠在東城門處的吳越軍再也受不住,當下便往後潰退回去。

    然後常州軍的投石機適時又擲了一波石彈,又帶走好幾十條人命。在東門兩側正在佯攻城牆的右直軍也受到這邊影響,攻勢也暫停了下來。戰場上一時陷入了難得的寧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再興南唐》,方便以後閱讀再興南唐第81章 常州之戰(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再興南唐第81章 常州之戰(四)並對再興南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