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路問道

第四十二章 包公斷案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舊夢久夢 本章︰第四十二章 包公斷案

    qzone.io,最快更新借路問道 !

    我們再逛了一會發現有點餓了,于是我們兩個就去吃了點東西,然後就繼續去逛了。

    逛到了前面,發現前面有一個戲台,上面有兩個門簾,兩個門簾上分別寫著峕蝖@お胂嗔礁鱟幀br />
    “出將”和“入相”是戲劇舞台上的“上場門”和“下場門”的名稱,這里借用“將”“相”二字,有盼成大器的意思。

    出則將軍,入則丞相。意思是說,離開朝堂,作為一員猛將出征,為國平定,扶保朝綱。而歸來入朝,則官拜相首,大加封賞。

    戲台上以此做比,演員登了台,就好像是上了戰場、表演完畢下場,就是打仗歸來的功臣。在舞台上都希望演員演的精彩,就好像期盼將士們在戰場上打了勝仗一樣。因此,借“出將入相”來討個好彩頭。

    再有一個方面,舊時唱戲的人地位很低,是社會上的“下九流”,借將相之稱,也是給伶人們一個激勵,那意思就是說,這兩個門上來下去的都是將相那樣身份的人,咱們走過證明咱們地位也不低。

    戲台旁邊還有副對聯,上聯寫著︰三五步遍行天下,下聯寫著︰六七人百萬雄兵。

    可不是嗎,戲台上相距千萬里的兩地,也只是走上三五步,千軍萬馬行軍,也只是六七個人來回走走。

    這是一副簡單的戲台對聯,關于戲台對聯還有許多。

    清代有個王文治,據說是個詩人、書法家,據說也是著名的戲曲愛好者,王文治精音律,他自己曾築“夢樓”為演奏家演樂的場地,自己親自題寫了對聯。

    上聯︰唉!大帝也貪財,傅老兒不過用幾文銅錢,便命金童玉女,迎接天宮上去。

    下聯︰呀!閻君真小量,劉安人只饞食兩塊狗肉,即差牛頭馬面,拿入地府中來。

    王文治這副對聯,于嬉笑怒罵間,將人間諸事與戲台上演繹的神仙故事都嵌入聯內,天宮地府走了一個周遭,通俗易懂。

    還有一副對子,就是把我們的歷朝歷代的事兒都說成一部戲,一個故事,把人間的各種故事,都論成是非成敗一場空。

    上聯︰一部廿四史,演成古今傳奇、英雄事業、兒女情懷、都付與紅牙檀板。

    下聯︰百年三萬場,樂此春秋佳日、酒坐簪纓、歌筵絲竹、問何如綠野平原。

    不得不說,這副對聯當真是大手筆,大氣象,悟得通透,想得明白。

    這也讓我想起了還有一幅對子,至今還掛在園明園戲台兩邊,這也是紀曉嵐的大作。

    上聯︰堯舜生、湯武淨;五霸七雄丑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只耍手,其余拜將封候,不過搖旗吶喊稱奴婢。

    下聯︰四書白、六經引;諸子百家雜說也,杜甫李白會唱幾句亂彈,此外咬文嚼字,大都沿街乞食鬧蓮花。

    這副對聯膾炙人口,立意頗高,構思別致,巧妙地借助了戲曲藝術的獨特形式。嵌入傳統戲中‘生,淨、旦、末、耍手、搖旗吶喊、稱奴婢’和‘白、引、雜說、亂彈、鬧蓮花’等戲曲說唱形式,並與歷史人物及文學作品相對應、相配用,詼諧之意使人回味無窮,學者梁章鉅認為︰“似此大識力,大議論,斷非凡手所能為”;“此聯上下千古,聲大而宏,目光如炬,非文達不辦。”

    在我正再看這些入迷的時候,上面的門簾處已經開始有人陸陸續續的出來了。

    發現有人出來後我就喊寧一刀和我一起觀看戲曲了。

    “適才間我在金鑾殿,

    萬歲駕前去問安,

    同公主又到後宮院,

    太後一見笑開顏,

    我本是當朝駙馬爵位顯,

    文武百官誰敢參,

    行來宮門下車輦,

    大搖大擺轉回還。”

    這時候一個男的後面跟著幾個人就出來了,穿著好像是須生的樣子。

    “在此間我把鄉民問,

    他忘恩負義結皇親,

    越思越想越氣憤,

    木墀宮去找負心人,

    門官大爺請來,貧婦人這廂有禮了!”

    這時候一個女婦人出來了,向一個門口的人唱著。

    那個門口的人問她是做什麼的。

    那個女婦人就說:煩勞大爺通稟駙馬,就說有一鄉親求見!

    門口的人:哼?我家駙馬千歲豈能與你這樣破爛不堪的人相見呢?

    那個女婦人又說:唉!鄉親故人論的什麼富貴貧賤,還望大爺念我千里到此,與我傳稟一聲吧!

    然後門口那個人問她在哪里容身。

    那個女婦人就說是在城南柳林池邊土地廟安身!

    門口那個說︰既然如此你往下站,再往下站,再往下……站,窮樣子,哼!

    然後進入幕後,再上來了說︰貧婦人過來,我家駙馬千歲言道什麼鄉里不鄉里,一概不見!

    然後那個女婦人說︰好一強盜,一旦升榮,竟是這樣的薄情,連鄉親也不肯相見了,待我說出真言,看他見也不見?

    然後女婦人稍做籌思後說︰且慢,我想他已入贅宮中,我若說出真言,恐他有所不便,咦!這……我自有主意,煩勞大爺二次通稟駙馬,就說我是英哥之母,冬妹之娘,並非平常鄉親,一定要見!

    門口那個人說︰如此說來,你再往下站,再住下站,再往下……站到那就得了,羅嗦得很!

    然後又進入了幕後,手里拿著銀兩再上來︰貧婦人過來,我家駙馬吃酒帶醉,不便見客,念你們遠道而來,這是紋銀十兩,拿上速速離去,若再糾纏定要大禍臨身!

    然後就把銀兩扔在了地上。

    那個女婦人說:哎呀!好一強盜假裝酒醉不肯見我,我攜帶一雙兒女千里到此,豈為這十兩銀子不成?

    門口那個人說︰不要?不要叫我拿上!

    然後那個女婦人說:事到如今他既無情,我也顧不了許多,待我與他實說了吧!門官過來,你可知我是何人?

    門口那個人說:你是何人?

    那個女婦人說:我就是你家駙馬千歲的原配夫人!

    門口那個人說︰咦!嘖嘖……哎呀!我家駙馬千歲就沒有原配夫人,就是有原配夫人,豈是你這個襤褸不堪的窮樣嗎?

    那個女婦人說:好一趨炎附勢的奴才,他不與我傳稟,待我切實說他幾句,門官過來,你若再不與我傳稟,我若喊叫起來,見了你家千歲,說明情由,那時節你小心著,你小心著,說是你小心著!

    門口那個人說:唉呀!說是著啊!我想他們是結發夫妻,我這個小小門官,當也在她一句話,當不成也在她一句話,只說這是稟著好,還是不稟著好,唉!這……事關重大,我還得仔細盤問盤問,你說你是我家駙馬千歲的原配夫人,我且問你,我家駙馬千歲家住那里?

    那個女婦人說:湖廣鈞州!

    門口那個人又問她:多大歲數?

    這個女婦人說︰三十二歲!

    門口那個人問:幾時生日?

    這個女婦人說︰八月十六!

    然後門口那個人就偷偷的看那兩個孩子。問她他們是誰。

    這個女婦人就說:這就是你家駙馬千歲的親生兒女。

    門口那個人看了看說:嗯!倒還十分相似,既是公子夫人到咧,哪有不見之理?只是我家駙馬千歲吩咐下來,不容相見,這都如何是好?

    然後這個人作思考狀。

    過了一會後門口那個人說︰有了,貧婦人過來,你將你的破爛羅裙撕下半片交付與我,駙馬千歲若還問道,我說你石硬要闖進宮來,是我攔你不住,將羅裙都撕下來半片,你看如何?

    這個女婦人就說︰如此多謝了。

    門口那個人說︰不謝不謝。

    看到這里,我就知道這是什麼戲了。

    這是戲曲鍘美案,講述的是宋朝年間,秦香蓮的丈夫陳世美獨自一人進京赴考,一去三年,杏無音訊。

    那一年正是大荒年,秦香蓮的公婆相繼餓死,秦香蓮埋葬了雙親後,便攜領一對兒女遠涉千里進京尋找丈夫。

    在京城的旅館里,秦香蓮驚聞丈夫早已中了狀元,當了駙馬,便闖入駙馬府中。

    秦香蓮見到陳世美後,訴說當初陳世美如何許下諾言︰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夫妻恩愛,地久天長。

    可是陳世美為貪圖自己的榮華富貴,狠心拋棄賢妻,甚至把秦香蓮攆了出去。

    秦香蓮悲憤交加,正巧當朝丞相王延齡路過,秦香蓮攔轎喊冤。王丞相聞此冤情,仗義相助。

    次日,正值陳世美的生日,王丞相讓秦香蓮借機扮作賣唱女,用家鄉曲調編些歌詞,用以感動陳世美。

    秦香蓮在堂前,彈奏一曲琵琶詞,哀惋淒側,鐵石心腸也為之落淚,但禽獸不如的陳世美,听罷不僅無動于衷,反而要打香蓮。

    王丞相見情不足以說服陳世美,便把自己的折扇交給秦香蓮,支持她到開封府告狀。

    秦香蓮母子三人前往開封府途中,露宿一處野廟,陳世美派武官韓琪跟蹤追至,舉刀便要將秦香蓮母子三口殺之滅口。

    秦香蓮驚問,素不相識何仇何怨,她泣不成聲哭訴自己的不幸遭遇。

    韓琪听罷十分同情,讓秦香蓮母子快些離開。但韓琪因無法交差,便自刎而死。

    秦香蓮驚見,悲憤至極,收起沾滿鮮血的鋼刀,直奔開封府告狀。包拯接到狀紙,便派武官王朝去傳請陳世美,陳世美不請自來,反告王朝殺了韓琪。

    包拯傳秦香蓮出庭作證,陳世美拔劍刺向香蓮,包拯見人證物證俱在,便將陳世美押人大牢。

    事後,公主和國太怒氣沖沖地來到開封府要人。

    公堂之上,國太對秦香蓮施加壓力,奪走她的兒女。香蓮誓不屈服,擊鼓鳴冤。

    包拯左右為難,說︰“這是紋銀300兩,拿回家去度饑寒,教子南學把書念,千萬你讀書莫做官,你爹爹倒把這高官做,害得你一家不團圓。”

    說罷拿出300兩紋銀,勸秦香蓮另謀生路。秦香蓮氣憤地唱出︰“香蓮下堂淚不干,300兩銀子把丈夫換,從今後我屈死也不喊冤,人言包拯是鐵面,卻原來是官官相護有牽連。”

    包拯听罷,猛然摘下烏紗帽,毅然決定將貪戀榮華富貴、殺妻滅子的陳世美,判以死刑,當場開鍘。

    包拯怒斬陳世美,使正義得以伸張,香蓮得到伸冤,陳世美也得到應有的下場。

    這就是鍘美案的故事。

    這時候台上的包拯正唱著︰

    包文正心內似火燒,

    秦香蓮大堂放聲嚎,

    又是哭來又是叫,

    一句話來一把刀,

    龍國太你也听得見來是看得到,

    此事叫臣怎開銷,

    我要為民除害把國保,

    百姓無冤江山牢,

    這案官司斷不了,

    有何面目在當朝,

    王朝馬漢一聲叫,

    董成薛霸听根苗,

    將犯官押在鍘口道,

    負心人我叫他歸陰曹。

    國太也唱著︰

    包拯那里怒沖沖,

    霎時駙馬難逃生,

    著忙了將手放鍘口,

    我看他怎樣來動刑。

    這時候有一個人喊道︰國太護鍘。

    包拯又唱到︰王朝馬漢一聲報,

    國太護鍘難下刀,

    龍國太值得她的龍鳳爪,

    難道我舍不得這黑頭腦,

    在頭上卸去烏紗帽(邊唱邊脫掉了帽子),

    身上再脫蟒龍袍(邊唱邊解腰間的玉帶),

    走進鍘口將身倒。

    這時候只見上面的人一個喊龍國太,龍國太喊包文正,包拯喊陳世美,陳世美喊包拯黑賊。

    包拯又唱︰咱三人做鬼路同一條。

    國太唱:罵聲包拯太橫暴,

    欺壓本後犯律條,

    我扯你上殿見分曉。

    包拯︰開鍘!

    就這樣,一場好戲就已經結束了,這時候天也已經黑了,我家里也跑過來這里跟我一起看完了這場戲。

    然後我就和寧一刀分開了,各自回家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借路問道》,方便以後閱讀借路問道第四十二章 包公斷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借路問道第四十二章 包公斷案並對借路問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