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早,這年眼看就要到了,年一到一過,上元節也到了。”賞春點到為止。
孟十三知曉賞春想說什麼,卻未接話。
倒是金銀接下話兒道︰“賞春姑姑說得對!小姐,明年的上元節一過,殿下的太子妃人選就要擇定,這件事情眨個眼就到了!”
眨個眼到就眨個眼到吧,孟十三現在有些困乏,她往床榻一躺,賞春輕手輕腳給她蓋上被子,又掖好被角,她揚著唇道︰“多想無益,我要睡了,你們也別太晚。”
她歇下,她們還得把今日的活計干完才能歇下。
賞春和金銀對視一眼︰小姐當真是半點兒也不擔心啊,倒教大公子和她們這些身邊人日日掛著心。
第二日,孟仁平直接從孟府往李壽私宅,看著石椐病愈之後,經過余明路的調理,于短時間內瞅準石椐清醒的時機,他能詢問出石椐藏起來的那些實證。
而在詹事府,孟仁平沒有準時點卯,霍詹事也接到了李壽的旨意,由常青帶進詹事府轉達給霍詹事,告知孟仁平在宮外辦李壽指定的差事。
于此,區少詹事十分感慨︰“定然是拿捏住二皇子的證據又要多一份了!”
“太子殿下的私宅,有石知縣在,高太醫為此往返不知幾回為其治病,眼下殿下連孟府丞都給派過去,想必與你想的差不離。”霍詹事作為詹事府首官,作為東宮屬臣,許多事情李壽不會瞞他,他不必通過李壽亦能知曉不少事情。
“听聞高太醫打昨兒個起便一直在中宮會診,與向院判同同為皇後娘娘的頭疾犯難。”區少詹事消息之靈通,在詹事府里也是排得上號的,“我剛從外面回來,听說高太醫沒能出宮,殿下讓余太醫之子余明路去了,從昨日便進了殿下的私宅。”
霍詹事從公事案里抬起頭來︰“余小太醫的醫術出自余太醫,醫術雖是青出于藍,到底擅長的是調養之法,高太醫方是擅長診治各種疑難雜癥,高太醫被絆在中宮,殿下讓余小太醫頂替高太醫到殿下的私宅,難不成石知縣的重癥已有了起色?”
提起石椐的怪異之癥,區少詹事走近公事案一側,半彎下腰,低頭附耳于霍詹事,輕聲道︰“听聞好了。”
“好了?”霍詹事又驚又喜,擱筆起身,直視著區少詹事更進一步地確認道,“此消息,你是從哪里听聞?”
區少詹事從霍詹事驚喜起身,他也站直了身軀,這會兒老神在在地回道︰“石知縣有一女,此女寄居于陸府有些年頭,自從殿下把石知縣帶回京城治病,石小姐便也跟著進了殿下的私宅,好照顧石知縣,盡盡孝道……”
“說重點!”霍詹事不耐煩听前面的鋪墊。
區少詹事皺皺眉︰“這就說到重點了!石知縣好與不好,石小姐最是直觀,前些日子石知縣在高太醫的醫治之下,病情也一直沒多大的改善,石小姐每每出門,那都是烏雲密布。”
話到這里,他沒再往下說。
霍詹事卻是順著捋明白了︰“你讓人盯著殿……石知縣之女了?”
盯著當今的東宮,那可是真不要烏紗帽了,都是同僚,又甚合得來,彼此照應多年,他也不能害區少詹事,趕緊在半道改了個說法。
“嗯。”區少詹事往公事房門口望了望,此時屋外無外人,有也就是兩人的心腹隨從,都是自己人,不礙事,屋里就上峰和他兩人,更不礙事。
“這位石小姐喜上眉梢了?”霍詹事心底推出來,嘴上還是再問一句。
區少詹事點頭︰“何止是喜上眉梢!”
石知縣之女出門那笑容,不知者,還以為石蓮純將嫁入高門大富大貴了。
“到底是年輕了些。”霍詹事感嘆,“你……”
“知道。”區少詹事也是東宮屬臣,且是詹事府的二把手,霍詹事能想到的尾巴,他當然也能想到,“我已經讓我的人暗下提醒過石小姐了。”
“那便好。”霍詹事松了口氣兒,坐回圈椅里繼續下筆。
石蓮純得區少詹事派去的人的提醒,很快收斂起臉上的燦爛笑容,知道了自己太過喜形于色,教人瞧出端倪,她也知她父親的重要性,以及有多危險,初時反應過來也是慌得很,東西也不買了,主僕倆連忙回到李壽私宅。
一進私宅,她就直接去找了風箏,把事情的大概經過同風箏說了。
風箏听後道︰“石小姐說的是詹事府的區少詹事?”
“是!”石蓮純站在廡廊下,一臉憂心忡忡。
“石小姐莫急,我這便讓小槐給小姐傳信。”風箏自己做不了主,詹事府雖屬東宮,可人心易變,且難不準詹事府里也有旁人的耳目,她決定還是給自家小姐遞個話兒,向小姐請示下為好。
石蓮純也是這樣覺得︰“好,那夭夭回信,你一定要第一時間告知我。”
風箏應下,轉身就去找槐鳥傳信。
孟十三接到槐鳥的信兒,剛好是在往前院清名堂的路上,槐鳥停在她肩頭,她取下字條攤開來看,看完交代身邊跟著桐玉︰“你到殿下私宅一趟,就說——無事兒。”
區少詹事此人,她听大堂兄提過,與霍詹事一般,皆乃殿下的忠心屬臣。
讓槐鳥捎回信,還得備筆墨寫字條,她此刻也不在院里,回頭去寫挺麻煩的,索性讓桐玉跑一趟便是。
又道︰“另外,你去見見季大公子,同他說……罷,還是算了。”
本來她是想讓桐玉順道和季寬轉達一下她的意思,說明她和余明路無甚干系,以前現在將來都不會有,請季寬莫要為難余明路,然轉念一想,如此一番言語說出去,要是季寬不想歪還好,倘若想歪了,那結果可能還會更嚴重。
于是作罷。
“諾。”桐玉領命。
孟十三繼續往清名堂走,桐玉則轉了個彎兒出府去辦事。
片刻之後,前院清名堂里,孟十三見到了有段時日未再見過面的習嫣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