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三年,我的學霸身份被曝光了

第845章 瘋狂的火星改造計劃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昆吾 本章︰第845章 瘋狂的火星改造計劃

    qzone.io,最快更新簽到三年,我的學霸身份被曝光了 !

    “陳教授,曲速引擎能否幫助我們跨越空間?”

    過了好一會兒,回過神來的林總好奇的問了一句。

    “可以!”

    陳諾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隨即解釋道︰“林總,按照現在的理論,曲速引擎有三個難點,第一個是要使用尚未被發現的、具有負質量和呈負壓的‘特異物質’,

    這種物質可以扭曲時空,造成飛船前方的空間收縮,後方的空間膨脹,現在並未證實是否有這樣一種物質;

    其次是在飛行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威脅宇航員生命的輻射,這種輻射遠超過核輻射,以我們的技術沒有任何一種手段能抵抗。

    第三,飛船無法往“彎曲泡”的前方發送信號,這就意味著宇航員將無法操控飛船,這就意味著我們無法準確掌控方向。

    所以,我個人認為至少在50年內,曲速引擎不可能被我們掌握。”

    陳諾之所以敢這麼篤定,因為他從系統商城中看到了曲速引擎的價格,高達數千萬名望值,名望值的高低代表著技術的難度。

    可控核聚變也才一百多萬,由此可以想象曲速引擎的難度。

    實際上,以他在物理上的成就看目前地球上的曲速引擎的概念是有很大問題的,飛船無論能提供多少能量,物理上似乎都不可能產生“彎曲泡”。

    概念都錯了,怎麼可能會做出正確的曲速引擎?

    听完陳諾的解釋,林總再次陷入沉默。

    “林總,陳教授,相關的院士們已經到外面的會議室了!”

    過了幾分鐘後,周正峰走進了辦公室,提醒了一句,然後林總和陳諾戰了起來朝著外面的會議室走去。

    會議室內被打電話緊急召集過來的幾個專業的院士也是一頭的霧水,當他們看到陳諾的時候,頓時心中一驚,暗道又有大任務了。

    眾人開始激動了起來,以前的陳諾搞得都是科技類的,諸如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鸞鳥、可控核聚變等等,根本就沒有天體、環境、生態等等方面事情,這回找他們是終于想起他們了。

    林總和周正峰坐下後,陳諾拉過一塊白板,寫了一行字。

    當會議室十幾位院士們看到陳諾寫的「改造火星計劃」的字樣時,頓時被驚的站了起來。

    隨後眾人面面相覷,他們知道陳諾找他們來是有大項目,但這是不是太大了點?

    “諸位,火星改造計劃,我先講一下大體思路,然後再看我做的詳細計劃,最後我們再討論一下可行性。”

    陳諾說完,轉身看向白板,一邊寫一邊道︰“第一步,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大型的人工生態模擬系統,一是研究系統的時候,順便研究對火星的土壤、環境等,培育適合火星環境的植物,

    二是作為來往人員的臨時基地。”

    說到這里,林總辦公室的秘書拿著復印好的資料送了進來,給會議室的眾位院士都發了一份。

    “諸位請翻到第3頁,一直到第5頁上半部分,這里有我對生物圈的一些概述!”

    眾人依著陳諾的話翻到了第3頁,認真看了下去,內容不多,但看的眾人眉頭直皺。

    只見概述上寫著“生態系統在物質上閉環,通過工程手段禁止它與外界大氣和地下土壤進行物質變換,需要從地球運送大量的土壤到火星,

    擬建立一個長400米,寬500米,高30米,600萬立方的空間,按照平均2.15米厚度的土,需要43萬立方米的土……”

    “生態系統中,包含了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海洋、沼澤、沙漠等5個野生生物群落和集約農業區和居住區等2個人工生物群落。”

    “圈內共有約4000個物種,其中動物、植物等約3000種,微生物約1000種……”

    ……

    微生物圈這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一些能探索太空的國家都在模擬,以期望能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生物圈。

    但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也才18萬立方,而且還失敗了,陳諾提到這個足足是這個的33倍還多,這玩意還叫微生物圈嗎?

    “陳教授,搭建材料、運送等等都沒有問題,但這麼大的空間,怎麼搭建,那種環境中工作可不是一件小工程,可能以年為單位,這個真的有必要嗎?”

    見有人提出了問題,陳諾笑道︰“這不是問題,未來科技基于腦波交互技術研究出了一種機器人,工人可以在鸞鳥內,以意念驅動機器人進行工作,

    這個大家在研究完計劃後可以去未來實驗室看看,具體的細節我們等會討論。”

    待眾人平靜之後,陳諾繼續道︰“第二步,重塑火星磁場。”

    眾人心中又是一驚,火星是啥情況他們太清楚,科學界也提出了不少方案。

    比如打穿地幔在地心核爆,再例如用小行星以一定的角度撞擊火星,也可能重啟地心等等方案。

    “重塑火星磁場,我的想法是電離火衛一表面的粒子,然後加速它們,從而沿火衛一的軌道產生一圈電漿環,

    接著利用電磁波驅動環中淨電流,進一步產生足夠強大的磁場來保護火星,

    我計算過,想要電離火衛一表面的粒子需要最低能量約為10的17次方焦耳,現在咱們掌握了可控核聚變,能量不是問題。”

    眾人心中又是一陣臥槽。

    一步比一步玩的大。

    行星的磁場是怎麼產生的?學術界已有定論,行星的液態外核圍繞著固態的內核旋轉,其方向則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產生強大的帶電粒子流形成磁場。

    從這個角度看,陳諾的這個想法是可以行的通的。

    “陳教授,電離火衛的設想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產生的磁場能不能束縛住大氣層,這個我們無從驗算。”

    陳諾看著提出問題的人,笑道︰“王院士,一顆不夠,那就兩顆。”

    眾人一臉的疑惑,火星就兩顆衛星,火衛二直徑只有6.2千米,根本就無法使用。

    哪里來的兩顆?難不成還能再造一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簽到三年,我的學霸身份被曝光了》,方便以後閱讀簽到三年,我的學霸身份被曝光了第845章 瘋狂的火星改造計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簽到三年,我的學霸身份被曝光了第845章 瘋狂的火星改造計劃並對簽到三年,我的學霸身份被曝光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