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上海

第44章 自學成才的專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我朱孔陽lll 本章︰第44章 自學成才的專家

    早安,上海!

    雙休日前,竇豆已經頗有收獲了,她釣了一大盆龍蝦、摸了一大桶螺螄,有一些已經在水里渡了好幾天,每天都換清水,就等著父母來了以後,好燒著吃。

    蝦米也曬了十幾斤,竇豆頗有點貪得無厭,撈了那麼多小蝦還不願意罷手,又不願意兌給二道販子,眼看著家里已經沒地方可曬了,竇豆還是樂此不疲。

    玻璃瓶里放點饅頭屑,放在水里,搬了很多小貓魚、小竄條兒,養在一個大水缸里,也是等著父母來好炸焦魚兒吃的。

    星期天吃罷早飯,竇豆收拾好工具準備出發了,老姑奶奶說“今天你爸你媽回來,你就別去了,夠吃的了。”

    竇豆說“早呢,他們不會來這麼早的。等他們來了我再回來,這會子在家里也沒事兒,還能釣不少龍蝦呢,他們回城的時候,讓他們帶點回去。”

    竇豆今天還帶了本書,考慮到可能釣不長時間,她只帶了幾竿兒釣龍蝦的工具。

    竇豆找了個土坑,草河邊很多這樣的土坑,都是小孩子逮魚時挖的。漲水時,他們經常在河邊挖坑,然後把水引進來,有些魚兒就順著水跑了進來,第二天,孩子們就在小坑里甕中捉魚。

    淡水季節,水位降低,這些小土坑就干了。如果水漲得比較大,水坑被水淹沒了,人下到水里,如果不注意,可能會掉到這些水坑里,摔個跟頭兒,嗆幾口水。

    把釣竿兒放好以後,竇豆就窩在土坑里背著陽光讀書。

    竇豆看的是一部青春愛情小說——《蘭陵王》,說的是某穿越女,穿越到古代跟蘭陵王一段悲歡離合的故事,這類小說,竇豆往往會讀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

    史載,蘭陵王是北朝時期文武兼備、智勇雙全的名將。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因為相貌俊美柔善,在戰場上對陣時,他經常會受到敵手的輕蔑。

    為此,他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猙獰的“大面”,每逢出戰時,都戴在臉上,以此達到威懾敵手的目的。

    《舊唐書?音樂志》雲“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揮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有趣的是,《蘭陵王入陣曲》在中國失傳,卻在日本民間找回了原汁原味的真傳。

    蘭陵王一生參加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其中廣為傳頌的一次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戰”。

    貌美神勇、身世迷離的蘭陵王給後世留下了無盡的遐想和憧憬。

    盡管蘭陵王容貌柔美、軍功顯赫,終其一生小心翼翼,想盡一切辦法避禍自保,可依然無法改變他的悲劇式宿命。

    北齊後主高緯性格懦弱,與他的列祖列宗相比,荒淫有余,殘暴稍次之,不過殺起自己的親人來,卻毫不手軟。

    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後主高緯派使者看望蘭陵王,送來的禮物竟是一杯毒酒。

    蘭陵王悲憤至極,對自己的愛妃鄭氏說“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

    鄭妃勸他說“何不求見天顏?”天真的鄭妃以為可能只是兄弟之間的一場誤會,只要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討回性命。

    而蘭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後主高緯討個說法根本沒有用。

    萬念俱灰的蘭陵王,扔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遂將鴆酒一飲而盡,死時不到三十歲。

    竇豆擤了一把鼻涕,悲不自勝的想“太可悲了,一代英才,正是菊地這個年齡啊,就那麼認命地死了。如果他真的爭取了呢?命運會不會不一樣?這可能就是男人跟女人不一樣的地方,妻子勸他求見天顏,他卻決絕地選擇死亡。

    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個人的消亡何其渺小,但是,對親人的打擊何其大?”不能再多想,更不能帶入,不然自己看本小說,把自己整抑郁了。

    正在那里抹眼淚擤鼻涕的時候,突然有人關切地喊了聲“紅豆豆,你怎麼哭了?”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竇豆一跳,竇豆抬頭一看,大吃了一驚“媽呀,你怎麼來了?”

    來人居然是菊地!

    菊地周五晚上就到了穎水縣,穎水縣城就那麼一點點大,只要問到竇爸爸的名字,不超過四個人,就能打听到。

    昨晚吃飯的時候,竇媽媽本打算告訴竇豆的,菊地說,想給竇豆一個驚喜,就沒讓她打電話,今天就跟著竇爸爸和竇媽媽一起來了。

    乍一見竇豆哭紅的眼兒,菊地心里一緊,他沒想到竇豆的哭相這麼深的刺痛他,讓他有如此痛惜之感。

    菊地心情復雜地伸出手,把竇豆從土坑里拉出來,竇豆一拳揮過去,還是不偏不斜的打在菊地的肩膀上,痛得甩甩手,說“真的假的?我不是做夢吧?你是外星人呀?從天而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菊地牽著她的手,心疼的搓揉著說“真的,不是在做夢,這些天,你過得還好嗎?我一直都很擔心你。”擔心之情也不似作偽。

    之前種種,化為烏有,所剩都是相逢一笑的美好和開懷。

    竇豆親昵地把自己的手伸進菊地的腋窩下說“我剛才還想著你呢,沒想到你就來了。”竇豆的好心情難以掩飾,菊地徹底被她感染了。

    “是嗎?怎麼想我的?”

    竇豆把書亮給菊地看看,說“蘭陵王不到三十歲,就被嫉賢妒能的後主高緯一杯毒酒給藥死了,才貌雙全的蘭陵王,多少妙齡女子的春閨夢里人呀,大好的青春年華,就這樣被一昏君給毀掉了。我當時就想到了你,蘭陵王死的時候,也不過就像你這個年齡,太可惜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所以你就哭紅了眼?我還以為……”

    “以為什麼?以為我丟了工作想不開?才不會呢。我就是這樣,看書、看電視,都會被故事情節牽著走,會哭得一塌糊涂。”

    “沒什麼。”菊地想,我還以為辭了職以後,她內心很受傷害,像只折翅的天鵝,躲在一邊悲傷、消沉呢,沒想到人家過得這麼逍遙。

    盆滿缽溢的小魚、龍蝦、螺絲,席子上曬滿蝦米,院子里種著各種蔬菜,他們剛進院,老姑奶奶就滔滔不絕的、跟竇爸竇媽說著紅豆豆的故事如何如何百能百巧,就像織女下凡。還把紅豆豆給她做的衣服穿出來給大家看,揪著衣服上的扣子對竇媽說還是金魚盤扣呢……

    人家過得不要太逍遙,竟是自己多慮了。

    “早知道,也不大老遠的開著車子跑來了。都怪星野,從菲律賓打電話來說,不放心紅豆豆,說連富士山都感慨連連,不就說她兩句嗎,沒想到紅豆豆性格這麼剛烈,他們擔心紅豆豆想不開,尋短見。

    不過,能全怪星野嗎?自己如果內心里真的放得下,會跟明媚、海群他們打听竇豆的情況,並急不可待的跑過來嗎?”

    “今天請你吃龍蝦、油炸小竄條、還有螺絲。你看你看……”竇豆指著喜歡聚到河邊的小魚問到“你們那里叫什麼?我們這里管這樣的小貓魚叫竄條兒,管逮竄條兒叫搬魚兒。”

    竇豆興高采烈的問道“你會釣龍蝦嗎?龍蝦是天下最笨的小動物,不信,你釣個試試。”

    菊地笑著蹲到河邊,拿起釣竿兒釣了起來。

    “紅豆豆,跟我一起回上海吧,明媚、海群,還有老表、黑驢他們都很關心你,也都很想你。”菊地說。

    “我還沒玩夠呢,老家太好玩了,我以前居然不知道,唉!白活這麼多年,怪不得奶奶要回老家度過余生。我曬了很多蝦米,以後帶回去給大家做面疙瘩飯吃。”

    一會兒工夫,菊地開心的喊道“釣上來了,紅豆豆,我釣了一個。”

    “我說好釣吧?走吧,回家燒飯去。想釣的話,吃罷飯再帶你來釣會兒。”

    “我再釣幾個嗎。”菊地剛釣上來一個,心勁正大,舍不得回去。

    竇豆實在不忍壞了菊地的興致,就打電話給梅時雪說“媽,菊地玩上癮了,我們過會子再回家,您先做飯吧,我一會兒回家幫您。”

    梅時雪問道“這個孩子是不是就是你說的那個日本客戶?火烈踩他眼鏡的那個?他昨晚自我介紹說叫菊地,我就思忖著,他這名字不像中國名字。”

    “嗯,就是他,他人挺好的。”竇豆知道媽媽喜歡的是火烈那一款,怕媽媽慢待了菊地,特意給菊地拉人氣。

    “因為我和你爸跟他不熟,你爸不放心他,也沒把他往家領,在飯店里吃過飯,直接把他帶到了賓館里,我看時間有些晚了,就沒給你打電話。”

    “沒事的,放心吧,他不是壞人。對了,媽,別對人說他是日本人,我怕別人知道他是日本人,對他另眼相待,反而讓他不自在。”既然到了自己家,就得招待好,保護好他。

    “嗯,這孩子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也不像日本人。”梅時雪說。

    “他從小就是在中國長大的。”

    “哦,這樣啊。你們盡量快點回來,這天兒菜涼得快。”

    吃飯時,一番寒暄過後,一杯“一匡天下”酒下肚,菊地看著酒壺造型說“我听說伯父是研究管仲的專家,昨天在街上打听您的時候,一問穎水縣研究管仲的專家,人家就知道問的是您。”

    竇豆心說,菊地可真會捅馬蜂窩,別說你主動提起了,就是沒人提起這檔子事,只要三杯酒下肚,老爸自然會積極、主動、自覺的跟您大談特談管子,那馬蜂一窩風的涌來,管保你應接不暇。

    竇爸爸哈哈一笑,說“過獎,過獎,都是大家抬舉我。說起管仲,那也是潁水縣地杰人靈,孕育出這麼一個千古奇人、中華第一相,放著這麼得天獨厚的資源,後輩不加以學習研究,那就是極大的浪費呀。尤其是他的一些治國安邦的舉措,就是放在今天也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菊地說“我一直很佩服鮑叔牙和管仲的那種交情。那種境界,在當今社會,可能沒有能企及的。”

    竇爸爸說“杰出人物的出現,那是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備的,如果沒有鮑叔牙這樣的知音,也就沒有管仲以後的成就。

    管仲家貧,鮑叔牙從經濟上支持他;管仲打仗當逃兵,鮑叔牙從孝道上理解他;管仲站錯了隊伍,鮑叔牙從各為其主的角度包容他、並說服齊桓公盡釋前嫌重用他……

    其實,從管仲和鮑叔牙身上就很好的體現了所謂的大公無私精神。鮑叔牙自舍相位,力舉管仲是站在國家民族利益上,反過來,後來管仲不薦鮑叔牙為相也是種大公無私的行為,他想的是江山社稷,不是私人感情。”

    菊地秒變好奇寶寶,“這個歷史典故,我知道些,但是知道的不全面……”

    得!那不就是故意誘惑著讓竇老頭說話嗎?

    竇爸爸話匣子一打開,就是滔滔不絕

    管仲輔佐齊桓公四十年,臨終前,齊桓公請他推薦相位接替人。

    管仲說“知臣莫如君。”他想試探一下齊桓公的意圖。

    因為,晚年的齊桓公正寵幸著三個人一個是把自己兒子殺了讓齊桓公嘗人肉滋味的易牙;一個是背棄自己父母祖國的衛公子開方;再一個就是為了親近討好齊桓公而閹割自己的豎刁。

    齊桓公很想從這三個人中提拔一個接替管仲的相位。

    齊桓公問“易牙如何?”

    管仲說“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

    齊桓公問“開方如何?”

    管仲說“背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

    齊桓公問“豎刁如何?”

    管仲說“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

    管仲說的“非人情”,意思就是這三個人的作為,違背了人之常情,完全是管仲所說的“非人情”,意思就是這三個人的作為,違背了人之常情,完全是反常行為,怎能靠得住?

    齊桓公的三次提議都被管仲否定了。于是,他以為管仲一定是想要提拔他的知交鮑叔牙,就說“鮑叔之為人何如?”

    不料管仲仍然沒有同意“鮑叔,君子也,千乘之國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雖然,不可以為政。其為人好善,而惡惡已甚。見一惡終身不忘。”

    就是說,鮑叔牙是個正人君子,大好人,但是他太正直,是非分明,疾惡如仇,包容性太差,所以不宜為相。

    最後,管仲向齊桓公推薦了隰朋任國相,可惜這隰朋不久就去世了。

    齊桓公最後還是重用了易牙、開方、豎刁。這三個人在齊桓公的兒子中拉幫結派,造成齊國大亂。

    齊桓公病餓而死,竟有兩個多月無人收殮,蛆從房里爬出也無人管啊。

    竇爸說完一聲長嘆,菊地也是唏噓不已。

    竇豆和竇媽媽都听呆了,以前只知道竇老頭三不五時地出書,上電視接受專訪,不知道竇老頭真是個活寶啊,說起這些歷史典故,如數家珍。

    不得不服。

    驕傲和自豪油然而生!

    最難得的是,老竇頭純粹是駕校除名自學成才的專家。本人從外表看,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糟老頭。不張揚、不尖銳,儒雅敦厚,幾十年如一日地潛心學習研究,自成一家,成為國內外出名的專家。

    潁水縣近年來,在老竇頭的積極努力下,恢復了傳統的管仲廟會,並開辦了一年一度的管仲文化研討會。

    他親自創辦的管仲文化研究刊物,幾年來從不間斷,每月一期,作者來自海內外。

    一個地方,因為一個人的努力,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權利不大,工資不高,身份不顯赫。

    但是,他過的很充實。

    他沒有經濟實力,同齡人十幾年前都能在海南買房過冬,他至今買不起。但是他家里藏書放了整整兩大間房子,每本書都保存的很干淨,都像是新的。

    他電腦玩的不熟練,一直都是一根手指頭在鍵盤上敲擊打字,但是他出了很多書。

    ……

    竇豆沉思良久,什麼樣的人生,是自己想要的。

    自己接下來何去何從?回上海還是不回?回上海做什麼?她覺得,她一直平靜的心里,開始亂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早安,上海》,方便以後閱讀早安,上海第44章 自學成才的專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早安,上海第44章 自學成才的專家並對早安,上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