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大文豪!
“絲綢,一種紡織品,用蠶絲或合成縴維、人造縴維、短絲等織成;用蠶絲或人造絲純織或交織而成的織品的總稱”
就在眾人養了一個多星期的蠶之後,任一生開始像他們訴說他們這一次的目的了,畢竟按照洛非池的拍攝方法是需要寫觀後感的,因此他有必要跟眾人說清楚這一次到底是要干嘛。
因此養蠶是過程,采桑是前提,而抽絲才是結果或者說是目的,因此他需要提前和眾人說清楚他們後續的寫作方向。因此任一生帶著他們來到了村里繅絲的地方,雖然此時並不是繅絲的時候,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討論主題。所以有了任一生的引導之後,眾人也是踴躍發言。
“在古代,絲綢就是蠶絲(以桑蠶絲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蠶絲和木薯蠶絲)織造的紡織品”
言無忌很自然的開始接話了,看來眾人都不一般人,都不用任一生主動說明,就已經知道了接下來要干嘛了,並且還特意補課了,因此言無忌在任一生起頭之後才能立馬接上話,畢竟正常人如果不是特意去了解,誰會知道這些知識的。
“現代由于紡織品原料的擴展,凡是經線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長絲縴維織造的紡織品,都可以稱為廣義的絲綢。而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絲綢,又特別稱為‘真絲綢’”
隨著言無忌的話音剛落,任游自然像往常一樣,哪里有言無忌的地方,哪里就有他。
“絲綢所含的天然縴維主要是蠶絲縴維,是熟蠶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連續長縴維,也稱天然絲,是人類利用最早的動物縴維之一,包括桑蠶絲、柞蠶絲、蓖麻蠶絲、木薯蠶絲等”
任游也是咬住了言無忌的話,並對此進行了補充,這針對意思非常明顯。
“蠶絲縴維是唯一得到實際應用的天然長絲縴維,由蠶改粘液凝固而成。蠶絲縴維因蠶的食性不同分成多種,其中有食桑葉形成的桑蠶絲縴維、食柞樹葉形成的柞蠶絲縴維以及食木薯葉、馬桑葉、蓖麻葉形成的其他野蠶絲縴維。桑蠶絲縴維和柞蠶絲縴維可以把長絲縴維的形態保留到集束形成的長絲紗中,其他的幾種野蠶絲縴維只能被改形為短縴維用紡織加工”
李山也是立馬積極響應自己老大,而趙澈自然也沒有閑著,也是跟了上來。
“在用桑蠶絲縴維和柞蠶絲縴維集束形成的長絲紗中,桑蠶絲縴維的長絲紗最重要,佔天然長絲紗的大部分”
于是言無忌就被任游三人進行了夾擊,而作為言無忌的未婚妻的湛嵐看到言無忌這樣被欺負自然是看不下去了,于是立馬幫助言無忌轉移火力。
“蠶吐絲時同時吐出兩根蠶絲,但凝固成形後,它們會並合形成一根繭絲。繭絲的斷面類似眼鏡。每根繭絲中含有兩根被絲膠粘結在一起的蠶絲縴維,稱為絲素,即無膠的蠶絲縴維。它具有接近三角形的橫截面特征,但形狀與截面積大小並不均勻”
湛嵐表示,你們不是喜歡扣細節嗎,那麼我直接把你們拉到微觀領域,讓你們扣個夠。
“絲素也稱絲素縴維,是最終得到使用的蠶絲縴維。絲膠包覆在絲素縴維的四周,它的存在會對縴維的使用、加工和產品風格產生重要的影響”
這個時候作為京都人風無涯眼看著湛嵐都站出來了,他自然不能繼續裝死了,于是他也開火了。
“每根繭絲上的絲膠含量並不均勻,開始吐出的絲,絲膠含量低,結束時吐出的絲,絲膠含量最高。蠶絲縴維有比較完善的原縴構造,能充分表現天然縴維的優良品質”
有了他的帶頭,他妹妹自然也緊緊跟上了。
“蠶絲屬蛋白質縴維(fi
o),又名絲素蛋白。是一種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大分子的單基是a氨基酸。a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是rch(nh2)oh,由于其氨基位于緊鄰羧基或羧酸的a碳原子上,因此稱為a氨基酸。由絲素分子的結構通式可知,在整個大分子鏈的不同 基上,連接的側基是不同的,這是天然蛋白質縴維的一個重要特征”
白若惜眼看著自己這邊的北島勢力被對方四vs三了,于是她也加入了戰場,並且開始使用自己的專業幫助北島代表隊取得此次裝杯大會的優勢。
“組成蠶絲絲素的氨基酸共有18種之多,絲素蛋白含量約佔蠶絲的70—80,其中甘氨酸(gly)、丙氨酸(a)和絲氨酸(ser)約佔總組成的80以上”
“……”
眾人此時也明白了有了白若惜,他們北島天然處了不敗之地,而白若惜像是說嗨了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絲素蛋白雖然具有很多優良的使用性能,但因為絲素蛋白分子中含有一定量的羥酚基及其它結構,容易吸收紫外光而變性,在紫外光照射下,氨基酸組成發生裂解,白度明顯下降,隨照射時間的增加,絲素蛋白泛黃程度也增加,特別是在有水存在下,泛黃更為嚴重”
說道這里白若惜停頓了一下,見眾人都是一臉懵逼,于是加快了語速。
“力學性能和熱性能也大幅度下降,對其性能有很大影響,而且絲素蛋白又難于染色和易于褪色等,為了使缺陷得以改善,必須進行改性,改性可以用生物學的基因方法來改善蠶的品種,也可以采用化學和物理的方法加以改進,通常為化學改性和高分子共混兩種方法”
就這樣,白若惜在萬眾矚目之下完成了他的裝杯(帶貨)表演。沒錯,她白若惜跳出來雖然是為了幫助北島代表隊在這次紀錄片中搶的更多的鏡頭,同樣也是在賣力宣傳自己的產業,畢竟這期節目主要贊助商可是她們白家。
“據說上古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但現實中絲綢究竟是何時被發明尚具爭議”
夕顏眼看著兩伙人爭得熱火朝天,讓她有些不知道該不該加入戰場,先不說她加入京都這一邊能不能五vs四能不能壓住有白若惜這大能還不好說,就算壓住了,她也不確定任一生作為領隊下場拉偏架,畢竟任一生雖然是領隊,但同時也是嘉賓,因此她也懶得多了,直接重新開闢戰場,呸,話題,這樣她就能避免加入亂戰同時也讓自己有了存在感,不至于等剪輯的時候讓剪輯師都找不到他的畫面。
“根據專家們根據考古學的發現推測,在上古時期(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期,中夏便開始養蠶、取絲、織綢。而據破滅紀的文獻記載人們真正能夠說明蠶繭得到利用的是xx年(1926)年在xx(山西省夏縣西陰村)發掘到的半個蠶繭。因此據當時的考古學家(李濟)和昆蟲學家(劉祟樂)的研究,斷定為桑蠶繭。繭殼長約136厘米,幅寬約104厘米,是用銳利的刀刃切去了繭的—部分。所以該村是上古時代(仰韶時期距今約5600—6000年)養蠶的地方,為人們研究絲綢起源了實物”
“咳咳咳”
見到夕顏都發言了,自己要是再不發言就成扁桃體了。
“同樣是破滅紀文獻記載,在某(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借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很早之前就開始了(至少不遲于良渚文化) ”
任一生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隨後帶領他們的存在也立馬加入了戰場。
“絲綢織品技術由于其編制技術在當時是一種復雜的工藝,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澤備受人們的關注,因而絲織品成為破滅紀前工業革命之前世界主要的國際貿易物資。最早絲綢織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絲綢業的快速發展令絲綢文化不斷的從地理上、社會上滲透進入中華文化。並成為中夏商人對外貿易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高級物品”
藍生水說完看了看眾人似乎沒有啥反應,于是繼續侃侃而談。
“絲綢在破滅紀之前就是是中夏古老文化的象征,對促進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夏絲綢更是以其卓越的品質、精美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聞名于世。上古時期(幾千年前),絲綢從破滅星上的長安沿著絲綢之路傳向歐洲,所帶去的不僅僅是一件件華美的服飾、飾品,更是東方古老燦爛的文明,從那時起,絲綢幾乎就成為了東方文明的傳播者和象征……”
眼看著村長像喝了假酒一樣有些說嗨了,于是任一生連忙打斷道。
“差多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吃早飯了”
眾人一大早就過來參觀繅絲廠,拍了半天都差不多到點了,因此任一生借著這個機會立馬按住了‘來戲了’的村長。然後吩咐眾人可以散了,當然了 主要目的還是他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