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典之後,長樂宮從熱鬧轉而靜如寒潭。
李斯立在階下,抬首看到中空正坐的嬴政,心里忐忑不安,“臣李斯,拜見皇帝陛下。”
“丞相知道朕為何在此召見你?”
李斯將身體伏低,“長樂宮之事,臣不敢妄加猜測。”
祀祠卜算之辭懸掛于上,燭火照亮了一半,虛幻的影子在風中搖晃。
李斯斗轉想起來二十多年前,發生在長樂宮的兩樁事。
嬴成 叛亂,其訊首傳,便是嬴政正于長樂宮迎娶楚國公主鄭璃之日。
又有秦史記載,當年,嬴政母子回到咸陽,嬴異人與華陽太後就是在這里接見趙姬與嬴政。嬴政踏入的第一個咸陽宮殿不是章台宮,而是長樂宮。
在嬴政從趙國邯鄲回到咸陽之前,成嬌才是秦國宗室培養的繼承人。
然而長樂宮又曾發生過什麼呢?
除了嬴政自己,無人知曉。
那是刻在心頭的傷疤,不能被任何人隨意解開。以至于他在親制秦律之時,首先垂問此法。
令他憤慨的是,有人要他再度正視這個久違隱蔽的秘密。
運用秦律那人竟是他的女兒!
嬴政走出,歲月在他臉上刻下痕跡,卻不減他眼中灼燒的火。
“丞相,朕還沒說長樂宮。”
李斯當即緘口。
他自來洞察,此間想著自己兒子性命,尤其是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下,在永安先違背了嬴政意願之後,李斯絕不敢輕易觸怒嬴政,然而有一些東西就如暗流之下的漩渦,不能輕易涉足。
“陛下……”
嬴政回身,抬手作止,深邃的目光掃過李斯,片刻,並未提及長樂宮,他翻開一卷竹簡,說起了蒙恬上書修築馳道一事,在看過北境胡人時常攪擾的戰報後,重新將各國長城修補這一大事,也便提上日程。
竹簡在翻閱的過程中 作響,燈火通明,直至中夜。
正在李斯將要屏退,被嬴政叫住。
“讓李賢來見朕。”
只這一句話,這一個眼神,李斯就全明白了。
心里一塊巨石落下。
李斯從章台宮出來,春風比剛才溫暖不少。
嬴政是何等的君主。莫說是她,普天之下,任何一個人,只要嬴政想,秦國都有辦法將之負壓于手中。
嬴荷華沒有他想象中那樣聰明。
嬴政因趙太後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