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簽到三年,我的學霸身份被曝光了 !
“叮!簽到成功,恭喜宿主獲得超超級垃圾一份!”
“靠!”
听著系統的聲音,陳諾臉色不變,心里卻是暗罵了系統一聲,果然還是這個尿性。
這已經是他獲得的第九個超超級垃圾,前面抽獎中獲得垃圾,1000份被系統回收換成了一瓶未來飲料,那叫一個真香。
他現在好奇的是如果集齊了10份超超級垃圾會不會系統又給兌換一個黑科技給他。
“洪教授,您跟我來一下!”
陳諾在yy的時候,曲閩洪走了進來,朝著陳諾點了點頭後,叫了一聲洪達。
隔著玻璃,眾人看著曲閩洪和洪達兩人交流了幾句後,洪達臉色先是疑惑,後是震驚,隨後轉為了驚喜,最後滿是凝重的直接離開了。
這一幕看的眾人一臉的好奇,但想來是和工信部有關系的,應該是開會、借調、支援等等任務,畢竟他們也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會不會和陳教授有關系?”
一時間眾人將目光看向陳諾。
這事也很好猜,工信部現在牽頭未來科技可控核聚變,又和陳諾關系最好,結合洪達的研究方向,不難猜出應該是未來科技的可控核聚變項目組有了突破。
就是不知道是陳諾的突破,還是項目組的突破了。
“陳教授,咱們繼續吧!”
曲閩洪走了進來,打破了研討室內的沉默。
接下來的時間中,研究所下轄的8個研究室的主任分別作了簡短的匯報,包括托卡馬克主機與真空技術研究室、聚變堆技術研究室、聚變堆材料研究室等等。
一直到下午六點多,整個匯報才結束。
陳諾也是感嘆,不愧是國內核聚變研究起步最早的研究所,底蘊就是深厚。
特別是聚變材料實驗室,講述了聚變堆包層結構材料(釩合金、ods鋼、碳化 復合材料)、……先進超導磁體技術、輻照關鍵測試技術、聚變堆材料數據庫。
這些材料,基本都是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也是保證環流二號能運行106秒記錄的基礎。
第二天上午,一行人直接到了試驗場地。
“陳教授,實驗裝置咱們有很多個,環流器一號、新一號、二號a裝置、二號m裝置以及聚變-裂變混合實驗堆等等。”
“前兩個就算了,咱們直接從二號a裝置開始吧!”
陳諾直接拍板決定,前兩個是92年和02年建成的裝置,無論是技術上還是設計上都遠遠落後現在的二號裝置。
但不可否認這兩套裝置為夏國的可控核聚變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比之下,環流二號m裝置的技術性要高太多了,是研究高比壓、高參數的聚變等離子體物理,為建造聚變反應堆做準備的裝置。
與等離子研究院的east相比,換流器二號的裝置更大了一些,而且更加的復雜。
看到環流二號m的時候,陳諾嘴角滿是古怪,雖然在周正峰給的資料上看到過圖片,但此刻看到實物還是覺得怪怪的,主裝置外觀看起來跟一個立起來的八卦爐差不多。
ps︰本來想給大家插個圖片看看的,結果圖片功能在維護!
“陳教授,環流二號等離子體電流>1.5,大半徑1.78m……等離子體電流平頂時間6s……”
“環流二號m裝置的診斷系統是是采用co2色散干涉儀系統、束發射光譜(bes)等7項先進診斷技術,不夸張的說,這個診斷系統,全世界咱們都是領先的。”
曲閩洪一邊介紹,一邊不忘自夸自家裝置的牛逼。
這一點陳諾是承認的,因為真的很牛逼的。
一套環流二號m裝參觀下來花了將近三個小時,曲閩洪說的是口干舌燥,將各種技術一通猛夸,有幾項技術讓研究院的研究員听的都有些面紅耳刺了。
他們真的要重新認識一下他們這位院長了,平時處理事情上雖然急躁了些,但在技術上絕對的追求平穩,容不得一點的瑕疵,今天竟然跟換了個人似的。
研究所的一眾教授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曲閩洪從周正峰的電話中卻是嗅到了不少的信息,再加上陳諾在低雜波輔助加熱系統上的改良,他已經認定,可控核聚變一定會在陳諾手上實現,現在就是結個善緣了。
他現在壓力極大,物理研究所是國內最早搞可控核聚變的單位,現在等離子研究所、中科大等單位崛起了,而且還和陳諾有了合作。
若是被兩大研究所給超越了,那他將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了。
陳諾也是暗自好笑,當然知道曲閩洪的意思,心中也是暗道,一會兒若是簽到獲得了他們研究所擅長的技術,一定拿出來與他們合作。
想到這里,陳諾走到八卦……環流二號m裝置面前,心中低喝了一聲。
“系統,簽到!”
“叮!簽到成功,恭喜宿主獲得高頻彈丸注入加料系統。”
听見系統的聲音,陳諾愣了一下。
他剛剛還在想簽到獲得研究院擅長的技術就給研究院合作,沒想到下一刻就獲得了。
彈丸注入加料系統正是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創新,也是他們發揚光大的,從最開的一枚彈丸,到現在的八枚,技術應領先世界,但依舊不能做到永久性。
這一刻他都懷疑系統是不是感知了他的想法特意給他的。
但愣神過後還是嘴角露出了一絲的微笑,果然還是在實驗裝置上容易獲得技能。
彈丸注入加料系統,號稱聚變裝置的燃料補充利器,聚變反應會不斷的消耗燃料離子,所以聚變反應裝置需要不斷的補充燃料離子才能長久的聚變反應。
現在的補充燃料離子有噴氣注入,超聲分子束注入,彈丸注入三種方式。
前兩種是將聚變燃料弄成氣體注入實驗裝置,但氣體的定向速度較低,發散角大,從而導致加料效率低下。
而彈丸注入則是利用低溫將燃料加工成固體注入聚變裝置,氣體推動發射速度達到幾千米/秒,能極大提高加料效率,改善等離子體的粒子和能量約束性能。
現在的彈丸補充是不連續的,很難持久,而陳諾獲得這套彈丸注入加料系統是高頻的,顧名思義是可以實現長脈沖、高參數。
換句話說,用這套系統,只要爐壁不被燒穿,聚變就能一直運行下去,不用擔心因為燃料不夠而停止運行。
這對以後可控核聚變小型化和太空有著重要的重要,固體比氣體的體積要小太多,也容易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