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
此時,原本已經被嚇跑的熊小妹沖過來,對著佩奇瘋狂的叫……
它很是聰明,知道什麼時候該出力表現了。
牽牛被野豬這一撞,傷不重,就是嚇得不輕,當然也還是救得快。
因為野豬傷人都是連續撞擊,追著連咬帶撞,讓人沒有逃跑機會。
牽牛只被撞一下,佩奇就被叫停了。
江枝扯住豬耳朵拉到一邊,對佩奇教育半天,讓它記住合香和牽牛,以後不能傷人了。
佩奇一邊吃喂東西,一邊哼哼唧唧個不停,也不知道究竟听懂沒听懂。
江枝讓合香和牽牛過來摸摸野豬,大家相互認識,就不再擔心誤會。
看著剛才那樣凶猛的野豬已經變得溫順,合香還是不敢過來。
只有牽牛大著膽子上前來,讓豬聞了聞氣味,喂點豆子,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
江枝要修房,這是大事,比不得村民那急忙忙的夯土房。
而且一修就是兩家,小滿爺這個長輩要下山去管著才放心。
于是兩家人又在山上多待了一天,先清算一下家里有多少錢。
春鳳取出十兩銀子,當初小滿受傷時她拿了五兩出來,說要是婚事不合適,就給田家照顧小滿的辛苦費。
現在兩家要定親,田家自然是沒有收錢就帶回來了。
小滿在藥坊做了半年,白天上班,晚上保安,只月銀就該有六七兩,這次受傷江枝又補貼有十兩銀子。
攏賬過來就是二十多兩,要修青磚房是足夠了。
江枝這邊錢也足夠修房。
巧雲拿了賬本報賬,這次送進城除去沖劑,還有奢侈品藏春香,再加上賣青糧的銀子,收入共計一百二十多兩。
再減去買下合香和牽牛,簽下馬關和其他零碎開支,一來一回,手中還剩下銀子六十三兩。
听到六十多兩,江枝眉頭皺起,這錢修房是沒問題的,還能修一棟奢侈的大宅子。
可還要交稅還要打造好生活,需要養一大群人。
更主要的是趁著章縣令的直轄特權,要讓徐家村趕緊成富裕村,這才能離那功德碑更近一步。
現在村里已經接近二百人,想辦法把人全部用起來,讓這些生產力變成財富。
終于要修房子了。
二瑞、小滿爺,徐大柱春鳳幾人興高采烈的說著房子的建設。
是要小天井,還是小閣樓,修下來會有幾間房……
江枝則不參與修房的商量,花錢的事別人管,她只管掙錢。
腦子里琢磨怎麼才能增加產業,賺更多的錢。
不光是自己家能富,還要讓村民也富起來,不至于自己吃點肉吃點蛋都需要藏著掖著。
趁著二瑞、小滿還有牽牛都在山上,花一天時間把山上種的草藥收一批。
再把幾次山洪沖塌的邊角修砌過,忙到天黑。
把山上暫時安排好,江枝、二瑞、小滿和小滿爺進村去,合香跟牽牛就留在山上。
本來江枝也會留在山上,但村里的事情還需要交待一下,那幾戶流民和買來的譚氏也需要問一句。
這幾天合香就跟巧雲在一起。
巧雲現在是懷孕初期,行動上還沒有不便,若有一個女孩在旁邊,大家更放心。
牽牛就住在小滿的房間里,兩家有什麼事都得听著。
進村後,二瑞和小滿爺開始規劃早就看好的屋基,江枝第一件事就跟小滿去藥坊。
掙錢的事還是要緊。
此時,馬關一家在青泉灣已經住了兩天,也開始動手布置自己的家園。
江枝到時,馬父正用鋤頭在空地開土,看樣子是準備種些瓜果蔬菜。
幾個孩子逗狗玩,馬母和兒媳蹲溪邊洗衣服,很有田園風格。
只是旁邊被單獨隔離開的制藥間上空冒著黑煙,顯示著這里的不同尋常。
馬關這兩天沒有跟著上山去,江枝讓他休息一下。
這時候他在幫徐根慶碾藥,看見江枝和小滿來了,馬關趕緊過來:“江嬸子!小滿!”
江枝點點頭:“休息得怎樣了?這里住著習慣嗎?”
他原本是喊夫人,江枝說住在鄉下,不用講究這些,入鄉隨俗就是。
于是他就在家叫嬸子,出門在外面才叫夫人。
馬關道:“我父母說,沒想到能有這樣一個地方住下,他們很喜歡。嬸子,我已經休息好了,還是安排做事吧!”
拿人錢財,不能白養。
雖然說五年期從簽契就算開始,但現在什麼都沒有安排下來,白耗著心里還是有點慌。
江枝笑著道:“正要跟你家說呢。”
馬父和馬母都是五十多歲的年紀,馬父叫馬繼程,馬母姓陳。
因為逃難奔波,兩人的面容看上去比現在的小滿爺小滿奶還蒼老,養了兩天精神頭才好些。
看見主家過來,兩人忙給江枝端凳遞水。
江枝笑著關心幾句,要他們好好養一段時間身體,等身體好了,再說做事。
馬繼程趕緊道:“江村長是好人,我們都是勞碌命,歇不得,想有點事做心里踏實。”
旁邊馬母也道:“以前我們倆是給人家做粗活的,身子骨還硬朗,江村長若不嫌棄就讓我們做事吧!”
不怪馬家人這樣說,因為青泉灣現在時不時就有各種草藥澱粉之類的送來,免不了有外人進出。
為了防止有人誤入制藥間,小滿他們就又起了一道柵欄,把休息區,制藥間和倉庫等三處跟外面山谷隔開。
沒有江枝吩咐,田桃他們沒讓馬家人亂走,更沒有讓做事。
看著制藥間那邊的田桃幾人忙得跑來跑去的,馬家人閑坐一天就有些坐不住了。
現在馬家人想干活,江枝卻不急,制藥總得講衛生,觀察隔離幾天還是要的。
她笑了笑道:“馬大哥你們別急,我就是來跟你們說這事。
你們已經看到了,我這里是制藥,一要口風緊,該說不該說的都少說。”
馬家老夫妻連連點頭:“江村長,以前我們夫妻倆就是在院里做下人,知道大宅門規矩,也知道這些作坊規矩,不會傳出去。”
知道規矩就好。
當初馬關簽契時說過,父母是在大戶人家外院做粗活的下人,江枝就想到可以在藥坊這邊來。
這時候馬父再說一遍,江枝點點頭:“我這里是制藥,口風第一,第二就是講究干淨。
你們先再養三天,順帶給自己做兩套衣服上工時穿,三天後具體做什麼听田桃安排就是。”
馬家父母欣然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