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快穿之炮灰女裝大佬逆襲記 !
寧玉希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眉梢眼角自帶一股威而不露的氣勢,她站在一旁看著大夫們診脈,臉上盡是擔憂和焦急之色。
沈君進屋後給她行了個晚輩禮,輕聲道︰“拜見王妃。”
寧玉希看著面前劍眉入鬢,目若朗星,眉宇之間透露著一股英氣的年輕男子,竟好似看到了幾分周豐的影子。
果真是周琰。
寧玉希簡單說了一下霍宇的情況,“阿宇突發急癥,半個時辰前額頭還沒發燙,但一刻鐘前開始嘔吐,就發起了高熱,你常年在外行醫,可有遇到過這樣的病癥?”
沈君還未說話,給霍宇診脈的老大夫們就開口說道︰“王妃,世子的病來勢洶洶,癥狀和脈象跟天花初期一致,世子怕是得的是天花。”
其實他們診脈時就已有七八成的把握了,只是世子太過貴重,眾人仔細商量過後才敢說出來。
寧玉希整個人都僵住了,屋子里的其他人臉上齊齊變色,這孩子一旦出天花,就等于是宣告死亡了。
寧玉希回過神顫聲說道︰“阿宇這段時間一直待在王府沒出去,怎麼會得天花呢?”小時候她得天花,是被寧玉辰的哥哥傳染的,宇哥兒又是在府里怎麼會得天花?
寧玉希一想到天花的可怕,腦子就無法思考。
在場最年長的吳大夫說道︰“天花初期不僅會發高熱,還會乏力、頭痛、四肢酸痛,伴隨有嘔吐和痙攣,發病三到五天後,身上會出現皮疹。王妃,沒有得過天花的人不宜留在屋里,不然會被傳染的。”
吳大夫已經七十多歲了,治療過不少天花患者,也曾得過天花,他倒是不怕,反正已經活這麼久了。
寧玉希再不敢心存僥幸,直接對著眾人說道︰“你們當中可有人出過天花,出過的人留下,其他都出去,到院子里候著。”
等沒得過天花的人都全數退出去後,只剩下兩個大夫和沈君待在原地,寧玉希朝三人問道︰“你們可有治過天花?”
現在看來,陳大夫一開始就懷疑過阿宇得的是天花,只是擔心出錯,才讓自己找了其他大夫一起診脈。
陳大夫老實說道︰“王妃,我以前診治過得天花病人,但都沒治好。”他擅長兒科,但也年輕,對治療天花沒有什麼經驗。
吳大夫點頭說道︰“老夫治過不少得天花的孩子,可惜只治好了幾個。”得天花的人等于是半只腳邁進了閻王殿,能治好的概率很低。
寧玉希的目光看向未滿十五歲的沈君,沈君沒有猶豫,直接把底掏了出來,“我沒有治過得天花的病人,但我曾跟一位老大夫琢磨出了一張治療天花的藥方,可以給世子一試。”
在跟慕容神醫學醫時,沈君就曾跟慕容神醫探討過如何治療天花,確實研究出了一張藥方,應該能用上。
寧玉希望著燒得面色緋紅的宇哥兒,紅著眼眶說道︰“吳大夫、沈大夫,我兒就全靠你們了。”
吳大夫恭敬的說道︰“王妃,我們定然竭盡全力。”
沈君微微點頭,“王妃請放心,我跟吳大夫定會全力以赴。”
寧玉希領著陳大夫出去,讓他幫忙看看霍宇院里的人有沒有問題。
安排好霍宇院子里的事後,寧玉希叫來了身邊的胡嬤嬤,“嬤嬤,這次宇哥兒出天花很蹊蹺,後院一定要徹查,還有幾個孩子就交給你照顧了。”說這話的時候,寧玉希的眼中閃過嗜血的光芒。
胡嬤嬤臉色一變,連忙問道︰“王妃,王爺正在嶺南打仗,你若丟下外面的事照料世子爺,那外面的事怎麼辦?”
寧玉希搖頭說道︰“我已經決定了,嬤嬤不必再說。”
胡嬤嬤勸不住寧玉希,只能盡力為她扛起後院的事,很快就在王府里找出了十三個出過天花的人派到霍宇院里伺候。
寧玉希將全身洗漱了一遍才出了院子去書房,讓許峰找人給霍擎送信,她已經完全沒有心思顧及外面的事了,必須要讓霍擎回來。
臨走前,許峰提起了沈君,“王妃,沈君此次前來怕是有什麼目的。”這麼巧,世子剛出天花,沈君手里便有治療天花的方子,若是沈君想要害世子,怕是王妃也很難發現。
寧玉希面色平靜的說︰“周琰三歲時跟他的同胞妹妹出過天花,他學醫研究天花情有可原。葉無雙跟周琰隔著血海深仇,他們不會聯手的。”
寧玉希知道那種感覺,孤獨一人時總會格外思念自己的親人,會想著有一個同胞兄弟姊妹也好,可以相互扶持,相互溫暖,周琰會思念自己的妹妹也不奇怪。
不管沈君有什麼目的,寧玉希都願意相信沈君是真心想救治宇哥兒,不然他也走不出這王府。
許峰走後,寧玉希立馬寫了一道手諭交給她的心腹孔陽,“你立即前往近衛營,將手諭交給徐將軍,讓他調三萬精兵進城。”
孔陽接了手諭,說道︰“王妃,世子爺是帝星轉世得上天庇佑,一定會好起來的。”師傅說了,霍宇是在正月初一太陽升起的那一刻出生,是紫微星轉世,孔陽對此深信不疑。
寧玉希淡淡說道︰“希望如你所說。”當年宋太後讓高僧給她看相,說她命中帶衰,寧玉希對此不為所動,因為她不信命,只信自己。可現在,她願意相信命定之說,讓她的兒子好起來。
安排好王府里外的布防後,寧玉希又召見了幾位重臣,“世子得了天花,我要親自照料他,在王爺回來前的這段時間,政務就交給眾位大人了。”
寧玉希小時候得過天花的事,知道的人不多,這些大臣沒有打听過自然不知道,所以他們都不同意寧玉希親自照料霍宇,若是寧玉希也感染了天花,大局一定會不穩。
寧玉希力排眾議,把自己得過天花的事說了之後,直接把政務安排下去,有例可尋就按舊例處置,無例可尋就由眾人商議,最後決出方案,若是眾人都無法決定,再呈給她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