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皇甫凌,是皇家之女,我所在的國家注重女權,而我是當今女皇的嫡長女,我有一個妹妹,她叫皇甫初。
她,我該怎麼說呢,從小就展現出了和別的皇女不一樣的想法,她從小就不喜歡聖賢書,更不喜歡權利。
她喜歡的是舞刀弄劍和所有肆意自由的東西。
我和她是父後僅有的兩個子嗣,畢竟父後他並不得母皇的寵愛。
母皇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個寵妃,但是還沒有任何一個寵妃能夠撼動父後的地位。
因為父後有強大的背景,他的媽媽是曾經的戍守邊關的將軍,可以說只要她想反,她完全可以讓母皇下台。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母皇再怎麼不滿父後,都從未動過廢後的心思。
我和小初從出生起似乎都不怎麼受女皇喜愛,父後想讓母皇早早就立下我或小初為皇太女,但是母皇還想再看看。
她希望找個最合適的人做皇太女。
我因為在學堂成績還算優異,所以母皇對我還算相信,但是對小初,女皇向來不相信小初的話。
但是父後卻更偏愛小初,或許小初很像父後年輕的時候吧,肆意張揚,向往自由,不過卻被母皇困在這宮牆之內。
小初小時候被一個男嬪差點猥褻了,還好,我那天走了那條路,我陪著小初一起告到了父後那兒,畢竟這總歸是後宮的事,還是歸父後這個後宮之主管得。
但是偏偏這個和男嬪私通的是前朝的人,又不得不告知母皇。
母皇對這種事情還是很憤怒的,身為她後宮的人,怎麼可以和她的權臣私通,母皇對他倆的責罰如何,我不得而知。
父後告訴我和小初,這場面太血腥了,我和小初兩個孩子不適合觀看。
小初也因為這件事情,將宮中的小廝全部趕走,最後只留下了幾個廚房的宮女。
之後每年挑選宮女小初雖然最後去,但是都會將剩下的所有人打包帶走,而且小初不知是什麼愛好。
竟然將所有的宮女都取得節日名字,我有時候都想撬開小初的腦袋看看里面是什麼構造。
就連中元這個名字都有人,還好我找人算過,中元是個八字硬的,受得住這名字,不然我都怕小初這丫頭給人取個名字還讓人離奇死她宮里了。
我終于被女皇冊封為太女了,我萬萬沒想到我最後的競爭對手竟然是一個小小侍衛生下的庶女,真是可笑。
冊封太女當天,我沒看見老是喜歡黏在我後面的小尾巴小初,我估摸著是風寒還沒好。
小初有一點不好,到了冬天總是容易感染風寒,偏偏我的冊封大典就在她風寒的時候,冊封結束我脫下繁瑣的服飾就跑去看小初了。
實在是這丫頭沒人盯著是不會好好吃藥的,她那殿里除了大年,沒人能治得了這丫頭。
可大年偏偏不怎麼管她的日常,日常大都是小年照看著。
我去小初那兒盯著她把藥喝了,還告訴她過幾天就有狩獵,這丫頭最喜歡的就是這個了。
狩獵當天,我看小初的狀態似乎不太對,讓春桃派了些暗衛保護小初。
還好我派人保護小初了,竟然有人要謀害于我,不過將小初認成了我,還好小初沒事兒,不然我真的想弄死那些人。
這次的事,因為涉嫌謀害太女,母皇決定徹查,最後查到了一個文臣的身上,母皇將她撤職,打入了大牢。
我知道這個文臣的背後一定還有一個人的存在,只是現在還沒有任何線索,這件事情我也只能作罷。
我更加認真的培養我的心腹,就算出宮,我也在認真挑選我想要的人。
沒想到我和小初竟然在奴隸市場看中了同一個男人,我看他是個好的暗衛料子,而小初則看中了他的皮囊?
罷了,小初難得看上一個男人,給她便是,我身邊也不缺這一個暗衛。
小初似乎非常喜歡這個男人的皮囊,就是衍一這個名字有些耳熟,算了,總歸小初喜歡就是了。
小初回了宮之後到哪兒都帶著這小侍衛,就是這小侍衛,我總覺得好像看小初的眼神有些不清白。
大年夜的時候,小初帶了大年和這個衍一,母皇甚至還想亂點鴛鴦譜,就是小初向來對男人什麼興趣,這個衍一算是唯一的一個。
母皇還想讓小初看上的當側夫,我該說她不了解小初,還是想把小初作為一枚穩固朝堂的棋子?
小初竟然對這個衍一用心了,那麼這個王夫的位置只可能是他的,不會變成旁人。
萬萬沒想到,這天竟然有人鬧事,目標似乎又是我。
還好小初反應快,我並沒有受傷。
小初的武功確實是皇女里最出眾的一個,就連武學騎射的師父都對小初贊不絕口。
這也是小初唯一能拿滿分的學科。
最後留下了一個活口,母皇將她交給了我來查辦此事,我也終于知道是誰想要害我了。
原來是四妃之一,琴妃的父族,工部侍郎的人,真是可笑啊。
我將事情上報給了母皇,讓她來處置,剩下的我也不想多管,要我命的可多著呢,畢竟太女這個位置直到最後我登基或許才沒有人去惦記。
果然兄弟姐妹中我唯一可以相信的,永遠只有小初一個,她會永遠相信我這個阿姐,哪怕我讓她去殺人,我相信她也去做。
畢竟在小初的眼里,我絕不會害她,我也沒有辜負她的期待,只要有人辱她,只要被我听見了,我絕不輕饒。
小初想出去轉轉了,母皇準了,在我為小初終于去了她理想的宮牆之外的世界而感到開心的時候,邊城突發戰亂。
邊城的戍邊將軍突然要造反,母皇多次派信任的文臣去談判都無果。
我告訴母皇,這種情況不武力鎮壓是壓不住了。
母皇想到了曾經的大將軍,也就是父後的母親,由父後牽頭,大將軍並沒有為難母皇,只說了,她可以交出兵符,但必須是父後的孩子親自率兵,不然她不放心將兵符交給任何人。
父後的孩子只有兩個,我身為太女且武功平平,不適合作為主帥,母皇想到了在外的小初。
用密旨將小初傳召了回來,小初連夜回來,還沒休息多久,就帶上了祖奶奶的兵符,點兵去往邊城鎮壓。
小初到了邊關,一直有在寫信給我,和我告狀,說那些人根本不听她的,她壓根鎮不住他們,甚至姑姑們還想從她那兒搶過兵符,還好,又大年和衍一保護她。
我還是不放心,和母皇請命前往邊關,代她御駕親征。
我想到了小初信中說的糧食問題,我又帶了些糧草去,快馬加鞭,總算趕到了邊城,果然和小初信里說的差不多,這邊的人似乎都不是很服她。
我上來就將他們震懾住了,開始部署。
一番惡戰下來,總算將軍降了,代價也很慘重,無數個將士慘死,就連小初和她的人都受了很嚴重的傷。
我真後悔沒讓小初護好自己就好,其他不用管,將軍就算死了,也可以交差,但是妹妹我有小初一個,要是死在邊城,祖奶奶和父後會怪我,我也會唾棄我自己,連自己的妹妹都保護不了,我還何談成為一代明君。
回京復命的路上,我告訴小初可以借機讓母皇將她放出宮去,出了宮,只要不進京,離開封地,只要城主不多嘴,母皇也不會怪罪。
小初如願離開了京城,我為她感到開心,我也要開始將一些釘子拔掉。
小初畢竟不在宮里了,那又何必在乎名聲呢,小初又不會知道我在宮里做過些什麼,我在她心里依舊是那個寵愛她的阿姐,在世人眼中什麼樣子我可不在乎。
小初成婚了,我身為太女不能隨便離開京城,只能讓去往婚禮的父後,將我的禮物和心意帶到。
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能再見到小初,或許大年的宮宴,或許我登基的時候。
宮宴我還是沒有看見小初,或許母皇當真不喜小初,就連宮宴都不宣她回來參加。
這些年母皇的身體因為縱欲過度,越發的差了,我推波助瀾了一波,讓母皇成功退位了,我登上了那個至高無上的寶座。
登基大典之前,我讓人去將小初接回了京城,我成為皇太女的那天小初沒看到,那我登基那天小初一定要看到,她一定會為我開心的。
小初還是小初,沒有一點改變,這些年被衍一寵得更加嬌蠻了,我看小初很幸福,我很為她高興。
登基之後,總是有人想要往我後宮塞人,我都是看著喜歡就收下,不喜就算了,若是他們不喜我,我也會將他們放出宮去,我從未真正喜歡什麼男人。
我喜歡的只有權利,最後的後位,我也是權衡利弊之下找了一個能為我穩固朝堂的人。
我和母皇最大的不同或許就是,我的嫡長女在誕下的那一刻就已經是皇太女了。
