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興南唐

第25章 虎頭蛇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竹里倌 本章︰第25章 虎頭蛇尾

    qzone.io,最快更新再興南唐 !

    李叢益緊趕慢趕,在第二天凌晨時分趕到了橫塢村外。

    江國公、宣州刺史、寧國軍都指揮使李從鎰的漏夜到來,讓蔡德運和李信深感大事不妙。李叢益略事休息,便命全軍埋鍋造飯,整軍備戰。李信這會哪敢怠慢,便指揮各都隊長行動起來。李叢益也不拘各都大呼小叫地把士卒從睡夢中叫醒,畢竟這次還是要攻心為上。

    湖州兵讓開道路,周元青便一溜煙奔進去,找鹽販子對說辭去了。

    這邊蔡德運則又來到湖州兵軍營。蔡德運到楊同方面前,面無表情道︰“宣州府刺史大人有話言于楊指揮︰宣州事宣州府自為之,不勞貴軍惦記,請貴軍于今日天亮後速速撤離,否則兩軍若有不睦事,一切由楊指揮負責。”

    楊同方詫異地看了一眼蔡德運。暗道,你這官怎麼當的,這麼點破事,需要把大官找來,你自己不吃掛落嗎。

    心知再耗下去也是無益,楊同方也是光棍,便命士兵脫離對峙,隨即整理營地,待得天邊浮起一道亮光來時,便不顧濃霧未散,拔營而走。

    李叢益站在一處山崗上,看著湖州兵走遠,臉色鐵青。

    果然是沒有大殺器就沒有大國尊嚴。連吳越國的小小營指揮,都不把南唐放在眼里,那宋軍對南唐的心理優勢只怕更大。

    看蔡德運和李信走過來,李叢益嘆了口氣,道︰“回廣德。”轉身便回走。

    李信卻是一楞︰“大人,回哪?”

    李叢益停下來,冷眼盯著他︰“你還有什麼事?”

    李信被李叢益不善的眼神盯得直發毛︰“這,這不是還有私鹽販子……”

    “有宋朝大兵跟我說李指揮家里藏了私鹽販子,李指揮要不要親自帶隊去搜一搜?”

    “……”

    看李信吃癟,蔡德運倒是替他講起好話來,“國公大人,李指揮也算是應對得當,沒有容湖州兵胡來……”

    “湖州兵到我朝國土上,想來便來,想走便走。這還叫沒有胡來?這便算李指揮應對得當?”李叢益也是氣急,指著蔡德運鼻子訓到,“不如蔡大人這便和李指揮帶隊去趟安吉縣,也看看人家湖州兵的應對得當不得當!”

    蔡德運吃了一頓臭罵,也是自知嘴欠,當下閉口不語。

    李信一直沒轉過彎,以為是蔡德運向刺史府作了匯報。這會倒是明白過來,可能是這撥私鹽販子有啥貓膩,直接通到刺史那兒了。

    ————

    李叢益到了廣德縣,便歇息了一晚。

    又等到第二日,都到午後了,寧國軍左廂都指揮使崔飛虎才姍姍來遲。

    不過,站在崔飛虎的角度,待昨日正午接到軍都指揮使命令,崔飛虎便即出發,自宣城到廣德約一百八十里,比一日夜略多個把時辰,便帶著親衛營挑選的兩隊親兵,一個不拉地出現在廣德縣。

    崔飛虎也是武二代,不過父親官職不高,因此崔飛虎到這廂指揮使這個位置,也是相對而言頗有些個人能力的。

    不過在李叢益眼里,那自然是不夠看的。

    崔飛虎在路上,就派了尖兵,找李信了解了情況,做足了功課。因此見到李叢益,也不說那些鹽販不鹽販的破事,姿態擺得也是更是十足,行軍中單膝下跪之大禮︰“下官馭軍不力,失我朝軍威,願受大人責罰!”

    這崔飛虎生的熊腰虎背,倒比那胡元、董經業更像個正經武將。

    李叢益也沒有為難他,一起觀看了駐廣德縣兩營兵的操演。李叢益不說好、也不說不好。這崔飛虎便親自下場,單手提一把長柄大刀,舞得虎虎生風,十數人皆近不得身,校演場便一片喝彩聲。

    即使李叢益心里明白個人勇力在組織化軍隊中的作用日趨下降,但對這類個人勇力表演也是感到腎上腺激素的快速上升,這才也勉勵了他幾句。

    崔飛虎當下便道︰“國公大人,屬下是個粗人,不會說好听話,但只要國公大人一聲令下,便是去攻那汴梁,屬下也決不皺一下眉頭!”

    李叢益哈哈大笑︰“崔將軍真乃猛將也!不過宋乃上國,平日且須注意言辭。”

    晚上李叢益又與崔飛虎、蔡德運以及李信等兩個營指揮使,吃了頓晚飯。然後李叢益便連夜離去了。

    送走江國公,崔飛虎回到軍營,又把李信等人轟走,幕僚胡文昌並走進來問道︰“大人感覺如何?”

    崔飛虎默然道︰“江國公知道我在演戲,我亦知道江國公知道我在演戲。”

    胡文昌啞然,原本以為崔飛虎一展勇力,定會讓江國公刮目相看。不想崔飛虎竟然如此評價此番表現,就差用沐猴而冠來自嘲了。不過胡文昌心知崔飛虎看著就像個傻大黑粗的軍漢,其實心細如發,察言觀色能力極佳。便又問︰“江國公到底知不知兵?”

    崔飛虎又沉默了好大一會,才道︰“且等江國公的窯場練兵結果吧。若是真能成,那便說明江國公是知兵的。”

    ————

    橫塢里,寇子石和趙開看著湖州兵先飛快撤走,然後很快宣州兵也消失不見。

    昨晚先離開塢寨的村民,也失了管束,便也自行回了村寨。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寇子石也是一臉不可思議。

    清晨的時候,周元青混進村來,只說自己是許氏商貿派來的,就詳細問明了情況,告誡大家不要輕舉妄動,便再沒來過。

    趙開使人去看宣州兵動向,再來匯報,便說是已經進了縣城駐地,確系是收兵回營了。

    看來這許氏商貿所言不虛!只是趙開露了臉,在橫塢這里,便不宜再繼續呆下去了。

    不過這些事,李叢益自不會再去介入。

    周元青細細把橫塢情形講給李叢益听,待听得也就十萬斤私鹽,李叢益也不由地失神。

    從浙江沿海那邊運來,算每斤二十文含全部成本也就二百萬文,折成銀不過約二千兩,當然,若是以六十文每斤售出,就可以淨賺四千兩。這生意固然是暴利,但金額著實不大。

    為四千兩淨利,就可以搭上數十條人命,而大家並不覺得這不值當。再想想原來的李從鎰,年紀輕輕就積下數十萬兩身家,卻只把銀兩藏在銀窖里吃灰。

    李叢益便和周元青道︰“若是那趙開願意,便來東門渡來參軍,想來他在軍中亦大有用武之地。”

    ————

    只說胡元到了宣城縣報道,但知縣侯弘業去了坑口,而江國公本來說好要給他派幾個衛士作助手,也不見人影。

    這天又接到通知,讓去東門渡軍營報道。待到了東門渡,江國公又趕到廣德去了。

    東門渡軍營只有一個正經營指揮,就是董經業,但董經業現在被江國公指派著,一邊負責軍營的伙食,一邊還管理著軍營的輜重,又在學習財務和預算知識,每天也是頗為忙碌。而谷大壯、王大木、楊飛這三個營指揮的任命,還需要樞密院的確認。

    這麼一來,東門渡便沒人能拘束住胡元。但胡元倒也知道自己不能與國公府衛隊來比,便每日只是默默觀察練兵情況。初時覺得這跟個木頭人似的走來走去,管得甚用?待了半天後,便越看越覺得這方法厲害︰這樣練出來的兵,才能如臂指使啊。

    這幾日不斷有新募士兵到來,不斷組成新的十人隊,胡元便也厚著臉皮加了進去,就把自己當個新兵來練。國公府衛隊的教官也樂見其成。

    胡元畢竟基礎遠遠好于那些鄉村募來的新兵,只一會兒功夫,便自動成了那一班的臨時班長。

    人一多,便總有一些手腳不協調的士兵出現。國公府衛隊按照李叢益的態度,就是不合適者淘汰,沒工夫在這些人上浪費時間。胡元這一班上也有這樣一個新兵,本來應該是出左腳擺右臂,他總是手腳錯亂,走幾步就同側手腳同時擺,便似在走鴨子步。練了一天,仍不得要領,帶這個排的國公府侍衛便要淘汰他。那小兵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抱住侍衛的大腿,不願意走。胡元一時不忍,便請求再給兩天時間,他帶著加練下。

    次日中午,別人都在休息,胡元卻尋了處樹蔭,帶著這個叫狗子的小兵加練。狗子知道好歹,不叫苦也不叫累,只是一遍遍地出錯,胡元便折根樹枝,狗子手或腳一擺錯,便是一樹枝抽上去。

    胡元卻是沒留意,李叢益遠遠地站著,好奇地打量他。待了解情況,李叢益便點點頭,“胡元這帶兵的不放棄、不拋棄精神,值得嘉獎!”

    “原來的那個營,明日來了後,若是看見胡元混在新兵隊里當個隊長,怕是會有問題。”那日李叢益要求胡元那個營來宣窯,但後來李叢益又跑廣德去了,便又拖了拖日子。

    “也得他們有那個膽子!”李叢益倒是不怕。一是他肯定要把那些兵油子打散,二是宣窯遠離縣城,要是有人不開眼,正是收拾他的好地方。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再興南唐》,方便以後閱讀再興南唐第25章 虎頭蛇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再興南唐第25章 虎頭蛇尾並對再興南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