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春秋

第36章 船業鼻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夢話聯翩 本章︰第36章 船業鼻祖

    qzone.io,最快更新爭春秋 !

    “怎麼回去?”狄貨在淺灘上來回踱步,急得抓耳撓腮,卻一點轍也沒有。

    共鼓只是坐在那里,靜靜地望著河水思索著。

    良久,共鼓突然一拍手,說︰“狄貨,你發現了沒,樹木在水里是不沉的。”

    “大兄弟你這不是說廢話嘛,如果要沉下去,我們早就沒命了!”狄貨煩躁地撓撓頭。

    “不是廢話!你想呀,我們扒著這大樹漂到這里來,那麼我們也可以扒著這大樹漂回去呀!”

    “漂回去?”狄貨一愣,隨即來了興致,“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那咱們試試。”

    說動手就動手。兩個人一起動手,使勁把夾在石縫中的大樹拽出來。擔心樹木被水沖走,他們商議決定做一根長繩把它拴住。

    那樹皮早已在沖撞中剝落,于是共鼓把它們剝下來擰成一根長繩,然後拴住大樹一頭。

    兩個人又齊心協力把大樹推進河里,狄貨拽住繩子在前面拉,共鼓在後面扶著樹木,兩個人走了一段時間,確定樹木真的不會沉下去。兩個人這才興高采烈地爬上大樹,往河中央漂去。

    共鼓想往西去,但是大樹往河中央去,便被水流沖向東去,個人連忙把大樹拽回來。

    狄貨唉聲嘆氣︰“水流向東,我們的家在西邊,這可怎麼往回漂呀?”

    共鼓說︰“你剛才往西面拉,大樹就往西去。對不對?”

    “對啊!可是我不能一直在水里拉吧,”狄貨皺緊眉頭,“而且河水這麼深,我還沒有到河中心就被淹死了。所以我也不能拉著它過河呀。”

    共鼓搖頭︰“不是讓你拉。你想你拉的是一股勁兒,我們可以用什麼東西代替那股勁兒。不就可以了嗎?”

    狄貨被共鼓說得一愣一愣的,共鼓知道自己和他也說不清,畢竟自己才是造房和制造工具的高手,對于力和平衡的知識比他狄貨懂得可多去了。

    他也不再說話,只是讓狄貨在淺灘上等候,他則去岸上的樹林里劈了兩棵手臂粗的樹木做成木棍。他讓狄貨繼續在前面拉繩子,而他則手拿木棍爬上大樹。

    狄貨在前面拉著大樹走,走著走著,他驚奇地喊起來︰“大兄弟,這大樹怎麼變輕了?”

    “哈哈,你回頭看我。”

    狄貨停下腳步扭過頭一看,只見共鼓坐在大樹上,手上握著木棍在往後劃水哩!他每劃一下,大樹就往前出溜一下。就這樣,完全不用自己在前面拉,大樹就能逆水而上了。

    狄貨驚奇地直咂舌︰“大兄弟,你這也太厲害了吧!”

    “哈哈,”共鼓大笑起來,並招呼他說,“快上來,我們兩個一起來劃,就會更快一些啦!”

    “好勒!”狄貨把繩子收起來,然後翻身跳上大樹。共鼓遞給他一根木棍,兩個人便賣力地向西邊劃去。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失去親信的風後還在悲痛中無法自拔。這天,他一個人來到黃河岸邊,望著那滾滾東流的黃河水,他難忍心中的難過,眼淚迷蒙了雙眼。

    恍惚間,就听見有人喊他︰

    “大人。”

    “風後大人。”

    是狄貨和共鼓的聲音!

    風後連忙擦干眼淚,只見一棵大樹在河面上漂漂蕩蕩地向自己而來,樹上還有坐著兩個人,身軀不停地前後晃動。近了再看,果然是狄貨和共鼓,他們一人舉著一個木棍在劃水哩。

    “狄貨,共鼓,真的是你們!”風後激動地跑下河壩,向那越來越近的大樹沖去。

    狄貨和共鼓也連忙跳下大樹,拽著手里的長繩,拖著大樹向風後跑去。

    風後幫他們把大樹拖上岸,這才拽住他們問長問短。听說他們二人是劃著大樹從黃河下游漂上來的,風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當共鼓和狄貨回到軒轅丘出現在眾人面前時,大家都驚呆了!

    尤其是听了他們二人的遭遇後,大家對他們更是佩服不已。軒轅大帝當場下令︰聚落舉辦慶祝大會,為共鼓和狄貨死里逃生慶賀。

    一時間,聚落里殺豬宰羊,好不熱鬧!

    在慶功會上,共鼓和狄貨又把他們的經歷詳細說了一遍。軒轅大帝剛開始只為驚奇,然後便陷入沉思。

    他說︰“一直以來,這黃河水就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障礙,想要過河的人,沒有不淹死的。所以一直以來都以為這河水是打不通的。後來出了一個倉頡,他學會冬季涉冰過河,才算是讓人們知道黃河南北是可以來回的。但涉冰也不是鬧著玩的,上次我們部落好多人掉進冰河里不就是一個例子麼!現在共鼓和狄貨竟然能從黃河下游漂上來,從對岸漂過來,那說明這水路是可以打通的呀!”

    “是的。”共鼓站起身躬腰道,“回稟大帝,我這一路漂來,已經想好怎樣制作一個過河的工具了。等我明日就開始做。”

    共鼓和狄貨稍作歇息,便開始動手制作過河的工具。他們去山上砍來那粗壯的大樹,把樹杈都削去,只留下樹干。他們將樹干的一面削成平面,以方便人坐在上面,再砍兩根木棍劃水用。

    這天,軒轅大帝帶領所有臣民去聚落外的河渠邊,不一會兒,共鼓和狄貨就率領人將做好的樹干和木棍抬來,他們兩個人一組,將樹干平面朝上放進水里,然後騎上樹干,用木棍劃水,那樹干便悠悠地向對岸漂去。

    等到那些人都上了對岸,軒轅大帝率先鼓起掌來。透過那些樹干,他仿佛已經看到有熊氏部落越過黃河,將倉頡氏部落打得落花流水的樣子。

    但共鼓卻並不滿意,因為這個樹干雖然能坐穩人,但人的雙腿是耷拉在水里的,夏天還好,春秋季就會很冷,于是他就又開始琢磨。

    共鼓將樹干從中間破開,然後再把中心掏空,這樣一來,人就可以坐在里面,就不會被水濕了腳。共鼓還把木棍削尖,更便于劃水。這就是華夏民族乘坐的船和槳的雛形。

    後來,倉頡造字的時候,共鼓請他給自己制作的這一工具取個名字。于是倉頡根據它的形狀造了一個“舟”字和一個“楫”字。(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

    有了舟楫,有熊氏部落越過黃河,已經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但這時,軒轅大帝卻遇到了一個心愛的姑娘……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爭春秋》,方便以後閱讀爭春秋第36章 船業鼻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爭春秋第36章 船業鼻祖並對爭春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