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借路問道 !
這時候有一個人問向了我。
“不過這個鬼為什麼要找包公呢?”
我看向了這個人,這個人一下就問到了點子上,周圍的人也都想知道為什麼會找包公。
“為什麼會找包公,因為包公性情嚴峻、剛正不阿,其出任公職時,務求忠誠厚道、廉潔公正、鐵面無私,“不愛烏紗只愛民”,深受百姓敬仰。
包公的嚴于律己,廉潔著稱也是十分突出的。
二十三歲時,包拯受到出知廬州的劉筠嘉許,聲名大盛,家鄉有一豪富之家曾邀請他赴宴敘談,一位李姓同學欣然欲往,而包拯卻嚴肅地說︰“彼富人也,吾徒異日或守鄉郡,今妄與之交,豈不為他日累乎。”可見他為官前即確立了從政不徇私情的志向。”
這時候寧一刀也出來說話了。
“這個我知道,包公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產、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為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苟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
包拯跟人交往時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
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曾著家訓︰“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于堂層東壁,以詔後世。”
時人也稱其“有凜然不可奪之節”,“有所關白,喜面折辱人”,據此可見,包拯的為人已清正剛直得近乎執拗,甚至還有些不近人情,然而,這也正是他與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在朝廷為人剛強堅毅,貴戚宦官因此而大為收斂,听說的人都很害怕他。
人們把包拯笑比做黃河水清一樣極難發生的事情。小孩和婦女,也知道他的名聲,叫他“包待制”。
京城里的人因此說︰“暗中行賄疏不通關系的人,有閻羅王和包老頭。”按舊規矩,凡是訴訟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遞交狀子。
包拯打開官署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到跟前陳述是非,辦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瞞。朝中官員和勢家望族私築園林樓榭,侵佔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于是將那些園林樓榭全部毀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包拯都嚴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
包拯以其政績和品行為人愛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傳出時,朝野震驚,全城盡悼,“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于衢路”。
現藏開封博物館的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刻一百八十三位開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卻已磨去,據說這是因為人們在觀賞碑記時,由于敬仰包拯而經常用手撫摸指點其名,天長日久,竟將碑字磨去。”
“不過這和包拯有什麼關系呢?”
這個時候了還有人沒有听明白。我只能再向他解釋一下。
“包拯,他既維護皇權,又剛正不阿,替民眾伸冤,顯示了一個清官所具有的正直品質和內在魅力,他有智有剛,是日斷陽夜斷陰的下凡星宿,與元曲逐漸神化的包拯相比,明代的包拯神通廣大,上至玉帝,下到閻羅,對包拯有求必應,有的地方神,更受他驅使。
包拯也被人們稱為鐵面無私,包青天。
包拯前世是文曲星,死後被封為閻王,為第五殿閻王,閻羅王天子包,正月初八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地獄。
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台,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小獄,鉤出其心,擲與蛇食。受苦滿日,另發別殿。
包青天是十殿閻羅里的其中一殿他在陰間也是鐵面無私的閻羅,審理陰間的案子包拯死後被封為十殿閻王中的五殿森羅王。
有的人則認為他“日斷人間,夜判陰間”,就是說白天在人間審案,晚上則成為閻羅王,在陰間斷案。
人死後,靈魂到陰間接受包拯的審判,如果確實是受人陷害,包拯會把他放回陽間活命;如果的確有罪,則被送入地獄受罰。”
“哦,原來如此,這下我好像明白了。”
“我也好像明白了。”
“都說這麼清楚了還能不明白嗎。”我也沒什麼話說了。
“那既然大師知道了這件事情,那請大師幫忙解決。”
“請大師幫忙。”
“請大師幫忙。”
這個時候他們還是不知道到底該找誰解決問題。全部都去讓賈珍仁幫忙解決問題去了,沒有一個人理會我和寧一刀。
我和寧一刀都說了這麼多了,他們都不相信我們,還是相信賈珍仁。
“行了行了,大家不要說了,我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了,不過我已經退出了這一行,從此不再過問這些事情了。”
“啊,那怎麼辦,不行啊,還請賈大師救命啊。”
“賈大師,只要能救得了我們,多少錢都可以。”
“行了行了,我真的不再管這些事情,但是我既然來了,就肯定有辦法,你看那邊二位,那二位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卻是有真本事的,比我都強上許多,他們二位也是我特地請過來幫助大家的。”
這些人看了看我們兩個,好像是下定了決心一樣,然後就求我和寧一刀幫忙。
我和寧一刀當場就同意幫助他們,我也能從賈珍仁的話里听出來,他是真的听從我的勸誡了,我甚是欣慰。
不過我還有一個問題,像唱戲的戲班子一般都會供奉神像的,像粵劇一般供奉的是華光。
相傳華光為南帝,是掌管火之神。由于粵劇演出之戲棚多用竹、木搭成,演戲時容易發生火災,故此戲行藝人均拜華光帝為祖師,把華光帝當保護神。
有的戲班子供奉的是老郎神,也就是唐明皇。相傳唐明皇既能打鼓,還訛傳能唱小花臉。他和大臣們常在宮中的梨園內演唱,娛樂消遣,後來“梨園”成了戲曲行的代名詞。
反正一般的戲班子都會供奉一些有神職的人物,這些人都會保佑唱戲的人平安無事,一般情況下也很少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于是我就問了一下班主。
“班主,不知道咱們戲班子里供奉的是哪路神仙呢?”
班主听到我這樣問他,不明白我是什麼意思,也是愣了一下,然後就回答我了。
“我們拜的是清源妙道真君。”
“哦,原來是清源妙道真君啊。”
“天一,這個清源妙道真君是誰啊?”
這時候寧一刀一臉不解的問著我。
“清源妙道真君,也就是二郎顯聖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
“哦,原來是二郎神啊,不過他們為什麼會拜二郎神?”
“民間多認為他是一位與水利、農耕、防止水災有關的神,甚至是水神,清以前曾被奉為戲神,有些戲班說二郎神就是戲神老郎神,二郎神還被奉為獵神、蹴鞠神、雷神、酒神等。他力大無窮,變幻莫測,能有七十二變。”
“沒想到年輕人居然連這個都知道,當真是見多識廣啊。”
“過獎了,不過你們既然供奉著二郎顯聖真君,又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難道是神像出了什麼問題嗎?不知道班主能否讓我們觀看一下二郎顯聖真君的神像呢?”
班主考慮了一下,隨即說道︰“當然可以,各位請跟我來。”
在班主說這個話的時候,我看到了這些人里有一個人緊張了一下,看來真的是神像出了問題。
然後我們跟著班主去了放置神像的房子,打開門後,發現神像居然不見了,班主當場就氣的不停的說著話,問這個問那個。
然後就有一個人出來了,那個人說是昨天晚上喝醉了酒,然後來到了供奉神像的房子里面,當時他想要給神像上香的,但是由于喝醉了酒沒有站穩,就摔倒了。
在摔倒的時候又不小心踫倒了神像,神像就摔在地上摔碎了,他當場就醒酒了,想要把這件事給班主說,但是班主那個時候已經睡著了。
于是他就把神像的碎片收拾了一下,打算明天醒來給班主說,但是沒想到晚上就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到了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就忘了給班主說了,只記得昨天晚上做的夢了。
這時候班主也有些生氣了,然後就在那里說那個人,說這麼重要的事怎麼不及時給他說,那個人也只不過是不想打擾班主的休息罷了。
然後兩個人說著說著就不說什麼了,就看向了我們。
我知道要是神像沒碎的話就不會發生昨天晚上這樣的事情了,但是現在神像碎了,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和寧一刀就只能盡力解決這件事情。
于是我告訴他們我們會解決這件事情的,只不過晚上可能需要在這里借住一晚,並且晚上還有事情需要他們幫忙。
他們也都欣然同意了。
然後班主就找人想辦法再找一個神像來,我告訴他今天晚上還是不要放神像的好。
班主不是很理解我的意思,不過還是照做了。
就這樣,我和寧一刀打算今天晚上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