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路問道

第九十四章 五帝錢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舊夢久夢 本章︰第九十四章 五帝錢

    qzone.io,最快更新借路問道 !

    好東西啊,說不定有用,拿上。

    現在的我拿了一個羅盤,一個三清鈴,五個小令旗,和一個屬于我的法印。

    但是現在這個箱子里面的東西還有一些,我再看看說不定還有其他可以用的到的東西呢。

    于是我就把法印先放在了炕上,這個東西可是很寶貴的。

    將法印放好以後,我就去看下一個東西了。

    下一個東西是,沃特發,下一個東西居然會是一個鼓。

    這也太離譜了吧。

    我看著箱子里面的那個鼓,這個鼓都佔了箱子里面一半的地方了。

    看樣子箱子下面應該就只有這一個鼓了。

    鼓是皮面木質法器,有圓筒形、扁圓形、大小兩種。道觀早晨開靜、晚上止靜時均有擊鼓為號者。小鼓在行儀時作為法器,配合小鐘使用。鼓聲有通神闢邪的作用。道教擊鼓十分講究,手法多樣,既能模擬“風雲雷雨”,又能配合經韻板眼,謂之“花點”。

    不過這個鼓顯然太大了,我根本拿不下,算了,不拿了。

    就當我發現最下面是一個鼓的時候,已經覺得這個箱子里面應該沒什麼東西的時候。

    我又在這個箱子里面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東西,這個東西就在鼓的縫隙之中,不仔細看還真不一定能看得到。

    這是一個令牌,這是個雷令,又稱五雷號令牌,源于古時軍隊的虎符。有金屬或木質多種,但是這個令牌是一種金屬的令牌。

    令牌的正面刻有“五雷號令”,背面有“總召萬靈”等字樣,兩側刻二十八星宿名稱。令牌上圓下方,象征天地,是道教法壇上用以召集神將、差遣神靈的法器,亦有闢惡驅邪的作用。

    五雷號令,宋代神霄派所傳。明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二五雲︰“右令牌取雷擊棗木造成,長五寸五分,闊二寸四分,厚五分。選擇吉日,依式造之,四側周圍刊二十八宿名,以錦囊盛之。”正面浮雕一把寶劍,劍柄在上,鋒刃在下,劍身蟠繞一條金龍,金龍爪為五爪,緣劍刃而繞至劍柄,龍頭在上,龍尾在下,龍身上部帶有明顯的火焰紋。背面文飾簡潔,僅為雲篆化“五雷號令”四字。

    而令牌做為道教重要的法器之一。在各種道教科儀或法事活動中,令牌是較常用的法器,應用令牌是道教歷代祖師們為了宗教法事活動的需要。道士行科演法時,持以代表天神或者天師,發布號令,役使雷神,護衛道壇,呼風喚雨,召神遣將,或降臨法壇,或護送亡魂,或驅邪鎮魔,並能驅逐邪崇。

    並且還有不同的令牌,而這里的只是一個五雷號令牌。

    這是個好東西啊,只是可惜啊,我道行不夠,用不了啊。

    再加上我這次是想要救人的,這也用不到啊,我索性就將令牌放在了箱子里面。

    這種空有寶山而不能用的感覺是真的不好。

    就當我正在為用不了五雷號令牌而悲傷的時候。

    我又在箱子底部看到了別的東西,好像是一些銅錢。

    不過這個箱子里面裝的可都是好東西,里面怎麼可能會有普通的銅錢呢。

    于是我就伸手去拿里面的銅錢,看看那到底是什麼銅錢。

    在我將銅錢拿出來看了一眼以後,發現這上面是寫著康熙通寶的字樣。

    里面還有幾枚銅錢,不過現在被鼓壓著。

    我就將鼓拿了出來,也放在了炕上。

    就鼓放在炕上以後,我正準備去拿我剛才看見的那幾個銅錢的時候,我被我眼前的一幕給震驚到了。

    只見箱子底部密密麻麻的都是銅錢,少說也有六七十個了。

    並且這些銅錢上面的字都是不一樣的。

    我剛才拿的那個銅錢上面的字是康熙通寶。

    而這里面的銅錢還有順治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

    看到這些不一樣的字以後,我就知道這些不是普通的銅錢,而是五帝錢。

    不過這些只是小五帝錢。

    五帝錢有大五帝錢與小五帝錢之分。大五帝錢指秦朝的半兩錢、漢代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大五帝錢材質屬于青銅,雖距今年代久遠,但存世量較多。

    現在說的五帝錢一般是指小五帝錢,分別是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材質屬于黃銅,距今有300年左右的歷史,因歷史原因,順治通寶與雍正通寶存世較少。

    不過我也沒想到我師傅居然會有這麼多五帝錢,這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要知道這麼多的五帝錢,可不是街邊的大白菜,而且摸著這些銅錢的手感,看著銅錢上面的色澤,這些都是真貨。

    也不知道我師傅是從哪里弄來這麼多的五帝錢的。

    但是這麼多的五帝錢真的是派上大用場了。

    我國古代民間一直有用古錢幣驅邪的習俗。史載,將方孔通寶錢不拘大小,以紅線懸于頸間,取銅錢歷經萬人手之實,匯集百家之陽氣,可抵御邪祟鬼魂。

    並且五帝錢有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祈福之功能。我國民間自古就有佩戴錢幣以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祈福的習俗。

    而且五帝錢是我們民族中最興盛的五個帝王所鑄錢幣,因而五帝錢更多匯聚了天、地、人之氣加上百家流通之財氣,故能鎮宅、化煞,並兼具旺財功能,還能強化主人自信,化解六神無主之缺陷。

    除此之外五帝錢還是靈器,是法物,它兼具了帝王之威和民族之神。在古代,民間信仰的是君權神授的思想,認為帝王的權力是天授予的,只有帝王是溝通天地的神的化身。

    五帝錢正是凝聚了這樣的帝王霸氣和中華神氣,成就了一番偉業。清五帝開創了清朝百年盛世的局面。秦始皇統一華夏,開千秋之偉業,建萬世之功,可謂“千古一帝”;漢武帝開闢絲綢之路,世人稱為“鑿空之旅”;唐太宗建立大唐帝國,被尊稱為“天可汗”,舉世聞名。宋太祖建立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大宋王朝;明成祖派鄭和七下西洋,將中華文明遠播海外,明永樂通寶成為17世紀國際貿易硬通貨。帝王的威嚴和氣勢遠遠散播國內外,可見其帝威和民族氣勢之強大。作為他們所鑄的古錢是唯一留給後人的附有帝威的靈物,真正的五帝錢既珍貴又難得。

    五帝錢具有古錢所有的功用,避災、保佑、祈福等。但與普通古錢相比,不論是大五帝錢還是小五帝錢,它們更多匯聚了華夏大地之靈氣、中華民族之靈氣、真命天子之靈氣、傳承百家之靈氣。

    古錢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自秦始皇統一幣制,我國錢幣就形成了“外圓內方”、“天人合一”的定制,取其象天法地。

    這其中蘊含著我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古代陰陽八卦學說的具體體現。因此,古錢本身的鑄造就包涵了天、地、神合一,也成就了古錢風水的功能。

    古錢天、地、神的合一是從秦始皇半兩開始的。王獻唐先生在《中國古代貨幣通考》中考證︰“始皇半兩之制作,以中間方好為地,好外之圓肉為天,分作二事,各以度數象之。易系辭曰︰天五地六。地數為六,故方好長寬各六分。天有十二紀,周而復始。形為天地,數亦為天地,彼此配合,……交射互應,無不中的,設計最為精密。”從秦始皇半兩開始,中國古錢就是以“天圓地方說”,按照易經的天干十二支精密設計,並融合了陰陽五行鑄造而成。漢五銖鑄造時亦是如此,表達的是“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宗有德,重有道,顯有能,褒有行者也。……上圓法天,下方法地”。漢朝董仲舒提出了“君權神授”的君權思想,它反映在錢幣上就是把天、地、神合一,把天子作為神的代表與天地共齊,共同融入到錢幣之中。唐代雖廢五銖,改行通寶,但其造型仍沿用秦半兩的天圓地方,只是稱謂和幣面所鑄文字加以改變。後世延續使用這一形制,在“通寶”字前加了國號、朝代、年號,如明代的永樂通寶、嘉靖通寶等,清代的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等,《天工開物》中亦記載了“一面刊國號通寶四字”。幣面國號的鑄造,在原有濃厚的宗教意味基礎上融入了帝王的統治權威,政權與神權,皇帝的國號與天圓地方的形制進行了又一輪融合,共同鑄入了每一枚銅錢之中。

    銅錢性剛,五行屬金,銅質吸收氣場的力量比金銀都好,因此,歷經數百年傳承的古銅錢,具有極強的化解煞氣的作用。

    五帝錢出自于我國最強盛最繁榮的帝王。他們在為期間,國運昌盛,帝王獨尊,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強。錢幣的制作精良,流通時久,故能鎮宅、化煞,並兼具旺財的功能。

    五帝配五行。五帝錢具有五位帝王的五行。作為民俗法器,五帝錢兼具天地陰陽五行之精華,威力無窮。清五帝錢五位帝王中順治屬水、康熙屬木、雍正屬土、乾隆屬金、嘉慶屬火。中華五帝錢五位帝王雖然相隔時間長,但他們的命理也具有五行之說。秦始皇屬水、漢武帝屬金、唐太宗屬土、宋太祖屬木、明成祖屬火。

    五帝錢按功用不同,擺放操作也有特定的講究。化煞有方位,闢邪有神位,招財有財位。祈福納吉祥時可以隨意一些,“錢”和任何人、任何事都沒有忌諱;祈求平安時可懸掛在汽車中,既可裝飾又可保平安;在客廳、辦公室、神位等地方安置吊掛一串,可以趨吉避凶,招財、旺宅氣。擺放順序按照錢幣年代順序即可。

    總而言之,這五帝錢是絕對的好東西。

    最關鍵的是,現在的我是可以使用五帝錢的。

    既然有用,而且我還能用,拿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借路問道》,方便以後閱讀借路問道第九十四章 五帝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借路問道第九十四章 五帝錢並對借路問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