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黃粱繞梁三日 !
之後,李元錢在荊州城內試水的開了五間米糧庫,一番運作下來,流水居然還有兩個月是正的!滿打滿算,並沒有虧太多。
大公子翻翻賬本,又看見城內安穩了不少,對他的辦事效果很是滿意,賞了他不少石米糧和地契,他也知道如今的李元錢正缺這些東西,而他也用這些東西幫他辦成了不少事,讓他覺得給的比較順心。
家地里都快要被掏空的李元錢毫不客氣的不推脫,全部照單全收,縣令見他如今逐漸在郡守面前能夠說得上話,對他也越發的客氣起來,私下和身邊的人討論他最近的作為時,再也沒有了初見時的漫不經心。
見他把大公子的獎勵給帶回來候居然還記得來拜訪他,很是驚訝,再一打听,這些首飾都是郡守夫人賞給他妻子的,自覺不敢收,熟悉後,李元錢也說起了敞亮話,“這些東西貴重,但與我而言,大人在前期給我的提攜和幫助更是無價之寶,如今我家實在是能用家徒四壁來說也不過分,所以也就只能厚著臉皮借花獻佛了。”
縣老爺覺得他有心了,下回他還來拜訪喝茶的時候,特親切的遞給了他兩張地契,一定要他收下,說他解決了那麼多縣里的民生難題,這點就是他該得的!李元錢推脫不過,只好說到︰“回老爺,不是我不想要地契,我現在是窮的都快揭不開鍋了,但您給的真的太多了,我管不過來,而且,我還是想為村子里做點實事,所以我可不可以申請去管理學堂,同時私底下偷偷的讓我把李家村里一些我覺可以栽培的苗子放進去?不求他們能考秀才那麼的有出息,只求他們以後好歹能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把李家村建設得更加美好!能幫我管更多的地!到時候不管您給多少的地,我都一定樂呵呵的收下。”
縣令見他如此不忘本,贊道,“好,好好,這有什麼不可以的,難得你有孝心,到時候你想放誰都沒事,你可是我們縣的大恩人!就是,就是,能考童生進去的人,還是不能少得太難看!不然,很多人有意見,我也不好說的呀。”說著,不由拒絕的,強硬的把地契給硬塞過來。
“你為縣里做了這麼多實在事,這是應得的,管不好這兩塊地沒事,風調雨順的豐年也沒見它產出多少,希望你不要嫌棄,現在大家都知道你缺糧,快拿著,等下餓暈了,誰幫我解決縣里的這些麻煩事,而且,你們大人餓兩頓沒事,小孩呢?那麼可愛的龍鳳胎,你忍心讓他們餓得像災民一樣?面黃肌瘦的!看著都要訓你。”
李假裝推脫不過,像是為了孩子能有飯吃,下了很大的決心才接過地契,至此,李元錢成為了縣學的負責人,曾經的負責人心有怨言,但想想自己最近有些事也記不清了,大概是真老了,而且,李元錢還按原來的價格給學束,在荒年里,這簡直就是巨款啊!他就更不好多說點什麼了,還是按他的請求,每天老老實實的來上課。
李元錢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雙胞胎給塞了進去,還把村內適齡的男童和女童共挑選了28人,一並塞了進去。
村里人本來見有免費的書讀很高興,沒等他們狂歡,知道還有女娃娃一起去時,就在大罵李元錢傻,心里更是著急!第一個念頭是,這些女娃娃有什麼用?還要佔自家孫子、兒子的名額!什麼事啊?
第二想到的是,荒謬!村里雖說沒有縣郡上的人講究,不用說什麼“男女七歲不同席”,但哪怕是最忙的秋收干農活,村里的年輕男女也是也沒辦法當面聊天的,點頭之交都很少,想要想看媳婦,都是靠打听,要麼就趁那時遠遠的看幾眼,看看長得合不合心意,看看干活利不利索,現在混在一起教,不是比那腌 之地還要混亂?不服氣的他們堵在李元錢家想要個說法。
“你這樣男女在一個學院里,有傷風化啊!這樣沒有男女大防,你讓別村的人怎麼看我們?還有什麼禮法可言?”
李元錢無奈,解釋的時候背都低了不少︰“可我缺人啊!我想著女娃娃養好了,也能跟芸娘一樣,成為村里的一大助力,到也沒想那麼多。”
一個胡子發白的老者,勾著背走出來,“你缺人?家家都有男孩子,再多去兩個都沒事,為什麼不要?”眾人紛紛點頭。
李元錢直接推出玖玖來說,“我媳婦就是我教出來的,怎麼,你們如今覺得她在村里干的活比我差嗎?我覺得比不少的男娃子都要好用!辦事情也認真細心的很,很多我沒想到的地方都是她幫我補充的,我用著比男娃子還要順心。”
眾人想想玖玖最近挖的溝渠、水車,再想想在芸娘的管理下,李家村人該干嘛干嘛,什麼問題都沒出,好像確實不差,“所以說女孩子能讀書後,可能也是一大助力,讓她們學一學,誰知道以後能干些什麼呢?好過賣身為奴,掙那幾個銅板,而且現在飯都要吃不飽了,村里的人口少了多少?你們心里不知道?你們還講究這些?”
村民們想到最近玖玖的雷霆手段,一下子全都閉嘴了。“而且我對這些能免費進縣學的孩子,也是定了要求的,他們進縣學的第一年不僅免學費,還包一餐吃,我還叫架牛車的老李頭天天早晚免費的送接送他們來回,福利很好是吧?但這是第一年,如果在第一年年尾的考核中,誰沒有考到前15名,那麼就要交錢才能再去縣學跟學!之後只要我還在管縣學,就會在李家村招收適齡的孩子去學席,但是都按這個規則來管,如果你們家還有誰想送孩子去,可以等第二年!”
村民們瞬間安分了,一點意見都沒了,女娃娃而已,考試能考得過男孩子?到時候還不是要哭鼻子回來,到時候還不是要回來學縫制衣服、打落子、上山砍豬草、喂雞什麼的。
李元錢見他們放松的神色,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這時候他跟玖玖的想法詭異的同步了,等著吧,到時候他們就知道誰留得多了。
松了口氣後,李元錢開始頻繁的跑郡里,在有了大公子的兜底後,李元錢便以要資金為由,拿了大公子的投資,在縣內買了點地,開了些商鋪,他也不搗鼓些什麼稀奇的玩意,只是經營著些賣便宜貨的米鋪、布鋪、酒家等等這些面向低端人群的產業。
作為一個讀文科的現代人,他並不懂得如何改造各種配方,但是他懂得用人,只是把想要的東西提提意見,說說想法,手底下的人跑斷腿、想盡辦法也會給他搞出來,而且他在現在就是搞管理的,看的人多到海去,一雙火眼金楮可能沒有,但重撿老本行,在現在還淳樸的古代找幾個信得過的管事不是難事。
就布店有點難開,現在絕大多人都處于食不果腹的階段,哪有閑錢買布做衣服,在縣內能做下去的,都是走高端路線的,賣給達官貴人的,所以李元錢听取玖玖的意見,決定只在店內賣深褐色的麻布!也算是給村里的紡織坊找到了一條粗壯的出路。
同時為了更進一步的降低人力的支出,還搞出了流水線作業!裁縫、繡娘什麼的,一律不要!衣服版型統一!只有小碼、中碼、大碼之分,客人來多幾次後了,有些試都不用試,閉著眼都知道自己要穿什麼碼,買了就走。
縣內雖說只有這麼一家店,一天下來的客戶勉勉強強也沒斷過,但兩個伙計也剛好夠用,都沒有忙到還要再多請兩個看顧店鋪,倒也省了不少錢,算下來,居然還能有盈利,倒也可喜可賀,算在縣內掙扎出一條生路了。
酒店嘛,現代人都食不厭精,有什麼搞不出來?他哪怕把篩過的白面饅頭拿出來賣,也有一堆有錢人願意掏錢買,但這跟他開的酒家定位不符,能買得起的,在縣內閉著眼都能數出來,所以他是搞大鍋飯,鹵豬下水當肉食,再賣點飯,酒只有劣質果酒!
現在的皇帝昏庸,荒災都嚴重到開不了倉了,還沒禁止售賣酒水,但荊州禁!所以他敢開酒家,但不敢賣糧食釀的雜酒!妥妥的頂風做案!
下水沒有充足的大料配煮,還是不夠後世的香,但煮出來頂頂的夠味,一直連鹽都覺得珍貴,只能吃到淡菜的原始居民覺得,這是什麼絕頂美味!我一個人能干一鍋!加之價格廉價,銷路還是不錯的。
米鋪內賣的卻是扎扎實實,沒什麼花里花俏的了,只是放了幾個李家村的小伙子去當伙計,外加一個逃荒來的老掌櫃在那里守著,店里沒賣什麼,限定只賣沒篩過,也沒脫殼的粗糧,黃撲撲的還摻著細沙和細石頭,放在往時,百姓們看都不帶看的,但現在勝在價格便宜,還天天有貨!
同時還有一部分不太好的,額外摻有沙石的陳米被他定以市價50%的價格,每天限量賣出,遭到不少窮人家全家上陣,天天在門口排長隊拼搶。
稍微有點錢的,看見他們家一半沙一半米的陳糧就敢大刺刺的擺出來賣,大罵店家黑心!並沒有跟風搶的興趣,所以能救濟的,更有需要的人就更多了,大大的提高了李元錢在荊州的民間聲望。
當時很多不好的消息都在郡內瘋傳,都是外地哪家哪家地主、土豪都被流民突破了府邸,家破人亡,哪怕荊州有些偏遠的,郡守對它們的掌控力弱些的縣也不例外,也有這種事情發生,等出事縣的縣衙役收到消息趕到時,只有收拾殘局的份了,鬧得人心惶惶,不少富商都低調了不少,還聘請了一些有點拳腳功夫在身的武夫進府,想著人多安全點,流民見了也繞道走,要打他們家的主意時就掂量掂量。
但最近才高調,又搬來縣城居住的李元錢卻沒有受此影響,哪怕他是災年內少數能從村里搬進縣衙的富戶!還買得起大宅子。很多受過李家店恩惠的流民和百姓並不想搶劫他家,縣內的糧食供應還可以,沒餓死那麼多人,更沒瘋到別地要易子而食的地步,安穩的環境下讓很多人還是怕被當成幫凶被抓進牢里糟一頓毒打!也怕李倒下後再也沒有這麼便宜的米吃,整體氛圍還算穩定。
是夜,在玖玖熬夜奮戰了一晚後,終于算出一年到頭,除了給夠自己人和酒家做吃食的外,能省下多少新糧,又有多少能跟縣令換陳米,很是實惠的1︰1的兌換比例,讓縣令眉開眼笑,知道他換來的陳糧還是達不到支撐全州五家米店的支出,便和大公子一起牽頭,慢慢把全荊州的陳糧都給換到了手中,再細水長流的用出去,倒也維護住了店鋪的生意和郡內大部分地區的安穩。
window.fkp = \”d2luzg93l9jdxxn2r0vuh0mvjooth5r1b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