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萬朝萬代風雲巨變!
劉豬豬這人有一點還是非常好的,那就是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比如承認自己冤枉了太子,所以最後他給太子建廟台懷念兒子。
比如他晚年看到大漢民不聊生也會自己下詔書承認自己的錯誤。
發現欒大欺騙自己,根本就沒有長生術法,也會直接就把欒大砍了。
但是李陵投降這件事,真的不好批判誰對誰錯。
從李陵的角度來看,他五千人步兵運送糧草遇到十多倍的敵軍,他拼盡全力抵抗周璇,殺敵人萬余人,箭射沒了,糧食武器也沒有了。
又沒有援軍的情況下,最後被匈奴圍困峽谷韓延年戰死,三四百人突圍出去回了大漢,李陵被迫被俘投降了。
李陵為什麼沒有突圍而是選擇被俘投降或許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因為李陵投降一事漢武帝雖然大怒,滿朝文武都譴責李陵的行為,覺得李陵是國恥。
但是漢武帝也沒有直接下定論,還是專門私下找了司馬遷問他如何看待李陵投降之事。
(這個是司馬遷自己記載的,漢武帝是私下找他談話的,而不是電視劇里演的在朝堂上司馬遷為李陵辯解然後惹怒劉豬豬被拖出去宮刑。)
私下司馬遷替李陵辯解道,說李陵對親人很孝順,為人有誠信,也敢為國家出生入死,李陵只率領了五千人的步兵深入匈奴腹地,他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戰績也足以光耀天下。
司馬遷覺得李陵雖然沒有選擇自刎應該是詐降,尋找適當的時機來報效漢朝。
司馬遷原話是,身雖陷敗,彼觀其意,雖欲得其當而報于汗。
當時劉徹也是听信了司馬遷的建議的。
但是事情的發展超出了司馬遷的意料,朝著一個戲劇性的方向發展了。
公元前97年,在李陵被俘投降匈奴一年後,漢軍又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匈奴。
漢武帝特意命令參戰的公孫敖,讓他趁機把李陵接回來,只可惜公孫敖和左賢王交戰不利只得撤回。
他回來之後對漢武帝說,他們抓回來的俘虜說,有一個叫李少卿的在教單于用兵之法,防備漢軍,所以他才無功而返。
被俘和投降是有本質區別的,在漢朝投降和謀反同罪,所有直系親屬無論男女老少都要被族誅。
劉徹听聞暴怒,投降是分幾種的,主動投降,戰敗被俘,被俘不降,主動投降零容忍,但是劉徹對後兩個還是能容忍的,當年霍去病的副將趙坡如就是戰敗被俘,劉徹並沒有殺他的家人,後來趙坡如偷偷跑回漢朝,劉徹雖然沒有在重用他,但是也沒把他怎麼樣。
李陵開始是屬于第二種戰敗被俘,劉徹也沒把他全家怎麼樣,只是關押,親自听匈奴俘虜說了過後,他確定了李陵不是被俘,而是投降叛國所以才一怒之下殺了李氏全族。
公元前97年十一月份,李陵全族被處死。
既然漢武帝從俘虜的口中得到了證實,證實了李陵是投敵了,那麼司馬遷之前為李陵的辯解就成了笑話。
司馬遷先是舉薦了李陵,後又為其開脫,被判無罔罪,無罔罪是屬于死刑的,這個罪名可以選擇宮刑免死。
司馬遷說,為了史記他選擇宮刑免于死罪,最終司馬遷被處以宮刑。
後來漢使在匈奴面見李陵才把事情真相弄清楚,在李陵投降的同一時期,有一個叫李緒的給匈奴單于出謀劃策,巧合的是,李陵的字叫少卿,李緒的字也叫少卿,劉徹誤會了他。
李陵正式投降之後,單于把女兒嫁給了他,封他做右校王。
公元前90年,在李陵投降匈奴九年之後,漢武帝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匈奴,李陵率軍參與了對抗漢軍的圍攻。
李陵在匈奴一共生活了二十五年,他在這幾十年的時間里所有的記載都和甦武有關。
甦武是在公元前100年帶軍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
匈奴企圖逼迫甦武投降,用了各種方法折磨他,利用他父母子女威脅,但是甦武始終沒有屈服。
單于也讓李陵去勸降甦武投降,他曾對甦武說,“單于是真心帶你,反正你也回不到漢朝了,你的信義也沒有人知道,還要堅持不投降,那不是白白受苦嗎?你的兄弟母親都已經死了,你的妻子已經改嫁,你的子女也不知死活,現在皇帝年紀大了,經常有大臣被殺,你還在堅持是為了誰。”
李陵反復勸說,甦武還是沒有屈服,甦武在匈奴堅守本心十九年,蒼天沒有放棄他,大漢也沒有放棄他。
公元前81年最終被漢使接回大漢。
當年和甦武一同被抓的使團和甦武一樣十多年了一直沒有屈服,沒有投降,成功的活下來了九人一同回了大漢。
在甦武離行前,已經五十歲的李陵流著淚和甦武做了最後的告別。
李陵送別甦武時說,“我一直耿耿于懷的是,如果國家當時能暫時赦免我的罪過,保全我的母親,我是有可能將功贖罪的,後來全家被誅殺,我對漢朝就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了,如今說什麼也晚了”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來,或許開始的投降是真有可能假降的,只是造化弄人
霍光曾經派人出使匈奴,想接李陵回去,面對汗使,李陵摸著自己早已梳理成匈奴人樣式的頭發看了看自己身穿的匈奴服飾,漠然的說“吾已胡服矣。”
李陵在匈奴病逝時,漢武帝已經去世十三年了,這是史書關于李陵的最後記載。
或許從前他也有想過回到那片故土的吧,只是他知道他早已回不去了。
但是站在國家層面來說,作為漢將以何等理由叛國都是值得被人譴責與唾棄的,上陣殺敵的戰士就應該有戰死沙場以身殉國的覺悟。
投降敵軍對于當時來說被稱為異族又有世仇的匈奴人,這是很傷國家氣節的。
士兵投降都還好,將領投降,確實是國家恥辱。
李陵這件事,一個是事情發生過後的結果,一個是導致結果的事情經過,結果和過程,孰對孰錯不予評價了。
中間諸多疑點不得而知,為什麼當時被俘李陵不選擇自刎,如果李陵選擇戰死沙場,或者自刎,他必定會成為千古英雄。
哎。。
對于李陵投敵,是非對錯就留給友友們評價吧。。
李陵這一段寫得比較嚴肅,因為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我個人是堅決譴責叛國行為的,設想一下,現在國家誤以為一個軍官是島國漢奸然後殺了那軍官一家老小,然後那個軍官就真的去做漢奸了,最後還帶著島國軍隊阻擋華國軍隊。這種行為國人能理解嗎?任何理由都不該成為他叛國的理由,以上僅代表我個人觀念啊。)
(以上史記來源于漢書匈奴傳,漢書李廣甦建傳,報任安書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